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宝善(1851~1919)字楚珍。满族。新城(今高碑店市新城镇)人。其父边成章是当地名医,精疡科。宝善幼读诗书,稍长,成廪膳生。后随父学医,深明医理。精内科,于气化病尤有心得。认为中国医学发轫于《内经》,历代名医据之各有发明,至东汉张仲景著《伤寒》、《金匮》二书,实集医学大成。自汉以后,则医学晦昧,误荣为血,不知三焦经络是身中之何物,元代李东垣为一代宗师,竟妄谓三焦有二。指出人胸腔内之白膜,即是……[详细] |
郑智勇(1851~1935)郑智勇,乳名义丰,原名海涛,清咸丰元年(1851)出生于广东海阳(今潮安县)凤塘淇园村。智勇幼年丧父,生活艰辛。曾到本县的鹤陇当牧童,后又流浪于汕头埠。同治二年(1863),仅12岁的郑智勇即远涉重洋,到暹罗暹北边陲谋生。他于青年时期加入洪门“私派”集团,接触社会上的帮会组织。由于他机智勇敢,以勇服人,以义待人,因而不久便一跃而坐上“私派”组织的第二把交椅。因其乳名义丰……[详细] |
释敬安(1851~1912)字寄禅,湘潭人。少以孤贫出家,16岁披剃于湘阴法华寺,20岁左右致山于诗文。得王脚运指授,才思日进,为湘绮楼叫大弟子之一。小久赴南岳祝圣寺,遍参十万大德。光绪三年(1877)于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剜脊肉燃灯以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光绪十二年,与著名诗人王湘绮、郭嵩焘在长沙开福寺创办碧湖诗札。二十八年,宁波天童寺迎为首座。三十四年,推为宁渡僧教育会会长。……[详细] |
黄瞻鳌(1851~1924年)黄瞻鳌,字秀麒,号杭臣,官章祖荣,闽侯义序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义序尚保村)人。黄瞻鳌12岁时到福州南台塔仔兜林心斋的恒盛布店为学徒,18岁时提为副掌柜,22岁时为正掌柜。嗣后林心斋把布店全部盘给他,他改“恒盛布店”为“恒盛布行”,迁往上杭街,没过几年,生意兴隆,独树一帜,而且还在上海办“黄丰记庄”,主营绸缎布匹,兼营汇兑;在顺昌洋口设“永成华分庄”;在福州本埠办“齐懋……[详细] |
吴祥达(1851—1914),又名星亭,清淳安桥西镇田中人。出身贫寒,10岁时随太平军辗转潮州,由一位好心人收留修文习武。28岁后,因抗击侵略者,骁勇善战,多次立功,提任潮州府和梅州府镇守使,掌握辖区军务。光绪年间,升任广东省陆路提督,统兵驻守广州。吴祥达担任提督后,关心桑梓,归故里为家乡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出资修桥铺路——计划铺设上至桥西,下达渡市,长达10里的青石板路,因经手人从中-,只铺设一半……[详细] |
张莲芬(1851—1915)又名张毓蕖。浙江余杭人。商办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总理。历任办理津榆铁轨公司直隶候补道、永定河道、天津道、山东兖沂曹济道兼运河道、山东盐运使。1881年—1882年,应山东峄县中兴矿局创办人戴华藻之邀,参与矿局投资,并动员永镇总兵贾起胜、直隶候补道戴宗骞,一起帮助集股银5万余两。1897年—1899年,招收德股,集股200万两,将公司定名为“华德中兴煤矿公司”,自任总……[详细] |
顾忠宣(约1851-1928)字旬侯,县城人。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副贡。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任肇兴学堂校长。宣统年间,任本县劝学所所长。辛亥革命时,清代最末一任知县赖丰熙逃跑,顾忠宣被推举出任民政长,仅一天,即为复辟势力赶跑,时称“一夜县官”。民国初年,任江苏省咨议局议员,1923年,任修志处主任员、修志局主任。顾忠宣是南汇最早倡办新学的人士之一。当时,兴办新学是困难的,县令把劝捐筹……[详细] |
