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7)

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7)

  沈利川(1875~1952),本名济清,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十一月十七日出生在与儿街镇的高驾河。清末秀才,考选为孝廉方正,后考入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堂”读书。在安庆,受其叔父沈子修的影响,结识了革命党人,认识到只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才能救国救民。为实现这一目标、由沈子修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反清排满”运动。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徐锡麟剌死恩铭,清政府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安徽大……[详细]
  刘应崇(1875~1934),字崧生,利川元堡乡花秋人,辛亥革命志士。1875年出生于利川县都亭里东七保。他7岁启蒙入学,稍长,攻读四书五经,还兼习武术与弓马射箭。1906年刘应崇考入两湖总师范学堂。在校期间,结识了学界同乡同学牟鸿勋、苏成章、黄人本和军界人士,甘绩熙、邱前模等,并交往甚密。1911年8月刘应崇在两湖师范毕业,10月随同学黄人本一起参加武昌首义,从此投入革命洪流,参加推翻满清的斗争……[详细]
  黄庆澜(1875~1961年) 黄庆澜,字涵之,祖籍江西景德镇,出生于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毕业,清代副贡(贡生)。曾任湖北德安、宜昌知府。民国期间,历任上海火药局局长、上海地方审判厅厅长、上海特别市公益局局长等职。黄为发展教育事业,不惜巨资 ,独自创办三育中小学(今恒通路),自任校长达50年之久。黄庆澜清末自费赴日本考察教育,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其父支持下,创立三育初高等小学于梅白克路……[详细]
94、倓虚 (18751963)
  倓虚 (1875-1963),法号隆衔,俗名王福庭。河北省宁河县北唐庄人。哈尔滨极乐寺创始人之一。11岁人乡塾就读,14岁时辍学习商。17岁成婚,生有五男一女。青年时代,正处在清王朝衰败时期,时局动荡,战事频仍,百业凋蔽,使他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为了养家,他干过脚行,当过兵,做过银钱经纪人,开过药店,还曾浪迹江湖,干过医卜星相等行当,后逐渐对职业兴味索然。唯喜猎宗教典籍。早年曾接触过道教,并一度想出……[详细]
  麦孟华(1875~1915)麦孟华,字孺博,号蜕庵、佩弦生,广东顺德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入读广州学海堂。光绪十七年冬,入广州长兴学舍从学于康有为。光绪十九年中举人。光绪二十一年春,与康有为、梁启超进京会试,时清廷将签订《马关条约》,麦遵康有为之嘱,与梁启超一起鼓动在京各省举人上折拒和,被称为“公车上 书”。同年六月,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麦、梁同任、撰述。八月。加入维新团体“强学会”。光……[详细]
  姚锦林(1875~1944),字锡舟,川沙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租界当马路小工,擢班首,遂结识杨斯盛、江裕生等建筑界知名人物。光绪二十六年,创办姚新记营造厂。光绪二十九年,外白渡桥重建,需拆除的旧桥桩却拔不上来,工部局的外籍工程师一筹莫展,姚锡舟揽下这一难事。他在苏州河里停上几条大船,趁落潮时把旧桥桩固定在船上,涨潮时,靠水的巨大浮力,拔出桥桩,深得工部局工程师玛礼逊、罗德、德利等人的欣……[详细]
  严迪光(1875—1923) 南蓢濠涌村人。自幼胸有大志,18岁时被卖身到美国旧金山马哔埠做劳工。历数年艰苦,赎回卖身契约,回国娶茶西村陈氏为妻,婚后夫妻同往美国。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回乡兴办实业,见县城石岐尚无电灯照明,夜间一片漆黑,决定在石岐开办发电厂。在朋友帮助下,其购置先进的电流机器设备,其老师兼美国友人,也前来石岐指导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1912年,其一手创办的石岐迪光灯厂(……[详细]
