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福(1915一1938)中共党员,朝鲜族。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八女投江”烈士之一。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新安屯(今老牛槽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安顺福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3岁就跟随父兄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屯子里成立了党支部和抗日救国先锋队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她16岁就和屯子里的青少年们站岗、放消、抓坏人、贴标语。1933年1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敌人对……[详细] |
张传福(1902—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1902年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因日俄战争时遭遇不幸,全家逃至下江汤原,定居太平川田家屯。后家业又重新发达,有地三百多亩,并开有粉坊、油坊。张传福虽没念过书,却因精明能干当上掌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于日寇的统治之下,为自家安全计,1933年张传福接受了敌伪的任命,当上了太平川伪自卫团长。随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汤原反日游击……[详细] |
易式谷(1891—1938),号宝钧,湖南湘乡县东山乡塔子村人,后徙居湘乡县城关吉升门。青年时家境贫寒,18岁时被迫人伍当兵。由于他勤奋好学,在军旅中颇受重视,先后被送到保定军官学校和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历任湘军排、连、营、团长,第五十师参谋长等职。1926年,随部参加北伐。1938年1月任第二十二军(军长谭道源;第二十二军原为谭延阖部湘军,1925年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官处少将处长。1938……[详细] |
张赓良(1908~1938)原名张瑞林,曾用名张靖夷,化名靖夷、耿亮。陕西乾州(今陕西乾县)人。15岁到县城第一高级小学上学,一年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务农。1929年关中发生大饥荒,张从军入伍。1933年在杨虎城部军官队学习后留司令部当排长。1935年冬经上官克勤介绍在西安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遵照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指示回乾县恢复中共组织。经过秘密联系,发展中共党员,和上级派回的高绥夫于1936……[详细] |
李必番(1892-1938)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第二十三师师长,抗日烈士。 湖南省嘉禾县人,1892年春出生于城关镇一书香世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历任排、连、营、团、旅长和师长。北伐战争中颇著战功,后依附蒋介石。1930年以后,参加了中原大战和对红军的“围剿”,后又追堵红军长征。1936年1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第二十三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详细] |
韦秉绅(1883~1938),宜君县五里镇街地主,用剥削掠夺的方式占有大量土地,分布全县各地,外号“韦半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其祖辈因生活贫困由陕西省韩城县西彭村来到五里镇定居。初时,靠开荒种地维持生活,几年后,买了五里镇背街一块地基,盖了三间厦房,正式安了家。此后,开始以剥削为生。清道光年间,已在县城、雷塬镇、五里镇等地开设当铺、百货、烧坊、染坊、粟店、药铺多处,并到处购买土地进行地……[详细] |
张家镇(1902~1938年),又名达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于屏南县岩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童年时读过两年私塾,因家境困难辍学,随父务农。稍长先后当过小贩、道士,目睹穷人的疾苦。民国23年(1934年)10月,红军闽北独立师师长黄立贵率领红军到(建)瓯、政(和)、屏(南)边界活动,在屏南县岩后村张贴标语,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家镇在接待红军中,深受教育。从此,他日益……[详细] |
张耀曾 ,(1885-1938) ,号镕西,笔名崇实,云南大理喜洲镇人,白族。辛亥革命先驱、法学学者。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好学,1903年入京师大学堂,时年18岁,因成绩优秀,后官费选送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法学。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投身革命,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和云南青年李根源、赵坤等创办革命刊物《云南》杂志,担任总。他撰写了《论云南人之责任》等许多革命文章,鼓励云南在日留学学生积极参加民主革……[详细] |
项泰(1916~1938年) 项泰,女,江苏吴县人。生于江苏泰州。民国10~22年(1921~1933年),就读于苏州平江小学和惠灵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家庭无法供她继续升学,便到上海一家建筑公司任职员,目睹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而产生对社会的疑问,开始从进步社会科学书籍中寻找答案,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新知书店出版的《读书》杂志,对她启发帮助很大。民国24年,她凭着较好的英文基础,……[详细] |
李福和(1879—1938),河北省丰宁县人。少年落草为寇,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后归顺东北军,混迹行伍。他工于心计,素有李0之称,渐次做到骑兵师长。1933年3月,曾率东北军第五骑兵师参加长城抗战,布置在喜峰口至罗文峪防线的左翼。日军进攻时,他的部队不战而退,致使友邻二十九军暂二师刘汝明部侧背遭受威胁,对战役失败负有不可饶恕的罪责。随后,张学良引咎辞职,他在离开北平前将东北军整编为四个军又六个骑兵……[详细] |
毛岱钧(1902-1938),名恩知,字岱春,号重威,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人。两岁丧父,家庭贫苦,母亲节衣缩食,卖尽家什助其读完高小。他天资聪慧,好学不倦,得塾师喜爱。他好胜心强,常与二三小友角力草丛中,必胜乃止。稍长,考入湘潭县立高等小学。十五岁时,母亲病逝,由堂叔抚养,得以继续求学,并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明德中学。“五四”运动期间,他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踊跃参加反帝、反军阀的爱国活动。1920年春,……[详细] |
金谷兰(1904—1938)字贮溪。高唐县韩寨乡谷官屯人。革命烈士。1925年毕业于聊城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唐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27年春,奉中共鲁北县委指示,加入以除暴安良为宗旨的农民组织“红门” (亦称红枪会) ,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30多人,创建了高唐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谷官屯支部,并将“红门”改造为党领导下的“红团”,使其成为中共领导下的农民武装。后在高唐……[详细] |
陈锡纯(1915~1938) 长沙县新康镇(今望城县格塘乡)人,1915年生。小学毕业后,入长沙广益中学。初中毕业后,毅然投笔从戎。初人南京中央宪兵学校,继而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步兵科。后被选送杭州笕桥空军学校第五期甲班轰炸科。毕业后分配到南昌空军第二大队任少尉飞行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所在空军大队移驻安徽广德机场,待命出击。1938年8月19日,他所在空军大队十一队和九队,奉命出击长江口外……[详细] |
宋梦槐(1853-1938),字位三,咸丰三年(1853)农历二月出生于北三狼村一个贫寒农家。其父宋绍武夜梦大槐树以为吉,便给儿子起名宋梦槐。7岁入本村秀才宋学谦办的私塾读书。后宋学谦见其才华过人,便慷然相助,免费教学至17岁考取秀才。之后,宋梦槐在科读的同时,兼攻医著。光绪十九年(1893)应试中举,任职广东省,以通判署番禺县事,后入京为吏部司官,因给荣禄及妻室治病有方,得荣禄器重,力荐于慈禧太……[详细] |
朱家麟(1892—1938),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第三十九师第一一五旅少将旅长。字国瑞。1892年生于河北省满城县尉公村。曾就读于河北省水利学校。1922年,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科第八期毕业。随后,在庞炳勋麾下任下级军官。1933年春,任第四十军第三十九师第一一五旅上校团长。当时,日本侵略者已占领东北,并不断向华北地区进犯。身为军人的朱家麟义愤填膺,在率部戍守罗文裕时,曾两次派营长李振清率精壮士兵,……[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