郑玉指,字绳摇,仙夹乡东里村人,清咸丰元年(1851)生,早年侨居马来亚的槟榔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9月,槟榔屿成立中国同盟会分会,郑玉指是该会的第一批会员。他多次参加孙中山亲自主持召开的重要会议,聆听了孙中山“鼓其勇气,秉此良机,共谋大举”的教导,带头并发动广大华侨捐款,为筹措革命经费作出贡献。宣统二年(1910),孙中山的眷属到槟榔屿避难,玉指与当地华侨给予多方照顾,并负责其全部生活费……[详细] |
冯其章(1851~1939 年),神岗镇大坳乡人,前清秀才,年少时跟从名医戚江秀习医,深得其师真传。清光绪中叶(1875~1908 年),在街口镇东成横街设馆业医。他精通医经典籍,擅长中医内、妇、儿科,在从化县素有名望。冯晚年设帐授徒,县内有名望的中医,多出其门下。冯其章以济世为怀,有良好医德,除自行开业外,还受聘为从化县惠济善堂医师,常为贫苦大众赠医施药。他研制的壮阳太力丸,专治男性不育和0症,……[详细] |
敬安(1851—1912),俗姓黄,字寄禅,号八指头陀,湖南湘潭人。18岁出家湘阴法华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起,住持宁波天童寺10年,选贤任能,重修大殿、天王殿、法堂,新建归岫轩、如意殿等,百废俱举。三十四年,宁波僧教育会成立,任会长,率先开办僧众小学、民众小学,开中国佛教办学先声。1912年,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于上海,被举为第一任会长。圆寂于北京法源寺,起塔于天童寺前青凤岗冷香塔苑。诗名颇……[详细] |
李多助(1851年~1924年) 字顺之,号菱溪。开州后李寨村(今属濮阳县)人,清末开州书法家。善长文章诗赋,更精于书法。将颜、柳、欧三家融为一体,独创李氏风格,被州人誉为书法名家。时,开州城商贾字号匾额、碑文,多出于李多助手迹,其家中书卷、卷轴珍藏不少,惜真迹多毁于战乱。其书城内《清真寺》匾额保留至今。……[详细] |
徐守业(1851~1925)本境马蹄沟镇四旗里村人,清咸丰九年(1859)为避瘟疫逃往山西等地。同治元年(1862)回乡,以揽工为生,此间他白日劳动,夜晚借柴火光亮苦读史书,学业可佳,一时传为美谈。被三皇峁艾拔贡收为徒,一年后中秀才。后弃文习医,因其勤奋好学,医术超人,加之医德高尚,一生中救了不少乡人性命,深受人们称颂。晚年,将其一生从医所得的医案和验方编成一册,由家人保存,可惜在“文革”期间被毁……[详细] |
孟士仁(1851--1924):生于万全县,19岁考中秀才,1904年带兄弟姐妹6人及贫民佃户迁居到哈拉罕(即康保土城子一带)领地垦荒,孟士仁为总办。垦地耕种以来,因孟士仁调理有方,从未有土地纠纷发生。晚年创办私塾,使贫家子女可以入学受教育。1910年遭大旱,孟士仁为民众筹划资金运购籽种,1911年秋获收,民众免于饥寒。……[详细] |
丁莲峰(1851~1915)字莲年,灌云县板浦人,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拔贡生后钦赐举人,时为海州知名学者,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造诣。因受康梁变法影响,思想开明先进,力主废科举、行新学。时邀板浦地方有声望之绅董。会同有识之士研讨新旧学制之利弊,共识地方兴旺发达必以新学为导,深得官私鼎力支持和赞同,遂于光绪二十九年,在板浦西街创办权舆(取引申义为起始)学堂,任董事长。学堂开设国文(废读经)作文……[详细] |
夏廷宜(公元1851-1907年),字先知,绰号“混天麻仔”,乐平临港镇睦乐村人,生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世代务农,未曾读书,身材矮胖,脸有少许麻子,人称“混天麻仔”。夏廷宜15岁时,到饶州同乐班学艺。平时刻苦练功,武艺高强,臂力过人,会使单双刀。他擅演《彦章摆渡》和《斩雄信》,为当时著名二花脸。有侠义之气,爱打抱不平。 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参加鞭刚会,为首领之一。对满清的腐败……[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