  廖立周,字筱廉,立元的兄长。清光绪元年(1875年)生。清末拔贡。浙江省官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历任浙江省高等法院审判厅民庭书记官,福建省官产处、福建银行督办处,福建银行总管处、福建省长公署科长,南平、仙游等县科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6年12月辞职回乡,后任明溪县政府助理秘书。民国31年,县长王维梁任明溪县修志委员会主任委员时,推荐立周为副主任委员,主管修志工作。他全力以赴,公正无私地投入修志工……[详细]
   马子健(1875~1954)回族。字象乾。陕西长安西羊市(今属西安市莲湖区)人。青少年时勤奋好学,清光绪十八年(1892)考取文学士,后就读于陕西武备学堂、三原宏道学堂,毕业后任城固县小学堂监督和汉中中学堂教习,三十三年(1907)返回长安。辛亥革命前夕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在西安府城回民聚居区进行革命宣传,串联了一批回族青年参加反清斗争。1911年10月陕西辛亥起义中,参加了攻占府城东厅门军装局……[详细]
100、宋传典 (18751930)
  宋传典(1875—1930)又名化忠,字徽五。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887年,英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库寿宁在青州创办广德书院。因其父被招为厨师兼校役,宋传典因而受库寿宁的资助,就读于广德书院。1898年毕业后,被留校任英文教习。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广德书院停办,宋传典随库寿宁去烟台躲避。《辛丑条约》签订后返回青州。1905年,青州府和益都县设立中、小学堂,宋传典被聘任益都县立高等小学堂校长……[详细]
101、郭鸿诒 (18751953)
  郭鸿诒(1875-1953)原名文献,后改今名,字礼征,安徽亳县人。清末秀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就读于张謇创办的南京文正书院,深受张謇器重。光绪二十六年,任长江水师提督程文炳的幕僚,以功保知县分省任用。不久去上海,就读于广方言馆附设的实习理化电学专科,同时在报纸上发表言论,任职于神州报馆。他受张謇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决意走创办实业的道路,先与友人在镇江创办了一小型肥皂厂。光绪二十九年,他……[详细]
102、陆瑞徵 (18751943)
  陆瑞徵,字家祥,号吉庵,屏南县龙源村人,清光绪元年(1875年)出生于农家。私塾仅读一年,即能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及《四书》。后入县城双溪书院深造。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瑞徵考中生员。维新运动后,福建设立全省师范学堂,发文各县保送学生。瑞徵学习成绩优异,获得知县推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瑞徵以第三名成绩毕业,省提学使姚文倬命他为屏南学务总董兼视学员。陆瑞徵回屏后,知县江若干委任……[详细]
103、朱泮藻 (18751959)
  朱泮藻,1875年出生,山东寿光人。号子芹。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后任新建陆军哨长、队官等职。1902年5月,朱泮藻任北洋常备军(即新练军)右翼(翼长王英楷)步队第12营管带。1903年,朱泮藻任北洋常备军第1镇(即后来的北洋陆军第2镇,翼长王英楷)步队第1协(统领张怀芝)步队第2标统带。1906年,朱泮藻任北洋常备军第2镇协统。1908年2月,朱泮藻于陆军大学第一期毕业。1911年,朱泮藻任陆军第……[详细]
104、柯铁 (1875~?)
  柯铁(1875-?)清末台湾抗日武装首领。台湾人,造纸工人出身。愤日本侵略者侵入台湾,于1896年(德宗光绪二十二年)4、5月间,组织中部云林地区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起义。以云林县东南大坪顶为根据地,多次击退来犯日军。6月19日,率部激战于大坪,伤毙日大佐、大尉等军官数人,兵丁三百余人,声名大震。被誉为“铁虎”,与台北简大师、台南林小猫并称“三猛”;大坪顶洞因其固守,被称为“铁国山”。在云林地区坚持斗……[详细]
105、庄尊贤 (18751916)
  庄尊贤(1875~1916年),字育才,同安县安仁里徐厝后人。从小就受到反封建进步思想的影响,“思以其身为国家死”。清宣统元年(1909年),庄尊贤、陈瓞臣、庄右南等人在灌口建立同盟会,活动据点设在灌口凤山书院。次年初,由庄尊贤、庄右南出面成立灌口商办天然农林种植有限公司,招工200余人,以经商为掩护,积极发展革命力量。同时,在陈嘉庚、庄银安等海外侨胞的资助下,购买武器弹药,秘密开展军事训练,以期……[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