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统(1664—1715),字绪光,号敏斋,祖籍山东长山县,出身书香门弟。其曾祖父王重明,曾任明山西沁州同知,祖父王斐,字非木,清顺治年间任寿州知州等职。父亲王廷扬,康熙二十三年中武举,但不喜做官,一生隐居于市。王应统高中后,其曾祖、祖父、父亲都被赐予荣禄大夫,河北总兵衔。由于受家庭的影响,王应统自幼熟读经书,崇尚儒学。受其父亲的影响,他从小便喜欢习练武艺,除从父学习外,还四处拜师学艺,早起晚睡……[详细] |
张德桂(1664~1722 年),字兼兰,号梅麓,清朝水东(今江埔区)锦洞人,是唐朝丞相张九龄的后裔。张德桂自小聪明过人,5 岁时祖母口授《孝经》一遍,他就能够背诵,没有一句遗漏;启蒙老师每天给他讲书20 余页,他也能够接受;9 岁能写文章,13 岁考秀才名列第一,知县周起凤看到他的文章文彩斐然,立意高超;十分赏识。20 岁补博士弟子员,对四书经义能手注笺解,26 岁参加乡试中举,30 岁(康熙三……[详细] |
陈梦林(1664~1739年),字少林,云霄陈岱人。清初兵乱,父聿毅徙居广东潮州生梦林。2岁母卒,由居于潮州的浙江人林雄抚养成人,故自名梦林。少时奋发好学,并留心经济、兵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林雄去世后往贵州游学。康熙三十三年,以贵州籍应科试名列榜首,知府黄虞庵为其援例入太学,并劝他回闽。其才学受到漳浦县令(时云霄属漳浦)陈汝咸赏识,又受知于学使汪薇沈涵和知府张清恪。康熙五十年,黄虞庵调……[详细] |
白子云(1664~1737) 字仲杰,号希斋。高杰村人,生于清康熙三年(1664)。父白璇(璿),字睿玉,号碧斋,桐城知县,升象州(治今广西象州)知州,殉职未赴。子云天资英敏,学习刻苦。“为文淹精,经术湛深”。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于乡,五十一年(1712)中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检讨。其“窥乎四库,分藜东观”,参与纂修三朝国史,均成书。五十九年(1720)任北京顺天府乡试主考,择优取才……[详细] |
郑克臧(台语:Tēnn Khik-Tsong;1664年—1681年),幼名钦,人称钦舍。为郑经庶出长子,郑经之妾昭娘所生。1680年(永历二十四年,康熙十九年),郑经撤返台湾,金、厦政事委由郑克臧处理。1681年(永历二十五年,康熙二十年)正月,郑经病危时授郑克臧监国剑印。郑经去世后郑氏宗室和郑克塽的岳父冯锡范不愿由郑克臧继承延平王之位,打算拥立其弟郑克塽,便说服郑成功之妻董氏在北园别馆(今台南……[详细] |
爱新觉罗·苏尔发(1664-1701年)清朝宗室大臣,摄政王多尔衮嗣子多尔博第二子。康熙十二年,袭封固山贝子。三十七,授镶黄旗满洲都统。三十九年,降为镇国公。四十年,逝世,享年三十八岁。乾隆二十七年,追封为信郡王。四十三年,恢复多尔衮爵位,追封苏尔发为睿亲王。苏尔发是多尔博第二子,康熙三年五月十九日生,康熙十二年袭贝子,康熙三十七年三月,授镶黄旗满洲都统,三十九年革退,降为镇国公,康熙四十年四月初……[详细] |
查嗣庭(1664—1727),字润木,号横浦,查慎行弟,海宁袁花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得隆科多赏识,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四年(1726),出为江西乡试主考官。雍正帝为铲除隆科多一派的势力,借口他所出的试题“讽刺时事,心怀怨望”,抄家查出的日记中“语多悖逆”,大兴-,将其逮捕,定为隆科多死党。狱中病死后,仍遭戮尸枭首。亲族、弟子多人受株连。并暂停浙江乡试,3年后始恢复。著有《……[详细] |
余京(1664~1739年),清初“京口三诗人”之一。字文圻,祖籍徽州,父经商于京口,遂居镇江。余京3岁丧父,母张氏略通文墨,立志不嫁,亲自授课,抚育孤儿。10多岁时,熟读经史。白天经商以养母,夜间在“今雨轩”读书,又10余年,诗学初成。母逝,作《哭母诗》若干首,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沈德潜游焦山,偶读余京两首诗,极为赏识,从此为世人所重。著有《江干诗集》。余死后,沈为其作墓志铭,并为诗集作……[详细] |
杨晋(1664~1728)字子鹤,号西亭、鹤道人。常熟人。为王翚高足。工山水、人物写真及花鸟,尤以画牛著称,蹄角生动,不减唐代韩滉。仿王翚画,极其神似。王翚出游,杨晋常陪侍。王作画时,凡画有人物、舆桥、马牛羊等点景之物,辄命杨补绘。奉诏随师入京同绘《康熙帝南巡图》。在宫中曾临摹内府所藏古代名画副本,进御览,几欲乱真。……[详细] |
刘太乙(1664——1709)名青藜,字太乙,一字卧庐,号啸月,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著有《高阳山人诗文集》、《金石续录》。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