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于清乾隆元年(1736)至十年(1745)间政治舞台上的“言官”杨二酉,是一位勤于职守、直谏敢言、曾颇受乾隆皇帝青睐的骨鲠之臣。他的仕途生涯仅18年。前三年在雍正朝,为翰林院庶吉士,默默无闻。是乾隆登基给他带来机遇,更准确地说,是他秀隽的书法和锦绣的文章,被乾隆看中,为其仕途打开了通道。然而,作为一生为监察官员的他,因其恪躬职守,耿介如石,被污臣贪宦视作洪水猛兽,尤其是遭到被他弹劾和检举的个别……[详细] |
洪榜(1745——1780),字汝登,一字初堂。安徽歙县人。年十五时,补邑庠生。乾隆三十年与其兄洪朴一并应试选拔,洪朴授中书而洪榜却未获好评,但其文章见知于安徽学使梁文定,后一起游学至晋。乾隆三十三年(1768)举人。梁文定评其赋曰:“词霏玉屑,则弟胜于兄;文抱风云,则伯忧于仲。”乾隆四十一年(1776),应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与其兄洪朴、其弟洪梧有“同胞三中书”之誉,时称“三凤”。洪榜精粹……[详细] |
颜希深(1729—1780年),字若愚,号静山,又号浚溪,广东连平县元善镇人,贡生出身。 颜希深是落户连平颜氏的第五代,生于雍正七年(1729年)。母亲何氏出身书香门第,秉性慈惠,知书达理,嫁与颜氏后因家庭困难,常以种桑织麻供子读书。 颜希深自幼受何氏教育,聪颖过人,器宇不凡。任太原府同知时,适逢乾隆皇帝驾幸五台山,颜希深奉旨办理行营事物,以毫不扰民受到乾隆称赞。 乾隆十八年(1……[详细] |
吴坛(1724—1780),男,字紫庭,山东海丰人,清朝官吏,吴绍诗之子,吴垣弟。二十六年(1760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再迁郎中。三十一年(1766年),绍诗为侍郎,上以坛治事明敏,毋回避。三十二年,超授江苏按察使,就迁布政使。江宁、苏州两布政所属,互支官俸兵米,坛疏请更定;江苏赋重甲诸行省,每遇奏销,款目繁复,坛疏请分别总案、专案,以便察覈:皆议行。三十七年,内擢刑部侍郎。父子同朝三巡抚三侍郎……[详细] |
谢国宝(1709~1780),字完卿,又名周书,平远县差干鹿溪村(今文丰村)人。国宝父佳季,精通医学,尤其擅长针灸。国宝幼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18岁考取秀才,39岁入选廪贡生。他受父亲的影响,从小酷爱岐黄之业,长期研习其父的良方秘卷,钻研《内经》、《类经》、《景岳全书》等医学著作,大胆进行临床实践,掌握了一手高超的中医医术。谢国宝为人谦厚,轻财利,重医德,对病者热忱负责。他遇富贵而不贪,见贫贱而……[详细] |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大櫆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20多岁以布衣入京,方苞见到他的文章,极其叹服说:“如苞何足算哉!邑子刘生乃国士尔!”并称赞他是韩愈、欧阳修一流人物,一时名噪京城,士大夫多愿与其结交。雍正七年(1729年)、十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乾隆六年(1741年),由方苞荐举应博学鸿词科,被大学士张廷玉压制落选。张后知大櫆同……[详细] |
汪肇龙(1721——1780),字松麓,一字稚川,原名肇漋。安徽歙县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中副榜。乾隆二十五年(1760)补学官弟子。初习篆刻,很长时间赖以为生,稍通六书。“尝游京师,观太学石鼓文,曰:‘是可注而读也。退则摹其文而注释之,著《石鼓文考》,定为周宣王时史籀所篆,非后世物。”(据郑虎文《汪明经肇龙家传》)“至于尊彝、钟鼎诸古篆,云鸟、蝌蚪之文,寓目能辨,且暗中能手扪而识之,见者誉……[详细] |
