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别号浮山愚者;为僧后,法名弘智,无可、药地、浮庐、墨历等。今浮山镇陆庄人。 方以智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方大镇、父方孔炤,在朝都身居要职,他们在政治上倾向“东林党”,学术上喜谈“物理”(即事物发展的道理),并通医学、地理、军事等,对方以智颇有影响。以智幼年智力超群,勤学好问,9岁能文,15岁博览群书,22岁即著书立说。曾“接武东林”、“主盟复社”,积极……[详细] |
丁允元(1602~1671),字长仁,号右海,常州人。1631年(崇祯四年)考中进士,留京任户科给事中,他痛恨沉重的劳役骚扰百姓,不满污吏肆虐乡里,上疏朝廷,主张改进“一条鞭法”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宋进士,宫太常寺卿。南宋孝宗干道大年(1170),为人生性耿直的丁允元,看到朝庭因大兴土木建宫殿和履行和约赔偿金番的需要,而不顾广大人民的困苦不堪,强行加征盐、铁税等,人民怨声载道。丁允元……[详细] |
陈元赟(1587—1671),原名珦,字义都,号芝山,别署羲都甫、士升、升庵、既白山人、玄香斋逸叟等,余杭人。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学者、诗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陈幼年好学,通诗文、书法、绘画、建筑、制陶及医术。27岁,入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习武术和制陶术,并负责管理寺内陶器、药材,对医药、针灸、气功、食疗都颇有研究。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浮海东渡日本,在日流寓52年,先后寄居长崎、江……[详细] |
袁懋功(1612—1671),字九叙,顺天府香河(今河北省香河县)人。顺治三年进士,历任礼科给事中、刑科给事中、太常寺少卿、通政司通政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光禄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云南巡抚、山东巡抚等职,康熙十年卒,年六十。谥清献。袁懋功为人温良易宜,生平无疾言遽色。遇疑事,剖以一言立解。讲习吏治,务在休养生息。对待属吏严而不刻,推诚接物,人罔敢以欺售者。条上便宜,前后以什百计……[详细] |
耿继茂(?-1671)辽东人,耿仲明之子,耿精忠之父。顺治初授世职昂邦章京。后袭靖南王。清初三藩之一。为清朝初年明降将耿仲明之子,耿精忠之父。1650年,耿继茂与平南王尚可喜联手攻破广州后,展开“广州大-”。顺治八年(1651年)耿继茂正式承袭其父的靖南王位。他帮助清朝消灭各个南明政权有功,被移封往福建。死后由其子耿精忠继承王位。长子:耿精忠(和硕额驸)次子:耿昭忠(多罗额驸)三子:耿聚忠仲明死,……[详细] |
梁化凤(?~1671年),字翀天,又字岐山,陕西长安县人。清顺治三年(1646)考中武科进士,次年任山西高山卫守备。顺治五年,大同镇总兵姜瓖叛乱,清英亲王阿济格率军征讨,梁化凤奉命参战。他首战攻克阳和城,俘获守将,以功被升为大同掌印都司。六年,他攻大同,克浑源,破贾庄,俘获守将五人。在进攻左卫时,他臂中三箭,仍奋勇向前,守将献城投降。-,超加都督佥事,以副将推用。进攻太原府时,他左臂受伤,仍力战不……[详细] |
黄锦(1589-1671),字孚元,号絧庵。先祖自福建迁居饶平宣化都大埕(今饶平大埕镇上黄村)已历数代,至黄锦祖父黄允德时家境已颇饶富。嘉靖四十年(1562年)倭寇自海上袭扰东里(明时饶平柘林半岛一带统称东里),黄家颇受其害,黄允德遂入避大城所,率领乡众奋力抗倭寇。不敌,为寇所掳,不屈,自缢殉节。家财被洗劫一空。黄锦之父黄夙盛,带领家人重振家声家业,他自己凡事亲为,勤耕力作,家道得以中兴。黄夙盛课……[详细] |
木靖(1628年1月5日(天启七年冬月廿九)-1671年8月6日(康熙十七年七月初二)),字晓苍,号文明,纳西族名阿春阿俗,是丽江第二十一代土知府。木靖是木懿的长子,为人谦和,自幼爱好读四书五经和写诗文,常手不释卷。木靖非常博学,并对学者非常尊敬,他曾将木府所藏的书籍木刻成册刊行。1669年,木懿受到吴三桂的谗言被罢免丽江知府的官职,康熙帝接受云南布政使的奏请,任命木靖为新的丽江知府。但在敕书尚未……[详细] |
李明睿(1585年-1671年),字太虚,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天启年间进士,李邦华、吕大器推荐,任“左中允”。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三,李明睿劝崇祯放弃北京,尽快南迁,皇帝告诉他:“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李明睿说:“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并请崇祯勿犹豫,尽快决断。崇祯一直有意迁都,三月初四日,崇祯对众臣说:“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详细] |
谢良琦(1624~1671),字仲韩,一字石眼,龙水桥渡村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入清后历任淳安、蠡县县令。任内能正风俗,惩土霸,伸张正义,颇著政绩。后调常州府通判,兼司狱讼。八月,即判决大案十数件。并致力平息盗患。继任宜兴县令。后补延州通判。一生坎坷,卒年48岁。谢良琦擅长诗文,所著有《醉白堂诗文集》。其论诗力主性情。他认为:“三百篇之高于天下者,以其性情深也,少陵(杜甫)之称于天下……[详细] |
冯班(1602~1671)清代诗人。字定远,晚号钝吟老人。江苏常熟人。明末诸生,少时与兄冯舒齐名,人称海虞二冯。入清末仕。冯班为钱谦益弟子,被称为虞山诗派的传人之一。论诗反对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的妙悟说,以为似是而非,惑人为最(《严氏纠谬》)。他主张诗以道性情,但最后又归结到温柔敦厚。他也主张善于学古,不善学古者,不讲于古人之美刺,而求之声调气格之间,其似也不似也则未可知,假令一二似之,譬如偶人□……[详细] |
林鹏抟(1602~1671)讳朝衮,字潜卿,号五纬。福建德化桂阳人。明末举人。德化名儒绅、明廪生、诰赠奉直大夫林泰心第五子。明万历三十年(1602)农历三月十四日生,清康熙十年(1671年)农历十一月初八日无疾而终,享年70岁。林鹏抟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林泰心(1561~1635),明代廪生,早年入泮,学识渊博。鹏抟天赋聪敏,幼承庭训,少年学业优秀。他有兄弟8人,鹏抟居五,皆读经史。时长二三兄外出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