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1148—1227) 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县滨都里人。 金元时期,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与马丹阳、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同称“北七真”。丘处机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童年时即向往-成“仙”。栖身村北之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为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一枚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然后再去寻找,不得不止。19岁时,丘处机独自去昆嵛山烟霞洞修行。翌……[详细] |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详细] |
傅寅(1148—1215),字同叔,南宋义乌双林乡(今义乌市佛堂镇嵇亭村一带)人,因讲学于杏溪,故称为“杏溪先生”。 傅寅的父亲是个讲求孝义的正人君子。傅寅从小就受礼仪孝悌的熏陶,深明大义,事亲孝谨,兄弟叔侄亲密无间。他自幼卓识过人,且喜爱读书,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经史百家,多能成诵。稍长,拜金华唐仲友为师,对待学问认真严谨,凡疑问之处,无不追本溯源,务求甚解。唐仲友高兴地称赞道:“你是我的知音……[详细] |
安丙(1148年—1221年12月4日),字子文,号晶然山叟。广安军甘溪场(今四川华蓥市永兴镇)人。南宋大将。淳熙五年(1178年),安丙登进士第,历知大安军,有惠政。“武兴之变”时,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诛杀叛乱的吴曦,旋害杨巨源等以专功。获授四川宣抚使,累迁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制置大使兼知兴元府等职。因专权而受朝廷猜疑,改为知潭州、湖南安抚使等职。其后再遭弹劾,安丙遂辞官闲居。嘉定十二年(1219年……[详细] |
道济(1148—1209),人称济公、济颠,原名李心远,天台县城北石墙头人。18岁赴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于灵隐寺出家,受度于瞎僧堂远,时人称湖隐,方圆叟。性狂疏不守戒律,嗜酒肉,举止如痴。常嘲弄为富不仁者,对于病老僧人与劳苦百姓,则尽力相助。后移居净慈寺。净慈寺一度毁于火,遂赴严陵募化,重建寺宇。精于文墨,生平足迹甚广,题咏颇多,诗作耐人寻味。《净慈寺志》、《台山梵响》均收有其诗作。嘉定二年(……[详细] |
巩丰(1148—1217),字仲至,号栗斋,武义人。巩庭芝孙。拜朱熹为师,又从吕祖谦学。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以太学生对策中选登进士,教授汉阳军。历任广东提刑司干办公事、福建帅司公事、临安知县、江东提刑,任职以政简刑宽著称。官至提辖左藏库,掌储金银钱币事。致仕归里后,筑水帘亭于金柱山(遗址在今武义县泉溪乡茶亭),邀师友朱熹、吕祖谦、陈亮等观瀑,吟诗唱和。朱熹晚年病休,丰常去信慰问并求教,得复信……[详细] |
方士繇[宋](一一四八―一一九九)字伯謩,一名伯休,莆阳人。南宋理学家,乾道间从学朱熹,以传道为后学师。工于书,自篆、籀、分隶、行、草诸体,皆极其妙。熹答蔡季通书云:“篆、隶碑子,字画皆不满人意,未有可写之人,令伯謩篆如何?”卒年五十二。《朱子续集、渭南集》建阳的寒泉精舍、晦庵草堂,崇安的武夷精舍都留下他追随朱熹求学的足迹,与朱熹交往甚密,问学之外,兼及私事和友情。方士繇逝世,朱熹为之写祭文,陆游……[详细] |
赵师 师字从善,燕王德昭七世孙。生于绍兴十八年(1148)。淳熙二年(1175)举进士。累迁司农卿,知临安府,进兵部尚书。嘉定十年(1217)卒于家,年七十。谥宣敏。自号无著居士,又号东墙。……[详细] |
毕再遇 (1148—1217)字德卿,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的父亲毕进是岳飞的部将。毕再遇自幼受家庭熏陶,苦练武艺,熟读兵书,矢志抗金。在开禧二年(1206)开始的北伐战争中,他任主将。他有勇有谋、指挥得当,屡立战功。尤其在泗州、灵壁、-、楚州诸役中,给敌军以沉重打击,使敌人听到“毕将军来也”便闻风丧胆,表现出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和骁勇无敌的作战实力。因为功劳卓著,毕再遇屡升为左骁卫将军,武功大夫,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