程宿(公元971-1000年),字萃十,开化北源(今长虹乡北源村)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戊子科,年仅18岁的程宿状元及第,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百年勃发据《开化县志》记载,开化的程姓有两支,原籍都是安徽歙县。一支于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60年)定居龙山霞关(今开化县-镇下江),后散居蕉川、东坑口等地。另一支于唐中和三年(883年)从歙县迁至常山县北竹(今长虹乡北源村)落户。……[详细] |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 ),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出生在官宦家庭,自幼好学上进,终成大器。 沧州节度判官吕兖之孙、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吕端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后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等职。官至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加右仆射,后以太子太保罢职。卒赠司空,谥号正惠。毛泽东在评价叶剑英时,曾引用他的典故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自幼好学上进,最初……[详细] |
张永德,字抱一,五代并州阳曲人。生于后唐天成三年 (928年),卒于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其家族饶财豪富,世代行武。其父张颖,曾为后晋石敬瑭麾下武将,官至安州防御使,与当时的石氏侍卫使,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过从甚密。所以,在张永德年轻时便被郭威知晓和赏识。郭威赏识张永德并不是因其武功,而是因其德行。因为永德年幼时生母病逝,后来父亲续弦再娶,永德奉侍继母如生母,以贤孝而闻名于故里,深得乡民赞许。……[详细] |
杨徽之,字仲猷,福建浦城人,五代后梁龙德元年(921年)生。自幼刻苦勤学。当时,同邑前辈江为、江文蔚是江南诗赋名家,杨徽之事以师礼,久后,便与之齐名并著。20多岁时,杨徽之就学于浔阳庐山学舍。后潜行绕道,赴中原后周王朝应举。翰林学士窦仪和枢密直学士王朴等见其文章,都叹为奇才。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杨徽之登进士甲科,被礼部擢置“殊等”16名内上奏。周世宗柴荣命近臣复核,只有杨徽之等4人中选,授予……[详细] |
呼延赞(?-1000年),阳曲县呼延村人(现为太原市北郊区),北宋著名将领。后周淄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呼延琮之子,呼延赞少任骁骑兵,宋太祖补选他任东班头领,入宫受帝圣旨,升任骁雄军使。乾德二年(964年),随王全斌讨伐后蜀,担任前锋,身受数处创伤,以功补为副指挥使。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任呼延赞为铁骑军指挥使。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随宋太宗征讨北汉。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随崔翰戍守定州。端拱二年……[详细] |
辛仲甫(927—1000),孝义人,字之翰,汉代左将军庆忌之后,宋初大臣。仲甫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好学,成年后处事机敏果断,颇有城府,而且姿仪丰伟,相貌堂堂,被宋太祖誉为“文武才干”之臣。辛仲甫20余岁随郭崇入军,掌书记之职,乾德三年(965)改为郓、齐观察判官,乾德五年迁右补阙,出任光州知府,广纳良言,管理军民宽严兼济。时黄河暴涨,洪水泛滥,庐舍倒塌,仲甫召集数百船只接济众民。次年,辛仲甫知彭州,……[详细] |
柳开(947~1000) 宋代散文家。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 (973)进士。初为宋州司寇参军。太平兴国中擢右赞善大夫,知常州、润州,拜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雍熙二年(985),因与监军争斗,被贬为上蔡县令,后复原职。又知全州、桂州等地,徙沧州道病死。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他提倡复古,反对五代颓靡的文风,自称师孔子而……[详细] |
钱熙[宋](九五三至一0000)字太雅,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人。雍熙初登甲科试中书,迁殿中丞。真宗即位(九九八)迁右司谏。好学,善谈笑,精笔札。卒年四十八。《宋史本传》……[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