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开(1822~1861),广东鹤山县人。童年家贫,随父以割鱼草和替人做工为生。后因父母早丧,10多岁便前往佛山,到同乡冯日在太平坊开设的同茂杂货店当店员。初时颇为店主器重,后因常与地方会党往来,店主怕受其牵累,便将陈开辞退。此后,陈开靠做木匠、放杉排、撑船为生。清代,南方有一个叫天地会的农村秘密组织,活动于东南各省,称为“洪门”。陈开“夙好结纳江湖豪客”,便成了广州地区天地会的主要首领。咸丰四年……[详细] |
磨现琼( ~1861),壮族,廪生,南乡(今叫安乡)那等村人,土豪。清咸丰三年(1853年)冬,罗国祥、陆高鸿等在平偕圩倡“拜台”,领导农民起义,当局称为“匪贼”作乱而束手无策,磨现琼等豪绅密约设立“清平团”,两次捐银往广东和宣化招募雇请“练勇”来攻打平偕圩,但未能取胜,后来自练“土勇”,于咸丰五年二月再攻打平偕圩,四月始破,四五千农民武装死伤大半,陆高鸿率领余部奔往忠州(今扶绥县地)。七月,陆……[详细] |
黄春生(1811—1861),余姚郑巷黄李鲍村(今属低塘镇)人。性喜习武,损左目,豪爽重义,人称“小闯王”。清咸丰六年(1856),余姚发生蝗灾,八年又遭水灾歉收,农民要求减租。当地屈、董、叶姓地主不准,以告官惩治相威吓。黄春生系村上小地主,同情佃农,租谷减半,并散谷赈灾。黄李鲍村农-合梁弄等处佃农,在他支持下进县城-,要求官府循黄春生“自甘减租”例,谕令减租一半。知县崔家荫慑于压力,当堂盖印谕以……[详细] |
郭兴 (?~1861年) 寿张县大寺郭村(今属台前县)人。生年不详。出身于农民家庭,爱好习武,为人正直,侠义好客。义军首领。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堤决,寿张城南一片汪洋。时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军,无暇治河,民怨四起。郭兴深谙百姓疾苦,为拯救灾民,遂联合满那里村人满光印、武口村人武朝聘聚众千余人,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在裴城寺、义和集起义。众推郭兴为元帅,满光印为副元帅。义军用红布……[详细] |
唐鉴(1778~ 1861)唐鉴,字栗生,号镜海、敬楷,善化县(该县河东今属长沙县及长沙城区五一路以南,河西今属望城县,后同)人,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生。父唐仲冕曾任陕西布政使,唐鉴幼年随父宦游,长大后始回湘求学,28岁录为秀才,入城南书院就读。嘉庆十二年(1807)中举人,十四年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协修,授检讨。二十二年补浙江道监察御史,后因弹劾吏部,改派充乡试同考官和会试监试……[详细] |
蔡发春(?—1861年) 回民,字向华,云州(今云县)人,扬威大都督,总督全部军事,大理政权早期最卓越的高级将领。他形貌魁伟,臂力过人,精通韬略,长于技击,常舞关王刀72个回合而面色不变,人们都称呼他“七二”。 1857—1861年,统领起义军征战南北,先后攻克了蒙化、南涧、云州、缅宁、永昌、腾越等二十多个郡县,粉碎了清军对大理政权的围剿。其中,1860年,全歼清廷名将提督褚克昌的西犯大兵,是起义……[详细] |
黄取(1799年—1861年),字取生,漳州旧桥南岸人。祖上世代冶铸为业,父黄太极经营“金宝兴”号鼎炉。黄太极去世后,他与哥哥黄三仍做铸工,但维持不了日食三餐,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耕种。因家境贫困,他已成人但无法成家。后来村里有个庄氏寡妇和两个儿子,生活艰难,经村里好心人撮合,黄取和庄氏结合。一下子一家增加三口人,生活更困难,幸好胞兄黄三不娶,加以接济,才勉强把家庭维持下来。养子成人后,家境渐好,他又……[详细] |
