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蒙古称之为“恩赫阿木古朗汗”。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时间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蠲免赋税、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收复台湾、开府设县,抵制沙俄侵略,大败准噶尔汗国 ,编修文化典籍等,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1722年,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谥号合天弘运文……[详细] |
[清]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晚号茶仙; 崇明人,为官后迁居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 何焯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何焯(1661—1722),字屺瞻,号茶仙,江苏长洲人。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 孤介好学,初忤钱谦益、方苞,再忤徐乾学。主翁叔元家,翁受……[详细] |
陈厚耀(1648~1722),字泗源,号曙峰。泰州人。清数学家、天文历法学家和经学家。早年师从著名历算学家梅文鼎,习天文历算,尽得其传。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中进士后,因精于历法而受到康熙帝的召见。康熙命他绘三角形、求中线及弧背尺寸等,对其很赏识。陈自是入值内廷,得以大量阅读宫内珍本秘籍,并接触到大量当时西方比较先进的科学仪器。康熙四十七年,他因母亲年事已高,要求回乡就近供职,康熙即任他为苏……[详细] |
陈允锡(1639~1722年),字子帅,号□斋,泉州人,鲁旗陈氏后裔,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生。父亲陈鸣銮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先后任广东大埔、海阳(治所在今潮安县)知县。陈允锡少年时进晋江县学读书就“名噪文坛”,顺治十二年(1655年)应试中选一等,授德化县教谕。督学孔某考核教职时,最先选拔陈允锡,赞他“才华焕发,品行端方,笔有□螭,守如冰玉”。不久,陈允锡改任陕西扶风(在宝鸡……[详细] |
张德桂(1664~1722 年),字兼兰,号梅麓,清朝水东(今江埔区)锦洞人,是唐朝丞相张九龄的后裔。张德桂自小聪明过人,5 岁时祖母口授《孝经》一遍,他就能够背诵,没有一句遗漏;启蒙老师每天给他讲书20 余页,他也能够接受;9 岁能写文章,13 岁考秀才名列第一,知县周起凤看到他的文章文彩斐然,立意高超;十分赏识。20 岁补博士弟子员,对四书经义能手注笺解,26 岁参加乡试中举,30 岁(康熙三……[详细] |
白斑(1656~1722) 字文玉,号淡海。高杰村人,清顺治十三年三月十九日(1656.4.13)生。白补宸三子。其个性奇异,跅弛跌宕,不合时俗。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拔贡授高陵教谕,称病不就,绝意仕途,广交学士,终生客游。江苏巡抚于准同他有旧交,拟高薪招聘。白至,对于说:“公恢张教治,大庇其名,则某不敢辞;若苟焉,为众人所为,又安用余?”数日后,借他事而别。长兄白璇,任桐城县令时,白斑与著名……[详细] |
赵宏燮(1656-1722),字亮工,号理庵,清陕西延安人。监生。清圣祖康熙(1662—1722)间,由完县令累官直隶巡抚,加总督。中曾两任天津道(康熙三十四年及四十年),建义学、减徭役,修堤防,多有善政。河东地方,明属锦衣卫,改属饷司,后属天津道,康熙十九年改隶武清,民甚不便。赵宏燮前后两任天津道时,皆极力向上司报告,要求改变,未被批准。及为直隶总督,乃一再上疏,终获批准,使复隶天津。又,西沽向……[详细] |
汤右曾(1656—1722),字西厓,清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三十五年,充贵州乡试正考官。三十九年四月,授刑科给事中。他生性刚直,在谏垣所呈条议甚众。四十一年三月,转户科掌印给事中,朝廷准备改铸“大钱”,销毁小钱。汤即上疏表示反对,他认为“若毁小钱,则民间必惊忧”,提出“改重而不废轻,使子母相权而行”。因办法可行而被采纳。此后历官提督河南学政、光禄寺卿、……[详细] |
陈诜(1642—1722),字叔大,号实斋,浙江海宁盐官人。曾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务。……[详细] |
施世纶(1659~1722年)施世纶,家谱作世伦,字文贤,号浔江。晋江衙口村人。入汉军镶黄旗籍。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生。靖海侯施琅次子。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以荫生入仕。初授江南泰州知州。康熙二十七年,淮安下河一带发生水灾,督修堤防大臣随行人员恃势凌弱,侵扰民众。世纶对作恶者绳之以法。不久,湖广发生兵变,朝廷派兵平灭。大军过境时,世纶一面准备粮食供应,一面布置属吏衙役配带兵器,凛然以待……[详细] |
王宗佑(1660~1722),字右君,号鹤洲。乐会白石乡(今温泉镇石塘村)人。少年聪颖,十二岁应童子科,名列前茅。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乡试,中举人。四十五年(1706),授四川温江县令。上任之初,逢大凶旱,着民日夜劳作,疏通江安堰,引水灌溉全邑农田,消除灾魔威胁。次年夏,温江发大水,冲决金马、杨柳两堰,毁坏田舍无数。佑筹资赈济灾民,谋划治理水患,使民得享其利。在任二年,政绩卓显,被尊为名宦。……[详细] |
杨友敬,字希洛,号晴麓。清康熙(1662—1722)间贡生,乾隆元年(1736)举孝廉方正。曾任太和县教谕。重视搜集整理散失古籍。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天籁集》,经过明末战乱,清初已不复见。他从白朴后裔白驹处寻出,不辞千里亲往学者朱彝尊处请“正其误”,又将搜集到的36首散曲编成“摭遗”一并刊行。世称“杨本”。著有《困学日程》。……[详细] |
任之镛,字虞钟。清康熙(1662-1722)间以拔贡官如皋教谕。曾奉檄赈饥,复勘泰州水灾,乘扁舟遍访疾苦,救活众多。擢竹山知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