阿格旺旦皮勒(1700~1780)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华努德准苏木(今阿巴嘎旗吉尔嘎郎图苏木)人,大喇嘛庙(在今阿巴嘎旗吉尔嘎郎图苏木乌力吉图嘎查境内)第二世-。阿格旺旦皮勒精通藏、蒙、梵文,享有“达尔汗席力图古锡”荣誉称号。1741年,参与编纂《藏蒙标准分类辞典》,一年完成,为准确地把藏文《丹珠尔》(《续番藏经》)翻译为蒙文打下基础。1742~1749年,他同九位大翻译家一起翻译审定《丹珠尔》。17……[详细] |
张甄陶(1713~1780年)字希周,一字惕庵,闽县人,家住城内。少通经史,文宗苏轼。清乾隆十年(1745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授翰林编修。秋,廷试,改以知县任用,补广东鹤山县,调香山、新会、高要、揭阳诸大县,在粤6年。改任云南昆明县,适云贵总督署吏犯法,甄陶照律处刑,总督怀恨,被免职。后主讲五华书院5年,受聘主贵山书院11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秋,病归福州,主讲……[详细] |
阿格旺丹丕勒(1700~1780年) 男,蒙古族,阿巴哈纳尔左翼旗华努德准苏木吉尔二世-,著名大翻译家和诗人。精通藏、蒙和梵文。享有“达尔汗席力古锡”荣誉称号。乾隆六年(1741年),他亲自执笔编纂《藏蒙标准分类辞典》(也称《智慧之鉴》),仅用1年时间脱稿出版,为准确地把藏文《读番藏经》(丹珠尔)翻译为蒙文打下良好基础。1742~1749年,他又与其他9位翻译家翻译和审定《丹珠尔》。乾隆三十五年(……[详细] |
朱仕琇(1715~1780),字斐瞻,号梅崖,仕玠弟。自小颖悟过人,而拙于记忆。15岁入县学,从江西名孝廉汪世麟学古文,并按照汪的建议,专心攻读经传,旁及诸子百家。曾代族人作书,求教于左副都御史雷鋐,雷见书惊叹说:“是书淳古冲淡,古大家手笔也!”乾隆九年(1744)乡试列为第一名举人,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曾任山东夏津县知县,福宁府教授。以病辞归,被聘请主讲福州鳌峰书院达11年。乾隆四十四年……[详细] |
黄璧(约1720—1780年)字尔易,号小痴,澄海下外都(今澄海市区)人,清初著名画家。少年时拜翁铨为师,善画山水,兼长虫鱼鸟兽。集闽派海派之所长,画风兼收并蓄,作品笔墨浑厚,构图自然。黄璧足迹遍及温陵、武夷、西湖、虎丘、罗浮等名山胜迹。他技艺精湛,所绘山川名胜气势磅礴,生活气息浓厚。性情高傲,曾拒绝为权势者作“寿图”,世人都笑他痴呆。他晚年喜仿元人黄大痴笔意,故自号“小痴”。作品《急流舟上图》、……[详细] |
何廷楠( 1704~1780),字鹤巢,别字松亭、乔林,何深之长子,连平元善镇人。清雍正七年( 1729)己酉科拔贡。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中举人,乾隆七年壬戌科会试中进士。历任甘肃庄浪县知县,壬申恩科乡试陕西同考试官,甘肃西和县知县,平凉府、庆阳府、宁夏府通判,直隶保定县知县,甘肃平凉府盐茶厅同知,署理平凉府知府等职。著有《四书文稿》、《怡情集》、《打鱼歌》等诗文集。时人称何深、何廷楠为“……[详细] |
刘大(1698~1780) 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清桐城(今属枞阳陈家州乡)人。 少年业师于吴直。20多岁至京师,为方苞推重。雍正七年(1729)、十年两登副榜,先后经方苞、张廷玉荐举博学鸿词科和经学,试皆不第,遂不复试。60岁后任黟县教谕,数年后弃官归隐枞 阳。姚鼐、王灼、吴定、张惠言皆为其门下北子。论文强调“义事、书卷、经济”主张在艺 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