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86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

公元186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2)

16、杨鹤龄 翠亨四杰(18681934)
  • 杨鹤龄
  杨鹤龄(1868—1934)原名仕年,字礼遐,南蓢翠亨村人。出生于澳门,家道富裕,自小与孙中山为友。清光绪四年(1878)随父亲到港澳求学,3年后又到广州算学馆读书,与尤列同学。其与孙中山、陆皓东、杨心如并称“翠亨四杰”。1886年在广州开始与孙中山经常谈论国事。1890年前后,与孙中山、陈少白、尤列等以香港“杨耀记”(杨父经营的店铺)为联络点,经常秘密-,交流革命思想,商议革命大计,孙中山后来在……[详细]
  陈炳焜(1868—1927),字舜琴,广西马平县阳和村(今柳州市阳和开发区)人,广东督军,生于同治七年九月二十七日(一八六八年十一月十一日),陈家先人曾是柳州当地的仕宦大户,承袭祖荫,陈炳焜幼年时便随父母搬到柳州东门内磨盘街居住。其父陈养和,游手好闲沉迷女色,后来竟然为了要纳小妾而将原配向氏(陈炳焜生母)逐出家门。陈母辗转流落到成团村乡下,每日思儿心切,以泪洗面。族人同情向氏,于是偷偷到城内将小陈……[详细]
  • 陆皓东
  陆皓东(1868~1895,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清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南蓢翠亨村人。父亲陆晓帆一向在上海经商,家境富裕。陆皓东是独子,9 岁时,父亲病逝。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幼年的同学。两家相距不远,两人年龄相近,性情相似,都好对世俗表示-,从小便成为挚友。清光绪九年(1883)秋,孙中山由美国檀香山回国返里,陆皓东从孙中山那里接受许多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孙中山在乡间……[详细]
  • 黄金荣
  黄金荣(1868~1953)字锦镛,小名和尚,绰号麻皮金荣,祖籍浙江余姚。其父炳泉生于漕河泾。黄金荣自幼不爱读书,稍长,与地痞流氓交往。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法租界巡捕房包探,后升探目、督察员,直至警务处唯一的华人督察长,成为上海滩上显赫一时的“三大亨”之首。他凭借势力声威,广收门徒,靠贩烟土、设赌场、开戏园和00等手段聚敛财物,成为拥有巨万家产的大富翁,在漕河泾镇附近购地为父母造坟建祠。民……[详细]
  王益顺(1868~1928年)王益顺,同治七年(1868年)生于木工家庭,崇武镇溪底村人。少时家贫,只读几年私塾,10岁时随父学“大木”(房屋木构)匠艺。他能吃苦耐劳,又心灵手巧,16岁时就练就一手基本功,18岁时已能掌握“大木”建筑工艺,尤善绘图。工程动工之前,必先视栋宇之制,审规矩方圆,精心绘画于壁上,然后指挥工匠制作部件,他自己居中安装。民间的寺庙、祠堂建筑,木构部分较为复杂,尤以藻井(俗称……[详细]
  毛武超(1868~1946),字君武,宁强县沙河子人。出生于农家,弟兄4人,武超行三。弟兄各有所学,均司职在外。父为民间草医。母周氏,善持家教子,受一方绅民称道。 武超少家贫,居茅舍,曾读私塾数载。十八九岁由其在凤州警备队任职的大叔荐举,任花丁(今宁夏盐池)盐务局缉私队长,后赴兰州任光明火柴公司副总经理。民国6年(1917),荐为甘肃静宁县警佐,次年,任该县第二科科长。政界年余,目睹世乱民艰……[详细]
22、丁惠康 清末四公子(18681909)
  丁惠康 (清末四公子之一) 丁惠康(1868—1909),清末藏书家。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福建巡抚、藏书大家丁日昌之子。“持静斋”所藏之书,他尽发所藏书读之,悉数被其继承。与谭嗣同、吴保初、陈三立并称“岭南四公子”。20岁赴京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研讨方略。不屑于科举之学,笃志于坟典,精于版本、目录学,曾与叶昌炽谈论版本,明眼能辩某书为宋刻,某书为元椠,某书是某……[详细]
23、爱新觉罗·载泽 晚清宗室大臣(18681929)
  • 爱新觉罗·载泽
