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国桢(1852~1932年) 俞国桢,字宗周,浙江宁波人。早年就读于杭州育英义塾(之江大学前身),信仰基督教。毕业后,任吴兴新市长老会传道及牧师。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上海被聘为虹口长老会堂牧师。 俞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起强烈的爱国热情,认为作为中国传道人,应有自己的尊严,主张中国教会独立自主,摆脱外国教会控制。光绪二十九年,率先倡立沪北海宁路自立长老会堂。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
山本权兵卫伯爵(やまもと ごんべえ),(1852年11月26日-1933年12月8日)日本明治、大正时期重臣,海军将领,曾两度出任首相。藩士出身。海军兵学寮毕业。中日甲午战争时任海军大臣副官、军务局长兼将官会议成员,负责作战指导。1898年6月~1905年12月连任海军大臣,主持海军军备扩充计划,参与准备和发动日俄战争。1904年2月5日,山本权兵卫下达了海军出击命令,拉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还是大……[详细] |
寺内正毅(てらうち まさたけ Terauchi Masatake,1852年2月24日-1919年11月3日 ),日本军事家、政治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本首相(1916.10-1918.9),陆军元帅。山口县人。宇田多正辅的第三子,后为寺内勘右卫门的养子,曾参加戊辰战争。《日韩合并条约》的实行,大韩帝国告此灭亡,朝鲜总督府之后开始进行长达三十五年的殖民统治,第一任总督就是寺内正毅。大事纪年表……[详细] |
林缵统(1852~1922年) 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志士,字承先,号天民,崖城区拱北乡人,清咸丰二年(1852)正月十八日生,出身于封建书香门第。祖父详士为岁贡,父亲受年为监生。少时读书聪明,10多岁博得知州奖掖,成为当地稍有名气的秀才郎。20岁左右,参加“郡试”,名列第一,后被授“八品顶戴”,名倾一时。光绪元年(1875),上《崖州利弊书》,向工部右侍郎广东学政江鸣銮提出兴利除弊,改良吏治的主张,……[详细] |
刘廷珍(1852~1926年)又名斯盛,字式儒,号聘臣。宁德城关人,清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科举人,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进士。次年任奉天凤凰厅知县(今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县)。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四日,沙俄侵略中国,占领陪都奉天。时刘廷珍任职于凤凰厅。兵临城下,民情忧惧。奉天巡道本仪出迎,廷珍拒之,宁死不屈,誓与城邑共存亡。廷珍朝服衣冠,独坐正堂候之。俄兵直入中堂,廷珍浩气凛然,毫不畏缩。俄兵骇叹而……[详细] |
赵蓉曾(1852—1924),字镜芙,系赵伯先的父亲。博学强记,精通古文,数次乡试未中,遂无意功名,家居教书。学生先后500余人,成名立业者很多。他教的内容虽为四书五经,但注重德育,教授方法则多鼓励学生思考,领会内容实质,常以“临危不惧”、“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富贵不能淫”等教育学生;从不要求死记硬背,并注意劳逸结合。学生中曾组织“清音队”,每日下午4时许,管弦之声不辍,在他门下学习……[详细] |
孔祥霖 (1852—1917)字少 ,号恫民。曲阜县(今曲阜市) 城内人。1875年(光绪元年)中举人。1877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1880年,任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史馆协修,顺天府乡试同考官,甘肃主考官,顺天府乡试磨勘官等。1890年(光绪十六年),任会试磨勘官。次年,奉命督学湖北,曾提出经、史,理、文分科教士的建议。后丁母忧,辞官回籍。1894年(光绪二十年) ,创办了曲阜算学馆、农桑……[详细] |
