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田英(1905.8~1963.12) ,女,瑶族,生于蓝田瑶族乡南坳黄虎坪村。嫁为人妾。她目睹山区居民苦于求医,她唯一的亲生女儿在11岁时也因黄肿病亡。从此,她决心用祖传的一些草药秘方为群众治病。赵田英利用山区丰富的草药,刻苦钻研。亲自采药并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经过10多年的临床经验, 共积累了治疗蛇伤药方19种、 黄肿药方25种、 肝炎药方7种、妇科药方20种。1958年,蓝田街一农民,……[详细] |
吉猛利国1908-1963,黄埔军校六期学生,原国民党陆军少将。历任津浦铁路护路大队排长,南京-第三团连长,上海市保安司令部保安一团营长、中校团附。1937年在上海吉章简保安总团任特务大队长,日本进攻上海时他奉命率部奋起反击,历经三个月撤出上海。吉猛旋任预备第六师中校副团长,赴福建长汀训练新兵。1938年6月日军开始进犯武汉,训练未及半年的第六师由福建长汀兼程急进南昌修河南带,阻击日军,保卫武汉。……[详细] |
蒙乔生(1891—1963年),泗城镇胜利街人,壮族。秉资聪颖,性直寡言,勤奋好学,广西省立初级师范学校毕业。曾任凌云县立云峰小学教师,民国十八年(1929年)被聘为国民党凌云县改组委员会委员兼任组织训练委员。后被送广西省县政公务员政治训练班学习,又进广西国语讲习所进修,以后终生任教,历任凌云县立城厢小学教师、凌云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教师、凌乐两县联立国民中学教师、凌云县立初级中学教师教导主任等职务。……[详细] |
陈荫南(1890~1963)曾用名陈树人,泗县人。早年入安庆八旗中学、安徽陆军测绘学堂、浙江陆军讲武堂就读。中国同盟会会员。大革命时期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第三十七军先遣队第一团团长。民国27 年(1938 年)参加淮北抗日根据地工作,曾任泗县赈济委员会主任委员、皖北军政委员会宣传部部长、泗南县参议会议长、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民政厅厅长。1949 年后,历任皖北人民法院院长。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委……[详细] |
冯言安(1899~1963)来安县人。早年就读于安庆第一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赴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主攻生物学,后转入法国巴黎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民国23 年(1934 年)回国后,致力于农业、园艺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曾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上海劳动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正大学、云南大学教授。1949 年后,任安徽大学园艺系教授。曾对云南、山东、东北、浙江、河北、江西及江淮地区的果树、蔬菜资源进行了……[详细] |
负金奎(1910-1963)碗碗腔名老艺人。陕西大荔县石槽乡西里村人。自幼学习皮影,曾拜师于其舅父王牛--名T,后又拜师于沙底村王善之处学艺。出师后自成班社活动于同、朝一带。金奎上过初中,这在当时的艺人中得天独厚,他对剧本、人物角色颇有钻研,加之他的嗓音又好,声情并茂,很有韵味。特别是生、旦戏别具一格。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金奎的拿手戏群众编的顺口溜有:“走走走,看看看,《秦英征西》、《白蛇传》,……[详细] |
帅础坚(1891—1963) 祖籍江西吉安,生于桂林。1912年任广西省教育司书写绘画员,1914年在广东潮州税厂工作。191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函授部油画班,1921年毕业回桂后任省立第二师范总务主任,并任该校及省立三中、桂林中学、桂山中学、桂林女中等校图画教员,从事国画、油画、粉笔画、水彩画、素描教学工作,首先在广西开设-、人体绘画、解剖等西画课程,是西画传入广西的开拓者之一。任摄影大队……[详细] |
蓝信祥(1911~1963年),壮族,原名樊敬寿,1911年生于宁江乡尚宁村板社屯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有兄弟四个,信祥排第四。少时,父母双亡,他跟随二哥到城厢街打工,由于家道清贫,无钱娶妻,1933年到城厢街上蓝家人赘,改名换姓为蓝永清。夫妻俩除了酿酒还做粉摊,生意越来越旺,资金也逐年增多,后在其家开铺店,改卖日杂用品,店名铺号为“信祥”,后他因店名而改为蓝信祥。1947~1949年是蓝信祥日杂店销……[详细] |
吴维彬(1884—1963) 又名青士,河南省固始县人。 吴早年就读于北京陆军一中,继留学日本。在士官学校学习时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随孙中山由东京回国,奔走国事。在反袁运动中,曾被袁世凯下令通缉。历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团长、旅长、师参谋。民国14年(1925)后,曾任开封烟酒印花税务局局长、宝鸡稽征处处长,迁陕工厂联合会主任秘书等职。 1950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历任市各界人……[详细] |
