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公元189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895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王遵文(1832~1895),灵丘水涧人,字艺庵。其父王思祖,为清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王遵文在私塾就学,咸丰九年(1859),赶赴太原访求高师。他写了一篇文章,转呈主持晋阳书院的田京卿过目。田读后赞不绝口,便收纳王遵文于门下,于是王遵文学业大有长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太学。同治元年(1862)开科考试,他以小京官的职务在刑部任职。当时与稷山县王念堂、朔县的王向甫、平定县的王镜逸在北城……[详细]
  • 丁汝昌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别名丁先达、丁禹廷,清末北洋海军提督,是抗击日本的民族英雄。丁汝昌任职期间曾参与镇压捻军;出兵朝鲜,使日本干涉朝鲜计划落空。甲午中日战争威海卫之战中,被炮火所伤,但仍坚持坐在舰内的过道中鼓励士气,“镇远”舰入港时触礁受伤,旅顺陷落后,丁汝昌又被革职,后被诬陷“通敌误国”,威海战败后,丁汝昌服鸦片自杀,以谢国人,北洋海军至此全军覆没。人物生平咸……[详细]
3、任伯年任颐 清末海派四大家(18401895)
  任颐(1840—1896),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0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详细]
  杨泗洪(1847-1895),生于1847年,字锡九,号茂龄,宿迁城彤华街人,自幼习武,好打抱不平,后弃学从军。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在战争中屡立战功。光绪十五年升任镇标左翼统领,后任台湾镇总兵。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腐败的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同时命令守台官兵内渡回大陆。此时的杨泗洪任刘永福黑旗军的副帅,拒不执行清廷撤回的命令,率……[详细]
  • 李文田
  李文田(1834~1895 年),字畲光、仲约,号若农、芍农。原为顺德均安上村人。其父李吉和,往来佛山贩运买卖,遂迁居佛山良巷。 李文田天资聪颖,拜同乡何铁桥为师。14 岁,父亲去世,靠母亲做针线活维生。文田见母亲辛劳,便想弃学谋生。何铁桥资助他读书的费用,使他完成了学业。刑部的梁九图见他气度不凡,便招他到家里与儿子僧宝共学。文田专心研读,学识大增。18 岁参加县试,名列第一,送进县学。第二年由于……[详细]
  • 沈应奎
  沈应奎(1821-1895)于1889年(光绪15年)奉旨接替邵友濂,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首任布政使。而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此期间,受台湾巡抚制约的台湾地方父母官。沈应奎,号吉田,浙江平湖县人。光绪十年中法战争,法海军占领澎湖,进扰基隆、淡水,台湾-。应奎奉召赴台,乘渔舟冒险渡海。后官台湾布政使,护理台抚。光绪十三年台湾改设行省,佐巡抚刘铭传赞画一切,劳绩最着。生平清附贡生,例捐纳归安训导后升温州府……[详细]
  陈兰彬(1816~1895),字荔秋,吴川县黄坡村人。我国驻美国第一任公使。兰彬幼年聪颖好学,青年以优行贡京师,名噪公卿。咸丰元年(1851年),顺天乡试中举。咸丰三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后改任刑部候补主事。咸丰十年,兰彬因母病告假还乡。在乡期间,曾主讲于高州高文书院,并倡议捐资重建该院,以弘扬文教。同治二年(1863年),伙同提督昆寿镇压了活动于岑溪、信宜一带的陈金缸农民起义军……[详细]
8、张其光 晚清明将(18311895)
  • 张其光
