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祥(1849—1904),字西耘,号愚公,晚号耘翁,宣化县斑峰团(今邕宁县刘圩镇)人。 他自幼勤奋好学, 天资聪明。 16岁时考取贡生, 就读于桂林秀峰书院。清同治五年(1866)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考取进士,任庶吉士,授翰林院侍讲、国史馆编修,帮办福建、台、澎防务。光绪十年,法越之变,奉命出关视师。和议成,回国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九年,调任广西帮办防务。不久辞职赴广州。光绪三十……[详细] |
王鹏运(1849~1904) 字右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晚年号鹜翁、半塘僧鹜,桂林市人。清同治九年(1870)举人,后应进士不第。曾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学士、江西道和江南道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等职。从政期间,极力支持维新运动并参加康有为组织的“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清廷大肆捕杀维新派,鹏运频频上 书进谏,陈述救国之策,险遭杀身之祸。后弃官南下,讲学于上海南洋公学,晚年游历开封、南京、……[详细] |
叶昌炽(1849—1917),字兰裳,又字鞠裳、鞠常,自署歇后翁,晚号缘督庐主人。祖籍浙江绍兴,后入籍江苏长洲(今苏州)。叶圣陶祖父。肄业于苏州正谊书院,有文名,与王颂蔚、袁宝璜合称“苏州三才子”。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为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等,参撰“儒林”、“文苑”传稿。二十一年,入会典馆,修《武备图说》。次年,补会典馆纂修,迁国子监司业。二十四年(1898),加翰林侍讲……[详细] |
吕翰(1849~1884),清末爱国将领,中法马江海战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字显章,沙坪镇楼冲村人。出身贫苦,少时随母在家务农,15岁随父到香港谋生。曾入皇仁书院读书3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文化。时国内正兴起“洋务运动”,吸引了受过西方文化薰陶、具有爱国热情的青年吕翰。1870年,他参加了福建水师的组建,初任“威远”-副,后因功授参将衔都司。1883年12月,法军进犯我驻越南西山守军,挑起了中法战争。……[详细] |
石元士(1849-1919)字次卿。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杨柳青石家的代表人物,石家大院(现辟为杨柳青博物馆)的宅主。靠土地、0剥削及经商起家。1894年甲午战争时,在天津杨柳青镇首创地主武装团体。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因迎合清政府的媚外政策,保护地主阶级的局部利益,倡设杨柳青支应局,为驻扎在杨柳青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效力。又成立保甲局维护地方治安,至使杨柳青及津西一带免遭战火之灾。接纳天……[详细] |
曾铸(1849~1908年),字少卿,同安县城内北镇宫人。年幼时随祖父移居上海,勤学好问,长进很快。又善画画,笔下芦苇秋雁,无不栩栩如生。曾铸成年后弃文从商,经营海味品致富。平素乐善好施,亲友仰仗他维持生活的有数十家之多。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东受灾,曾铸捐巨资助赈。山东巡抚详请奖给蓝翎盐运司衔。又于安徽、山西助赈,奖换花翎。光绪二十三年在江苏淮州、徐州捐资助赈,光绪二十五年在太仓州、嘉定县……[详细] |
瑚图礼(1849—1927),姓巴雅拉氏,汉字姓白,讳图礼,字福海,满族人,系镶蓝旗。祖籍黑龙江生于伯都讷。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己酉)二月二十五日,卒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丁卯),享年七十八岁。1、瑚图礼祖籍黑龙江,清雍正年间,其先祖随将军驻防来吉林,走驻伯都讷,任副署防御。2、历经五代传至其父亲巴雅拉·德成公,生五男二女,瑚图礼居长。当时其父一人任职,俸微薪薄,食指众多,生计困窘。3、……[详细] |
林绍年(1849~1916年)字赞如,号健斋,闽县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任光绪六年(1880年)会试与光绪八年(1882年)顺天乡试同考官。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御史,上疏力谏移海军经费修葺颐和园,遭慈禧严饬。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为云南昭通知府,不久调摄云南府,擢贵州按察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迁云南布政使;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详细] |
王万芳,字季远,宜城王集人(1849——1903),《襄阳府志》总纂,其书法造诣当时被称为“湖北二杰”。王万芳出身书香世家,在兄弟3人中他最小且成就最大。王万芳自幼聪颖,潜心攻读《四书》、《五经》,12岁就取得功名,被誉为“神童”。17岁参加襄阳院试,以“上上等、超超取”的成绩名列第一,补为禀生。1887年,考中举人,次年被赐“进士出身”。1889年,受到当朝宰相单懋谦的器重,补授他为江南道监察御……[详细] |
邵松年(1849-1924)字伯英,号息庵。常熟人。清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考取内阁中书。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七年任河南学政,曾创办明道书院,并辑印《续中州名贤文表》68卷、《中州试牍》2卷。三十二年任常昭学务公所总董,总揽常昭两县学务。擅书法,精鉴藏,著有《续虞山画志》、《一斑吟草》、《古缘萃录》;刊《澄兰堂法帖》、《兰雪斋石刻》。诗文手稿,在抗战中大多散佚。……[详细] |
爱新觉罗·奕详(1849年3月15日-1886年2月13日),惠端亲王绵愉第五子,母瓜尔佳氏,其父为瓜尔佳·桂良,惠亲王系第二代。他在道光二十九年二月(1849年)出生,咸丰十年正月(1860年)受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进封奉恩镇国公,同年十二月接替父亲成为惠亲王第二代,但因为惠亲王并非世袭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郡王。光绪十二年正月(1886年),他去世,虚龄三十八岁,……[详细] |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大事年表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出生在俄国的梁赞市。1869年,毕业于梁赞神学院。1870年——1875年,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详细] |
寿怀鉴(1849~1930年),字镜吾,晚号菊叟,绍兴城内都昌坊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秀才。愤于洋人跋扈,清廷丧权辱国,以不买洋货、绝意仕进明志,在家中三味书屋设馆收徒,厘定规约,年收学生不过8人。为启发学生思路,提高文学修养,选授课文注重文采,因其异于传统,被人讥为“离经叛道”。鲁迅十一岁时到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读书。三味的意思,按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寿洙邻后来的解释是:经书之味,史书之味,子……[详细] |
刘明光(1849—1913),号荧楼。今三育乡旺垌村人。青年时白日田间劳作,夜里灯下攻书,23岁中秀才。其座右铭是“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873年法国殖民者大举入侵越南,进犯河内,窥视云南。当黑旗军首领刘永福派人回家乡博白招募壮丁时,刘明光毅然应命,挺身而出,在三育等地招募青壮年数百名参加黑旗军,自任管带,率队赴越抗法。在纸桥战斗中刘明光机智勇敢,阵斩法军统帅李威利,大败法军,取得纸……[详细] |
戴欣然(1849—1919),又名春荣,茶阳镇安乐村汶上人。父教裕,敦孝友弟。母彭氏,早死。他因家贫往南洋谋生,最初帮人掌簿记,收入微薄,都悉数寄家奉养父亲继母。后来自己开业经营,收入渐丰。他自幼聪明,从商之后经常自学,手不释卷。义和团起义之后,中国的积弱完全暴露,清政府下旨各省兴办学堂,他即捐资15万元资办潮州、大埔、新加坡、槟榔屿等地的10多所学校,又捐资3万元在北京、潮州、大埔等地设立医局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