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谢华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华安,植物遗传育种学家,1941年8月16日生于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三系杂交稻和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在“恢复系亲本的选择技术”、“测0组技术”、“抗瘟性筛选育种程序”和“杂交水稻中稻制种技术”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育成我国杂交水稻亲本遗传贡献最大的恢复系“明恢63”。主持育成中国稻……[详细] |
罗光燮,1941年12月3日生于四川省乐至县新建乡一贫苦农民家庭。罗光燮7岁时,父母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凑够学费,送他上学念书。在旧社会,穷人的孩子在哪里都得遭受欺凌。在学校,几个地主崽子不是抓住罗光燮朝他头上撒尿,就是用尿合泥巴糊他的眉毛和眼睛上。一次,他们还故意唤狗把他咬伤,迫使罗光燮退了学。罗光燮只得上山拣柴。一次,他到附近的青杠坡拣柴,被地主汪协堂看见,被打得遍体鳞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详细] |
33、杨胜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杨胜利(1941.01.05- )生物技术专家。江苏太仓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化工学院,1962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1980-198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工业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委员会专家等职。2000年起兼……[详细] |
董万瑞1941年3月生,山西省翼城县中卫乡董家坡人,中共党员,中将军衔,1958年参加工作,1961年7月入伍,196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生涯中,他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师司令部作训科副科长、副团长、师司令部参谋长、师长、三十一集团军参谋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三十一集团军军长等职,多次参与组织指挥军事威慑行动和重大军事演习,在98抗洪中担任江西九江……[详细] |
35、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冠华,资源遥感学家 1941年12月16日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党组书记。在卫星数字图像处理研究方面,发展了边界决策、训练样地分析、图像分类、图斑综合、生物量估……[详细] |
36、李洪钟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洪钟, 化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41年生于山西昔阳。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方面的研究。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结合,建立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可较准确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详细] |
37、许志琴 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志琴,构造地质学家 1941年8月14日生于上海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7年获法国蒙贝利埃大学构造地质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973”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地质研究所所长。首先将构造地质学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定量分析运用在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研究中,厘定了我国5……[详细] |
38、曹镛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曹镛, 高分子化学家 1941年10月14日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内最早从事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科学家之一。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用有机质子酸掺杂聚-制备可溶性聚合物的基础上,提出“对阴离子诱导加工性”的概念,解决了导电高分子的高导电性与加工性不能兼容的难题,……[详细] |
俞昌旋,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41年7月生于印度尼西亚,籍贯福建福清。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在磁约束等离子体湍流和反常输运、等离子体非线性现象、等离子体诊断等领域取得多项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首次实验证实了湍流雷诺胁强是驱动极向流和径向电场剪切增强,并触发低-高约束模式转换的主要机制首次观察到了测地声模带状流完整的环向和极向对称……[详细] |
40、李曙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曙光, 地球化学家 1941年2月15日生于陕西咸阳。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在变质同位素年代学理论研究方面较早发现超高压榴辉岩的白云母含大量过剩氩提出并证明了超高压变质与退变质矿物之间存在同位素不平衡较早发现在低级变质条件下稀土元素可活动,且Sr-Nd体系可被重置首次精确测定了榴辉岩中金红石的U-Pb……[详细] |
41、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嘉麒,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 满族。1941年5月29日生于辽宁丹东,籍贯北宁。1965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67年该院研究生毕业。1986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对中国东北、西北、青藏高原和南、北极等地区进行过广泛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了中……[详细] |
42、戎嘉余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戎嘉余,地层古生物学家 1941年12月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际志留系分会主席。从事早、中古生代腕足动物系统分类、群落生态和生物地理及相关地层学研究,多次作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学总结,提出晚奥陶世全球主要受温度控制的三大生……[详细] |
43、魏奉思 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奉思,空间物理学家,1941年11月24日生于四川绵阳。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任国际TIP、SOLTIP、CAWSES/Space Weather等委员和中国召集人、中科院空间天气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负责提出、组织和推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子午工程》、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建议;国家基金委“八五”、“九五”和“十一五”重大基金项目主持人;现任 “日地空间……[详细] |
44、陈润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润生,生物信息学家 1941年6月18日生于天津市。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会员。主要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在基因标注、生物进化、SNP数据分析、生物网络、非编码基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曾参加我国第一个完整基因组泉生热袍菌 B4基因组序列的组装和基因标识,曾参……[详细] |
45、程耿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耿东, 力学专家。1941年9月22日生于江苏苏州。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获丹麦技术大学固体力学博士学位。曾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从事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和结构优化的研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70年代参加研究结构分析的群论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水塔支架分析,研究汽轮机基础的动力分析。对实心弹性薄板的研究表明,为了得到全局最优解,必须扩大设计空间,包括由无限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