  张其光(1831-1895),又名信千,字奎垣,广东新会双水区豪山乡人。青年时,适清廷招募水兵,以抵御席卷大江南北的太平军。他决心效忠清廷,以平民身份招集一批壮丁,结队投军,而且卖去家产充作经费。他带的壮丁被编入左宗棠统率的水军,调到浙江参加与太平军作战。官至浙江提督,先后驻防浙江、福建、台湾。同治七年张其光钦赐“振勇巴图鲁”名号是唯一广东籍巴图鲁,光绪元年被皇帝授赏黄马褂,1893年两次被皇太后……[详细]
9、张煦 清朝大臣(?~1895)
  张煦,清朝大臣,头品顶戴。南坡,清代甘肃宁夏府灵州(今宁夏灵武)人。自幼受父亲张松年“以德为先”的家学影响,养成“少笃学,目不窥园”的良好学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京察一等;后被放外任,先后担任过贵州镇远府(今贵州镇远)、贵阳府(今贵州贵阳)和贵东道(辖贵州东部府县地区)府道主官和陕西、广东、山西三省的藩、臬二司使;光绪十四年……[详细]
  邱笃信(1820~1895),字正忠,号勤植,海澄县人。其始祖原姓曾,元末由晋江迁居同安,后过继海澄县邱家,此后即以邱为姓。邱菽园(1871~1941),又名德馨、炜萱,笃信之子,新加坡著名诗人和爱国志士。1839年邱笃信到新加坡谋生。初在驳船码头做苦力、杂工。笃信刻苦耐劳,节衣缩食,立志经商。1850年,在驳船码头开设恒春号经营米粮。由于精心经营,不到20年,成为米业大王。到1870年已是新加坡……[详细]
11、甘雨 清代画家(18231895)
  甘雨(1823~1895),字润之,又字慰农,晚年自称卧云老人,咸丰间贡生,官广西州训导。工画山水,有逸致。有孟贤、仲贤、叔贤、季贤四子,甘氏父子同时出名,并且以“一门四举子,三步两道台”的盛举,被乡人传为佳话,有补过斋遗集。出生于书香门弟,自幼便好学不倦,但由于科举黑暗,数次参加“童子试”均未被录取,直到19岁才入学当了秀才。甘雨接着又连续两次参加乡试,虽然考中,但却是“荐而不售”。只能在故乡协……[详细]
  马丕瑶(1831~1895)字玉山,河南安阳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官山西知县、知州、知府共20余年。光绪十四年(1888)二月任广西布政使,翌年八月任广西巡抚。在桂四年,提倡“振刷精神,破除积习”。针对广西民生凋敝,发布《广西禁地方官派苛告示》,明令各地官吏不可借游历、查办保甲和分派差役之机0百姓。加强边疆防卫,在广西边境重地筑炮台20所。下令对育婴堂重加厘定,认真整顿;课民蚕桑,教民……[详细]
  吴汤兴(1866—1895),字绍文,祖籍蕉岭三圳伍子湖,其先世于清乾隆年间(1736—1895)由镇平渡台垦殖,定居于台湾苗栗县铜锣乡。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清廷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日本,全台各地纷纷组织义军抵抗日军入侵。义军大将军丘逢甲任命吴汤兴为苗栗义军统领,吴汤兴命丘国霖、吴绍洸置快船大鼓,遇有紧急军情飞船击鼓传令。义军军纪严明,士气旺盛,苗栗富户大力予以资助。1895年农历五……[详细]
  • 陆皓东
  陆皓东(1868~1895,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清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南蓢翠亨村人。父亲陆晓帆一向在上海经商,家境富裕。陆皓东是独子,9 岁时,父亲病逝。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幼年的同学。两家相距不远,两人年龄相近,性情相似,都好对世俗表示-,从小便成为挚友。清光绪九年(1883)秋,孙中山由美国檀香山回国返里,陆皓东从孙中山那里接受许多欧美科学文化知识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孙中山在乡间……[详细]
  李再荣(1849~1895年)字学高,大路街人,学者,著述颇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与梁安甸(举人)主编光绪《重修信宜县志》,该志是信宜民国前编修的最完备的一部志书。著作有《信宜中孝节烈录》、《华山李氏世德录》、《华山李氏剩馥集》、《味道斋文抄》、《求志居文存》、《森玉堂诗草正续》、《玉闺女史诗选》。……[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