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一号梅壑散人,懒老。安徽休宁人,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明诸生,入清便不应举,专心书画。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真迹皆有,遂精鉴赏,他的山水画,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气韵荒寒,晚年画风突变。是明末清初新安派“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之一。他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书出米、董,上追颜真卿,颇得精要。时称米、董再生,名重天下。行笔俊逸豪……[详细] |
张竹坡(1670—1698年)名道深,字自德,号竹坡,是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竹坡幼年聪明好学,以博闻强记闻名乡里,他发奋进取,才识过人,恃才傲物曾以帝师国相自许。康熙三十四年,26岁的张竹坡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点评-一书。他共写下了十几万字的评论,为中国的文学理论留下了一分宝贵的遗产。张竹坡死后,被葬在紫金山北,墓地有石人、石马,主墓前有神道碑,但皆毁于“0”。1985年该墓迁于紫金山东坡梨树……[详细] |
余国柱,字两石,清朝一代名臣,正一品衔。湖北大冶人,顺治九年进士,康熙年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余国柱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寄养在舅父家,住在铁山盛洪卿。舅父非常喜爱他,送他到东方山学堂读书。余国柱聪明过人,深得老师喜爱,他的老师姓陆,大冶县祝家庄人,进士出身。余国柱对老师所授的《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别的学童还没背熟课文,余国柱读几遍就记住了,每天早早地放了学。有一天早上,余国柱早早地来……[详细] |
邓可策,字远功,县中原村田心(今属新邵县)人。明崇祯六年二月(1633年3月)生。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卒。县学生员。田心邓氏,康熙时在文学方面享有盛名,学政潘宗洛曾署邓可策之门曰“多材第”。可策精于舆地之学。著有《式谷堂舆地图》,自云五易其稿,而后成书,潘宗洛深为赏识,悬图署门,宜兴储大文坐卧其下赏摩三日,赞为“精核”之作。此书曾雕版印行于世,可策自题《编舆地图诗》一首云:“未能穷亥竖,犹胜……[详细] |
阎兴邦,清直隶宣化(今张家口宣化)人,号梅公。阎氏先祖为山西忻州人,先人阎海明以武略跟随常遇春战于宣化,因功被授予宣府前卫指挥使,世袭指挥同知,从此,阎家就成为宣化人,而且都以武功显赫于世,直到阎兴邦才开始励志于学业。个人经历阎兴邦少年时就跟随舅父游走于江浙间,结交了不少名士,一起吟诗作赋,在文学上打下了很好的功底。康熙二年(1663年),阎兴邦中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被补授直隶新城知县,……[详细] |
赵象乾(1640—1698年),山西省高平县(今山西省东南部丹河上游)人。康熙八年(1669年),由举人任长泰县知县。一到任,严格徭役的平均负担,明察暗访,杜绝“富人逍遥,穷人疲累”的现象。同时,拒绝贿赂。在长泰吏民心中,留下良好印象。赵象乾深入了解到长泰赋税的弊病。一些奸胥勾结各里富豪,承揽各乡税赋,层层加码,从中渔利。赵象乾首先从奸诡的胥吏开刀,传令召集奸胥,严厉审讯,勒令清理,否则报请上司论……[详细] |
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一,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详细] |
吴兴祚(1632—1698),字伯成,号留邨,山阴(今绍兴)州山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旧旗名,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部)。父执忠,客礼亲王代善幕,授头等护卫。自幼聪颖,奋攻科艺,清顺治七年(1650)以贡生授江西萍乡知县。时,金声桓叛,江西郡县多被占,萍乡以有备独完。旋以守御有功,授山西大宁知县。十八年,迁山东沂州知州。不久以驿务迟误、对白莲教起义镇压不力,康熙二年(1663)降补无锡知县。任时,……[详细] |
陶元淳(1648~1698) 字子师。江苏省常熟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进士,三十年(1691年)任昌化县(今昌江黎族自治县)知县。常步行村落,访问民间疾苦。时兵乱频仍,册籍全被烧毁,豪强地痞趁机霸占田地,百姓逃亡。莅任后重新清丈土地,制定鱼鳞册;还寻找空地设立墟市,招抚-,开垦荒地,并送给耕牛种籽等生产资料,减轻赋税。逃难民众回乡“复业者千余户。”在本县汉黎交界处曾设“土舍”管理黎……[详细] |
方中通(1635——1698),字位伯,号陪翁,以智次子,今浮山乡陆庄人。他从小受家学熏陶,研读认真,书无所不读,尤爱天文历算。明亡后,虽颠沛流离,仍手不释卷。初从汤圣弘学习西算,对算学、物理、音韵颇有研究。18岁探亲至南京,遇梅文鼎、薛凤祥等著名数学家,遂结为师友,相互切磋;同时向西洋学者穆尼阁学习历算,得火星法。父以智在合明山为父庐墓时,将一生所学传教诸子,中通从中深得精奥,变数十图以进,以智……[详细] |
唐朝彝(1640~1698),字偕藻,明末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人。清康熙六年(1667)中进士,官至宗人府府丞。唐朝彝少家贫,淡泊明志,勤苦攻读。康熙三年(1664),铜山实行“迁界”,唐朝彝-徙居漳州,寓居于南靖南华岩读书。越两年,乡试中举。康熙六年,会试中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馆学满文。散馆后,任广西道御史。尔后近30年间,先后任过山东、山西、京畿、河南、广东等道御史。后升……[详细] |
朱柏庐(1627—1698),名用纯,字致一,江苏昆山人。明诸生。清顺治二年(1645),父朱集璜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他因敬仰晋人王哀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康熙十八年(1679),拒应博学鸿词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乡饮大宾。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颇负盛名。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晚年著《辍讲语……[详细] |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详细] |
刘裔烗(1627-1698年),字嗣昭,号绮园,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太平都(今三甲镇新楼)人。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广东乡试第十九名举人。吴三桂攻陷广东,闻其名,想强许以职,他坚决拒绝,被投进监狱。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授山东济阳县令。廉洁慈爱,以安定社会,提高民食和兴学富为己任,政绩卓著。康熙三十六年阳春大旱,粮食歉收,尽力赈济,救活大量饥民。捐俸钱四百缗倡办三甲刘氏家塾。其……[详细] |
李经世(1626—1698)明未清初禹州白沙人,字孟常。父果琦,其叔果珍无子,以经世为子。经世性庄重,甚得名人王则古器重。州人任应辰抢劫白沙,果珍事先闻风远避,州守得知此情,疑果珍通贼,囚于狱中。经世怀冤难平,申诉辩白,终得平雪。清朝建立后,李经世为禹州生员,重修白沙书院,竭力助人向学,多赖成就。后经世患病,拒绝就医,遂作《逍遥歌》二章,并自整衣冠,就枕而逝。年72岁。著有《一得录》、《录乐录》各……[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