冶开清(1852~1923) 俗姓许,江苏江都人。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从小出家。12岁削发镇江九华山。19岁入常州天宁寺,得方丈定念赏识,收为嗣法弟子。5年后,外出云游,38岁再回天宁寺。为师报恩,把募修天宁寺当作最好的报恩。他不畏艰辛,四处化缘,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化得巨额钱财。任方丈期间,陆续重建大雄宝殿、金刚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罗汉堂、法云堂、三合堂、藏经楼、储利楼、……[详细] |
陈可祯(1852—1924),县城吉祥街(今属恭城镇)人。家境清贫,自幼酷爱艺术,常到拱辰街朱孔嘉门第观摹名人书画,虚心求教,苦学水墨画和工笔画。他所绘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及山水,兼重形意,风格纯朴。恭城文庙壁画中的渔、樵、耕、读、文王访贤、踏雪寻梅等,都是出自他的手笔。陈可祯还擅长雕塑,所塑恭城武庙之左右马将军像,威武雄壮,气势逼人。每逢游神赛会,他都制作“三清”、“八仙”、“十二生肖”……[详细] |
鲍心增(1852-1920) 字川如,号润漪,一字惺士,晚号蜕农,镇江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吏部考功司、稽勋司主事。后考取军机,历官至吏部验封司郎中,改军机章京郎中。中日甲午战争时,他积极主战,反对和议。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他跟随慈禧(叶赫那拉氏)与光绪载湉“西狩”,是惟一的随驾章京。宣统二年(1910年),外放为山东青州府知府。辛亥革命后弃官归里,以遗老自居,授读为生,不与民国人士……[详细] |
毕柳村 (1852—1938) 名先奎,号云阳山人、云阳道人。淄川县黄埠村(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黄埠村)人。田园画家。自幼酷爱绘画,8岁时入村塾就学,苦读10年, 始终不辍学画。1872年(同治十一年) ,到栗家庄恒升毡帽作坊做工。后到江南,寄身画友家中探索国画艺术。青年时期注重施色花卉,工山水,善花鸟。中年后专攻水墨大写意,尤擅小写意,宗法宋朝米氏父子。其笔下的昆虫、翎毛、鳞介画构图别致,写……[详细] |
潘振镛(1852—1921),字承伯,号亚笙,又号雅声,别署冰壶琴主,晚年号讷钝、钝叟、钝老人,嘉兴人。出身于绘画世家,祖父潘楷工花卉;父潘大临工仕女。幼年即染家学,六七岁时便能画人物。父亲去世后,为生活所迫,曾当过短期商店学徒。不甘就此消磨时日,仍专心习画。后从师钱塘名画家戴以恒,画艺日臻精妙,尤工人物仕女。曾往来上海、杭州、南浔、桐乡等地,敬求绘画者甚多。长卷大轴,应之不倦。民国初年在上海偕弟……[详细] |
吴曾祺(1852~1929年)字翼亭,亦作翊庭,侯官县人,家住北门华林坊。清光绪二年(1876年),与其父同时考取举人,历任平和、泰宁等县学教谕,漳州中学堂监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全闽师范学堂教务长。后受聘上海商务印书馆主持古今秘籍珍本。其间住该馆涵芬楼,利用楼中数十万卷藏书,摘取精华,于宣统二年(1910年)编成《涵芬楼古今文钞》。全书搜罗宏富,凡2000余家,文达万篇,分13类、2……[详细] |
林高名(1852~1923年)宁德霍童人。是霍童老牌“仁记”剪刀生产的继承和发展者。最先由其祖父林元封于清嘉庆年间,师从泉州名匠后,回霍童设炉生产,并取名“仁记”剪刀,其产品颇受欢迎。元封卒后,林必通继承其父生产工艺继续生产剪刀。而后再传至儿子林高明之手。林高名聪明好钻研,大胆改进祖传工艺,将烧红的铁坯锻打成剪刀再在坯件刀口安上精钢,烧红锻打溶合。准确掌握淬火度,刚柔并济,剪刀锋利耐用,不曲不卷,……[详细] |
杨保彝 (1852—1910)字 龄,号凤阿,又号 庵。聊城县城里(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清末古籍、金石、书画收藏家。海源阁第三代主人。1870年(同治九年) 中举人。以祖荫得知县,历官内阁中书、户部员外郎、总理衙门章京。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杨保彝在肥城田庄筑眉园,退隐蛰居。复出任山东通志局会纂,兼任山东优级师范学堂教务长。继祖、父之业,使海源阁所藏古籍、金石、书画更加宏富。晚年将其所藏禀报地方……[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