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闰(1865~1925)长沙河西(今望城)人,谭嗣同妻,清同治四年(1865)生。戊戌变法时,她积极支持维新运动,并为不缠足会捐助银两。嗣同殉难后,她更名臾生,抚养嗣同仲兄子传炜为嗣。辛亥革命后任浏阳女子学校名誉校长,热心于办学、育婴、救灾等公益事业。1925年病逝。……[详细] |
孙穑民(1865~1947),字宗祥,华容县胜峰乡人。一生行医,名闻数县。他出诊收费贫富有别,给官绅富商治病,要坐轿、骑马,收红包;给穷苦人家看病,一律步行,只收微酬,有时还免费施医、施药。他在行医中很注重中医药学理论的钻研、临床经验的总结。一生收集、整理、撰写约100余万字的医案和医学论著,流传于世的有《万方新编》、《四声药品汇编》、《穑民医案》等。……[详细] |
韦本初(1865—1943),金田理村人。自幼爱好医术,喜欢跟随民间医生行医采药。21岁被征入清军当三等军医佐。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韦本初随军到广东罗浮山,在开设于寺庙的临时救伤医院工作,得寺中一老和尚传授救伤技术。此后,韦本初医术更为精湛,他擅长医治跌打刀伤,特别精通草药制剂。他创制的“韦氏万应药精”,是以草药鸟尾丁为主的伤科妙药,用于战场救护、消肿止痛功效神奇。韦本初先后在陆荣廷、李宗仁部下任一……[详细] |
徐子青(1 865一1 937),澄海县东里镇人。民族资本家、慈善家。民国初年曾任汕头市0副会长、会长。子青热心社会福利和慈善侉业,曾参与筹办东里毓英学校、汕头国萃小学和时中中学、东里顺天善堂。民国11年(1 922)“八·二”风灾,澄海遭受特大台风和海潮袭击,子青积极倡议、主持筹建汕头孤儿院和贫民院,收容孤儿和贫民。还参与修建樟东路、汕樟公路、中山公园、韩祠等。凡有利于社会之善举,他都乐于参与,……[详细] |
朱兴圻(1865—1918),朱福诜子。中举后即派赴德国任使馆参事。回国后曾任雷州府知府。辛亥革命后应朱瑞邀,历任黄岩县、海宁县民事长等职。后任直隶永年县长,到职不久遇黄河决堤,县城被围。亲率所属巡视全城,取家中棉被堵塞城门,派船只援救灾民,开仓赈济。灾后,上司以擅自开仓去其职,并责其赔偿粮款,因无力偿还,改委阜平县长,以薪金赔偿。离永年时,民众送万民伞数顶。一年后病逝。……[详细] |
范德如(1865—1932)字玉坡。东平县州城西菜园街人。清末廪生。曾任省咨议局议员、州议事会主任。坚信教育救国,矢志兴学。支持建立东平州书院高等小学堂(东平第一所高等小学),出任堂长。1908年出资创办了东平第一所私立小学——范氏私立初等小学堂, 任堂长,自聘教师,学生免费入学。1915年4月,任东平县第一所女子小学——皇华馆女子高等小学校长。其校首招两个班,有学生44人,并附设蒙养班,为县幼儿……[详细] |
黄炳(1865~1933)贡生,本名黄桂芬,字仲寅,号孝如。出身贫家,幼好学,秉性聪明,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考中贡生,居家深研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论》、李时珍脉学,修园医术,为乡里疗疾。黄炳治病,不分贵贱,不计昼夜,不论远近,随到随诊。从不受人分文。药费有则收,无则赊,贫则免。历年除夕,对关口孤老院十余位鳏寡孤独、废、疾而无所依者,赠以粮米肉菜,务求春节共乐。黄炳生性耿直,疾恶如仇,爱打抱不……[详细] |
宗仰(1865~1921年),俗名黄浩舜,别号乌目山僧,又号楞伽小隐,法号宗仰、中央。常熟梅李乡人,少年时在金山寺出家。光绪十八年(1892年),犹太富翁哈同夫人罗迦陵游金山时,一见之下对其学识十分敬佩,邀他到上海设计爱俪园。此时,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并与他们办爱国学社、爱国女学,组织教育会。《苏报》案发,避祸日本。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并与秦毓鎏、陈去病等《江苏》月刊,宣传革命。 191……[详细] |
徐冲霄(1865—1938) 字扶九,宝鸡市渭浜区益门镇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科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科进士。历任广西天保、灌阳、怀远等县知县,奉议州知州护理、镇安府知府等职。因不满朝政腐败,于宣统年间离职归乡。民国11年(1922)参加撰修《宝鸡县志》,致力于地方教育。著有《知味斋诗集》,其中《赞鸡峰山》、《金台观》等诗尤为著名。……[详细] |
徐鼐霖(1865~1940)吉林省省长。“吉林三杰”之一。原名立坤,字敬宜,一字镜芹,晚号退思。吉林永吉人。光绪八年(1882),试取秀才资格。两次投笔从戎,抵御日、俄侵略。后任黑龙江萝北县知县。光绪三十年(1904)春,与成多禄同为齐齐哈尔副都统程德全幕僚掌管文案。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东北三省总督署咨议厅顾问。辛亥革命后,迁往北京,任参政院参政、约法会议议员。1919年冬,出任吉林省省长……[详细] |
刘秀梅(1865-1946)近代僧人。法号心镜,人称铁禅和尚。番禺人。早年嗜好书画。1884年加入刘永福军,参加谅山之役。解甲归田后,因生活艰难而入广州六榕寺为僧。旋受职友石堂房主,渐为寺主。1903年捐献寺产作黄埔武备学堂毕业生赴日留学经费,被清廷赐“清修忠悃”匾额。后结识孙中山,同情革命,受赠“平等、自由、博爱”及“阐扬佛教”匾额。民国成立后,组建广东佛教总会,出任会长,时与林森、胡汉民等人过……[详细] |
蔡绍南(1865—1910),字秉章,萍乡市上栗县鸡冠山乡高田村人,幼时天资聪慧。青年时期的蔡绍南曾赴湘求学,后东渡日本留学。光绪三十一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同年夏天,受黄兴指派,蔡绍南与刘道一、彭邦栋等人回国策动萍、浏、醴起义,后起义失败。为逃避追捕,蔡化名潜往广西。1910年7月13日病逝于广西昭平县富罗乡。……[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