  爱新觉罗·载泽(1868年3月17日一1929年6月),初名载蕉,字荫坪。晚清宗室大臣,立宪派的重要人物,满洲正黄旗人。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愉恪郡王爱新觉罗·胤禑五世孙。同治七年(1868年),载泽出生于北京,其父奕枨过继给嘉庆帝的第五子绵愉做后嗣,光绪三年(1877年)袭封辅国公,光绪二十年(1894年)晋镇国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十六日,清廷特派载泽和其他四位大臣户部侍郎戴……[详细]
  徐乃昌(1868~1943),字积余,晚号随庵老人,南陵工山汤村徐人,出身望族。伯父徐文达曾任两淮盐运使、福建按察使,堂兄徐乃光曾任驻美国纽约首席领事。徐乃昌自幼熟读经史。光绪十九年(1893 年)中举,二十七年任淮安知府,特授江南盐巡道。曾主办积谷、厘捐、赈捐和督察通海垦务。约于光绪二十八年受命考察日本学务,回国后提调江南中、小学堂事务,总办江南高等学堂,督办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徐为官……[详细]
  • 杨心如
  杨心如(1868—1946)名兆蓉,字正乐,号心如,南蓢翠亨村人。少时立大志,好读书,过目不忘。与孙中山、陆皓东、杨鹤龄并称“翠亨四杰”。常与孙中山谈论天下兴亡大事,随孙中山参加反清活动,不图功名,将自己九成的产业捐助作起义费用,负责奔走中山、澳门、香港、台湾之间联络革命。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孙中山和陆皓东在广东发展兴中会会员,其通过孙中山介绍,加入兴中会并投身广州起义筹备工作,不惜变卖家产……[详细]
  王树中(1868-1916),字建侯,号百川,又号梦梅生,皋兰县长川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进士出官安徽,在官十余载,勤政爱民,皖人呼之为王青天。1913年归里,为省军府参谋,旋保道尹,仍发安徽。l915年春,奉檄往甘凉,春暮往宁夏,秋初诣陇东泾川、庆阳、宁、镇各县,勘聚众事,不到一年,历甘肃76县中之大半。所到藤葛纠纷,或结私仇,或纠缠公忿,智巧之士深避而不肯为者,王独慷慨担任,一一……[详细]
27、王锡桐 (1868~?)
  王锡桐(1868—?),又名守真,字凤栖,宁海大里村(今属深甽镇)人。性耿直,广交游,好打抱不平,曾自编《缑北正气集》,以乡贤气节自励。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考取秀才,有感于外国势力入侵中国,欺凌国人,常自叹:“夷人猖獗若是,吾辈读经何用?”二十六年春,大里天主教首王品松依仗教会势力,霸祀产而不祭祖,遭族人谴责后反上城诬告,县衙遣营勇拘捕王氏族人。锡桐挺身拒捕,折断县衙捕人“火签”,又赴县衙申……[详细]
  安吴寡妇(1868~1910)原名周玲。出生于陕西泾阳鲁桥孟店(今属陕西三原),嫁到泾阳安吴堡吴家后,称吴周氏,因刚结婚丈夫即去世,当时人多称其为吴家寡妇。泾阳吴氏祖籍江苏。传说唐朝时吴家有人在泾阳当官,选定嵯峨山麓的安吴堡村安家,此后即以泾阳为籍。大约在清初,吴氏家业开始兴盛发达,逐渐修成东、西、南、北、中五院,兄弟分居经营。其中以东院,即贰仪堂最为兴旺。清咸丰六年(1856),贰仪堂主人的独生……[详细]
   王世镗(1868~1933) 字鲁生,出生于天津,幼时就读于大梁书院,17岁时为文,即能溶铸经史,擅长辞章,学业出众,民国元年6月,奉赴定远厅任知事,勘查出城南河心高于城池,一旦洪水暴涨,下游淤塞,必遭水患。遂组织民众加高城南河堤,在王卸任后的第三年(民国4年)竣工。新任知事竖碑于龙王庙,仍请王撰书碑文,其内容简洁,三言四句:“深填滩,低凿堰,遇湾削角,逢正抽心”,堪称治河格言。民国3年、5年,……[详细]
  夏同和(1868——1925),字用清,麻哈州高枧(原名狮山)人。现今的麻江县高枧村人。与康熙年间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文状元青岩人赵以炯、遵义人探花杨兆麟称为清代贵州“三状元一探花”。夏同和是清末著名书法家,他为邱逢甲故居“蛰庵”题写的门联“马来西极,龙卧南洋”至今尤存潮州。遗迹除贵阳夏状元街外,还有其故里的“状元第”。父延源,国学生,曾任知府等职。同和自幼聪明,少年时常与同学赛读《三字经》、《……[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