高希齐(1878—1963) 又名高贤,宝鸡市金台区长寿乡司家原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2岁随父在宝鸡县城内(今市区中山西路)经营永长合油店。民国8年(1919),任宝鸡县商会理事。民国16年(1927),任商会会长。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国民党,兼任宝鸡县财务委员会副主席、宝鸡优抚出征抗敌军人家属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直接税务局宝鸡分局评价委员会委员、航空建设协会陕西分会委员。民国……[详细] |
欧阳霞(1924~1963),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龙(川)、和(平)、河(源)边境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建立后,他参加游击队。老围村欧阳×凡曾是船塘乡反动乡长,勾结反动政府军队,横行乡里,抽丁抢粮,同时派出人员监视中共地下党和游击队的活动。1947年清明节,老围村黄牛陂(沙筑陂头)完工。“封陂”那天,游击队利用欧阳×凡好吃狗肉的嗜好,用狗肉宴请他赴宴并喝醉。突……[详细] |
林连登(1867~1963),字达科,溪西镇鲁阳村人。华侨企业家,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主席。连登青少年时期,在家乡务农。光绪二十一年(1895)到马来西亚谋生,初期替富商赶牛车,人称“牛车登”。历尽艰辛,积资垦殖荒地,种植木薯和橡胶。经多年苦心经营,建立了泰诚、泰益、茶园和泰丰四个园区,面积3000多亩,工人近3000人。而后,又开办顺泰和连德两个碾米厂,并在槟城开设连兴和酒厂。宣统二年(191……[详细] |
张志桂(1912—1963)女。沂水县江峪村人。1942年3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第十团政委陈宏有个刚满3个月的女孩叫鲁生, 因为孩子的妈妈在八路军医院工作,日夜操劳,营养不好,没有奶水喂孩子。为了保全孩子的生命,陈宏托区妇女救国会干部请张志桂代为抚养鲁生。张志桂当时也有一个刚满月的孩子,但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喂两个孩子奶水不足,便先尽鲁生吃,后让自己的女儿吃,后来,索性给自己不满两个月的女儿……[详细] |
宋维忠(1912~1963年),安徽省金寨县蔡家畈乡龙门村人。新中国建立后,迁居渑池县城关镇翻身街4号。1938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8年10月,宋维忠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加入红军队伍。1931年以后,历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卫生部卫生员、一二九团营部通讯班长、红四方面军总部通讯员。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部警卫连连长,后又在山西屯……[详细] |
武育民(1924~1963年),祖籍洛阳武家屯。幼年从艺。1944年日军进犯中原,他到陕西宝鸡、汉中一带演出。1952年转入渑池县普及曲剧团,先任剧务股长,后任副团长兼导演。他人缘好,戏路宽。时剧团新创,人手不足,行当不全,他能导能演,缺啥补啥,演啥像啥。 他最拿手的是须生戏。在《二进宫》中饰杨勃,《刘公案》中饰刘镛、《小八义》中饰阮英、《刘介梅》中饰刘介梅、《野火春风斗古城》中饰杨晓东、《……[详细] |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剧懓顪冪€n亜顒㈡い鎰矙閺屻劑鎮㈤崫鍕戙垽姊婚崒銈呯仭闁靛洤瀚板顒勫箰鎼搭喗缍屾繝鐢靛仦閸ㄨ泛顫濋妸鈺傚剹婵炲棙鍔戞禍婊堟煏韫囥儳绋荤痪顓㈢畺閺屽秶鎲撮崟顐や紝闂佽鍠掗弲鐘汇€佸▎鎾村殐闁宠 鍋撶紒杈ㄉ戞穱濠囨倷椤忓嫧鍋撻弽褜娼栫憸鐗堝笒缁€澶嬬箾閸℃ɑ灏电€规挷绶氶悡顐﹀炊閵娧€濮囬梺鍝勬噺閹倿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13001937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涢ˇ鐢稿极閹剧粯鍋愰柛鎰紦閻㈠姊婚崒娆戣窗闁告挻鐟х划鏃傗偓闈涙憸娑撳秵銇勯弽顐沪闁绘挶鍎甸弻锝夊即閻愭祴鍋撻崷顓涘亾濮樼偓瀚�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圭€瑰嫭鍣磋ぐ鎺戠倞闁靛ě鍛獎闂備礁澹婇崑鍡涘窗閸℃ḿ顩烽柛顐犲灮绾惧ジ鎮楅敐搴′航闁稿簺鍎茬换娑㈠礂閼测晛鈪归梺瀹狀潐閸ㄥ潡骞冮埡浣烘殾闁搞儴鍩栧▓褰掓⒒娴h櫣甯涢悽顖ょ磿缁寮介鐐舵憰闂佺粯妫佸▍锝囧婵傚憡鐓忛煫鍥ㄦ礀鏍¢梺璇茬箰閻楀繒妲愰幘瀛樺闁告繂瀚烽埀顒佹尵缁辨挸顓奸崟顓犵崲閻庢鍠栭…鐑藉箖閵忋垺鍋橀柍銉ュ帠婢规洖鈹戦悙鏉戠仸闁荤噦绱曠槐鎾愁潩閼哥數鍘藉銈嗘尵閸庢劙宕曢幋鐘电<閺夊牄鍔屽ù顔姐亜閵忊€冲摵鐎规洖宕埢搴ㄥ箣閻愭惌鍟岄梻鍌氬€风粈渚€骞栭銈嗗仏妞ゆ劧绠戠粈澶屸偓鍏夊亾闁告洦鍋嗛崣鈧┑鐘灱閸╂牠宕濋弽顓炵畾闁绘劖鐣禍婊堟煙閹佃櫕娅呴柣鎺戞惈闇夌痪顓㈡敱鐎氾拷 QQ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婂潡鏌ㄩ弮鍫熸殰闁稿鎸剧划顓炩槈濡粯鎮欑紓浣插亾闁告劑鍔夐弨浠嬫煟濡櫣鏋冨瑙勧缚缁辨帡鎮埀顒勫垂閸洖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107485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