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今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清溪街道上清溪联盟村,今为联盟社区)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三月应会试,中会元。是年四月,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殿试一……[详细] |
陈道潜(1364-1433)名复,字孔昭,号拙斋。莆田县东阳村(今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人。浮山陈氏祖陈湟后裔,父陈砮。明代学者、诗人、理学名臣。元至正廿四年(1364)五月廿三日生。早年失怙,初受学于方坦,少读书时,其品行学业为长辈所称道。登明建文元年(1399)福建乡试杨子荣榜11名举人,礼部会试62名,建文二年(1400)胡广榜二甲第20名进士。初授礼科给事中,命预修国史,与杨荣同事,杨荣重……[详细] |
赵羾(1364—1436),字云翰,山西夏县人,后徙河南祥符县。明朝人,官至兵部尚书。赵羾尚在襁褓之时,随其母避祸于山林中,遇到猛虎,母亲慌乱之中将其放在地上,老虎视其良久,转身而去。长大之后,相貌英武,敏思多才,擅于诗文。洪武中,由乡举入太学,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将天下应当屯兵扼守的要塞和适宜屯田之所绘图呈报皇帝。太祖皇帝以其有才,迁兵部员外郎。建文初,迁浙江参政,出谋划策捕海寇有功。永乐二年,出……[详细] |
林逊(1364~1404),字文敏,号志宏,明代潮阳县酉头都狮石里(今周田镇狮石村)人。祖林盛原籍福建莆田,宋时任潮阳县尉,子孙落籍于此。林逊为盛的第九代孙。青年时期,他曾在铭湖岩石室潜心攻读,石室中曾刻他的诗句。后来,他到潮州,与杨璧一同师事蔡希仁先生,向他学习古文《尚书》经义,还潜心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蔡希仁称赞他为匡时济世之才。明洪武十七年(1384)诏复科举,林逊即举于乡,第二年(1385……[详细] |
陈济(1364-1424)明代史学家。武进(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字伯载。他博学多能,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时称“两脚书橱”。成祖朱棣初,诏修《永乐大典》,以布衣为都总裁,选秘库书数百万卷。他与少师姚广李等数人,发凡起例,分类考核,依次编排,井然有条。执笔者有所疑,辄就质询,他即为之逐条辨析。及书成,授左春坊右赞善,居职十五年病死。有《书传补》、《元史举要》、《通鉴纲目集览正误》、《思斋集》等。……[详细] |
朱桢(1364——1424)。明太祖第六子。始生时,平武昌报适至,太祖喜曰:“子长,以楚封之。”洪武三年【1370】受封楚王。十四年【1381】就籓武昌。尝录《御注洪范》及《大宝箴》置座右。十八年【1385】四月,铜鼓、思州诸蛮族叛乱,帝命桢与信国公汤和、江夏侯周德兴帅师往讨。和等分屯诸洞,立栅与蛮人杂耕作。久之,擒其渠魁,余党悉溃。三十年【1397】,古州蛮族叛乱,帝命桢帅师,湘王柏为副,往征。……[详细] |
宁国公主(1364年-1434年9月7日),明朝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女,母为孝慈皇后。洪武十一年,封宁国公主,下嫁梅思祖族子梅殷。朱元璋的十六个驸马中,尤其喜欢梅殷。当时李文忠视察山东学政,特别赞美梅殷精通经史,当时世人皆为之而荣。 当时朱元璋老年时,诸位王实力强盛。梅殷受命辅助明惠帝,后带兵抵抗燕王朱棣进攻。当时朱棣强迫宁国公主写血书劝梅殷投降,梅殷得书后大哭后返南京。觐见后,已为皇帝的朱棣……[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