林春溥(1775~1861年)字立源,号鉴塘、纳溪。闽县人,世居道山路怀德坊。清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派习国书(满文)。嘉庆十年(1805年),散馆考试,钦取翻译第一名,授编修。林则徐、郭尚先皆拜他为师。翌年,任功臣馆纂修,勘校《实录》。嘉庆十二年(1807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翌年,回乡守制,主讲玉屏书院8年。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还朝供职。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详细] |
潘宗达,字乃亹,南安罗东炉内厚阳人,生于清嘉庆九年(1804)。少时聪颖过人,学有武功,是处士潘榜的得意门生。咸丰元年(1851)始拔充恩贡,郁郁不得志,不满时政。咸丰三年(1853),宗达在潘榜鼓励下,投身林俊农民起义军,他能文善武,同年就任兴明县(林俊义军取仙游县后更名)知县时,亲自撰写安民榜文,成为林俊起义军著名的文告。其中:“……凡厥庶民,有济世之奇才者,投诚而奉命,本师即隆以宾师之位,任……[详细] |
彭大顺(?~1861)彭大顺,宁乡县人,生年不详,为太平天国将领,原隶翼王石达开部。清咸丰七年(1857)天京事变后,他随石达开率部出走,转战福建、浙江、江西,封为扩天燕,后迁右一旗大军略。咸丰九年石达开部进入湖南,在宝庆(今邵阳)失利后进入广西庆远,面临清军追逼和粮食困难及部队将离散的处境,被迫于十年六月放弃庆远南下。在此情况下,彭大顺与朱衣点、汪海洋等向石达开建议:先向翼王家乡南宁、贵阳一带招……[详细] |
苏六朋(1791—1862),字枕琴,号怎道人,别署罗浮道人。广东顺德人。清代画家,世人称其与苏仁山为“岭南画坛二苏”。他生活在清代晚期的广东。少年的时候即喜爱绘画,他专程到罗浮山,拜宝积寺的名僧德堃和尚为师学习绘画。学成后,他来到广州,在城隍庙外摆摊卖画,并且以此养家为生。清同治元年(1862),苏六朋在广州病逝。其所作的《清平调图》、《东山报捷图》、《太白醉酒图》、《加官进爵》等被后人视为岭南……[详细] |
何炯若(约1804~1861)字镛,号朱峰。原公何家庙村人。约生于嘉庆九年(1804.年),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终年57岁。儒学生员。何炯若自幼苦读,辄通霄达旦,天资聪颖,嗜书成瘾。家庭虽不甚富裕,而书架上却摆满各种图书。成年后,很讲义气,常以钱物接济周围邻居。当时常有战乱,徭役田赋沉重,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何炯若不避权势,带头为民请命。终生不愿涉足官场,设私塾于本村何家祠堂,以造就人才……[详细] |
李廷钰(1791~1861年),字润堂,号鹤樵,同安县人。承袭养父李长庚封爵,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补二等侍卫。道光四年(1824年)授江西南昌城守营副将,后历任署九江、南赣、广东、江南狼山等镇总兵、浙江提督。任内造船练兵,积极加强抗英海防建设,并建议海防章程数十款,为朝廷所重视。旋因“巡洋稍缓”被撤职回里,移居泉州闭门读书,校订古代文集多种。太平天国起义时,被起用协助泉州团练。咸丰三年(1……[详细] |
杨泰(?~1861),今冠城镇七里韩村人,清末鲁冀交界一带天龙八卦教主要首领。多年来,积极组织冠、莘天龙八卦教活动,焚香结会,发展教徒。其“自诩有神授刀法,撒豆成兵”,以“兴汉灭胡”为宗旨,将矛头直指清王朝。1860年(咸丰十年)冬,由于天灾-,人心思乱,杨泰同临清侯家庄的教主张善继等一并揭竿而起,建立“五大旗”军事组织。杨泰掌大绿旗,并监管四路,任总管兵马大元帅。其子杨朋岭、侄杨朋山也为其中首领……[详细] |
朱琦(1803~1861) 朱凤森之子。字濂甫,号伯韩,桂林市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十五年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历官编修、给事中、御史。性刚毅,屡上 书论政,以直言敢谏著称于世。道光二十六年辞归桂林。后主持桂山书院 (孝廉书院) ,任山长。咸丰二年(1852)乡居办团练,对抗太平军,以守城有“功”擢道员、浙江候补。咸丰六年,再次以道员候选至京。十一年太平军攻杭州,以道员守城,后因省城陷……[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