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楚(1895-1970),双峰县杏子铺镇人.1927年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先后任国民党少校参谋、福建省云霄、福清、蒲日和湖南武冈等县县长、重庆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1946年任湖南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少将高参等职。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任湖南临时省人民政府顾问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兵团高参、195()年任中南军政委员会顾问,并为湖南省第一届人大代表。1954……[详细] |
秦望山(1896—1970年),泉州丰泽草埔尾人(今丰泽温陵路与湖心街交叉口),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生。民国4年(1915年),秦望山参加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5年,追随许卓然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在泉州同王泉笙、桂华山等革命党人开展反袁反日斗争。民国7年,参加许卓然领导的闽南靖国军,进行 倒李(厚基)运动。民国10年,在上海同许卓然、黄展云、张贞等人组织福建自治促进会,号召驱逐北洋军福建督……[详细] |
许宝騄 (1910.9.1-1970.12.18) 原籍浙江杭州,生于北京。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许宝騄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曾任两浙盐运使,著名昆曲家;兄许宝驹为民盟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兄许宝骙为著名民主人士;姐夫俞平伯为著名文学家、红学家。幼年受业于家庭教师,攻读《四书》、《五经》及其他传统经典,10岁起学作文言文。1925年入北京汇文中学高一,1928年毕业,同年考入……[详细] |
王岱安(1904~1970),名道济,字德安,后改岱安,祖籍陕西韩城县,清康熙年间迁居本县大安驿。其父王国栋,清末曾授六品军功,辛亥革命爆发,曾召集大安辖区民团、士绅打出“反清扶汉”的旗帜,宣布反正。岱安则是解放前大安镇的头号地主士绅、省参议员,在教界、政界多有任职,工书法,雅爱收藏字画,尤有研析文物之兴趣。 王幼年入私塾读书,民国12年(1923)毕业于汉中道师范学堂。次年,受县教育局长胡……[详细] |
程今吾(1908~1970),明光市津里镇人。少年时代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曾就读于明光小学和江苏徐州中学。民国18 年(1929 年),他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师范读书,经常深入学校附近乡村,为贫苦孩子办识字班,任“小先生”,是陶行知提倡大众化教育的热情宣传者和实践者。他于晓庄师范毕业后,先后在浙江嘉兴九溪中学、广东大埔百候中学、安徽蚌埠、亳县等地中学以及贵池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民国22 ……[详细] |
李世甲(1894~1970)李世甲,又名渚藩、德声,字凯涛,长乐沙京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三月二十日生于侯官县(今福州市)。父李复礼开“生花堂笔店”,以制笔为生。世甲14岁考取烟台水师学堂,学习驾驶。他学习勤奋,每试均列前茅。宣统三年(1911)六月毕业,到“通济”练习舰见习。同年,武昌起义爆发,“通济”舰响应起义,他随舰参与光复金陵等战役。民国2年(1913)1月,入南京海军军官学校深造。……[详细] |
民国时期,是我国法学发展一个比较独特的时期,它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为各种法律思想的传播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条件和氛围。民国的法学家们从各自的政治立场和学术研究方向出发,对各种法律思想提出了不同的解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些都使得后来人在解决当下问题时受益良多,成为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被学界誉为“中国民法第一人”的史尚宽先生是这时期突出的代表之一。他数十年如一日,执著地进行民法学的研究……[详细] |
廖世承(1892~1970年) 廖世承,字茂如,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北京清华学校。民国4年(1915年),公费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民国8年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9年改为东南大学)教授兼附中部主任,与陈鹤琴合编出版《智力测验法》一书,是中国最早的智力测验专著。之后又编写《教育心理学》、《中学教育》,成为中国最早的两本高等师范及中……[详细] |
杨胜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8年)生于武称乡龙门村。杨自小进私塾念书,学习很刻苦且记忆力很强,别人讲过的故事,他几乎一字不漏地复述出来,刚学完三至四个学期私垫,就能够阅读古本《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由于家境贫寒,无法继续读书,仅13岁便跟随父亲学石匠技术了。此后,一直从事石匠工艺,直至临去世前。 青年的杨胜友,身材高大壮实。臂力过人,砌石墙,300多公斤重的大石,他能随意挪动,摆到合适的位置。抬……[详细] |
粟宗华(1904~1970) 湖南邵阳人。民国13年(1924年)考入长沙湘雅医学院,后转入中央大学医学院(后名国立上海医学院,今上海医科大学)。民国24年赴美国,在霍布金斯大学、哈佛大学神经精神科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获医学博士学位。民国27年回国,任上海医学院教授、中国红十字总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同时,担任医学科研工作,与人合作探索脊髓与脑部的外科手术,获得……[详细] |
赵钟奇(1878—1970年),回族,曾用名钟琦,字毓衡,云南凤仪(今大理)人。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将领。赵钟奇幼年在家从塾师读书和学习伊斯兰教经典,天资聪慧,苦心攻读,对于经史子集和伊斯兰教经典均有较深造诣。及长,便有远游大志,怀救国救民的抱负。1904年(光绪三十年),赵钟奇因学习优秀,被地方官费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实现了他投笔从戎、武力救国的夙愿。在此期间,他与蔡锷、唐继尧、熊克武……[详细] |
阎伯松(1895~1970) 阎寿乔,字伯松,本县城关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民国6年(1917),在汉中联立中学毕业后,回县任县立乙种农校教员。次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林业专科,8年,“五四”运动中,他积极参加反帝救国运动,加入以反帝反封建军阀为宗旨的汉中旅京学生励进社,并任社办《励进月刊》。9年,伯松农大毕业,先后任陕西省立第二职业学校林科主任、陕西苗圃处长、南郑县农校教员、汉中联立中学教……[详细] |
杨觉天(1903~1970)又名杨耀,原籍陕西靖边县,1940年定居三原。杨父瑞亭曾参加陕西辛亥光复,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壮年殉职。杨觉天幼时启蒙于本地私塾,后就读于榆林中学,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副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任少校营长;1932年在邓宝珊部任参谋长兼团长;1934年入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1935年任杨虎城部独立三旅旅长;1937年任三十八军五……[详细] |
符桂森(1899~1970),黎族,白沙乡儋州村人。兄妹4人,他排行老大。7岁丧母,家境贫穷。父亲向地主王亚福借了6称(每称约50公斤)稻谷,限定3年还清,否则以一头水牛抵偿。他年仅7岁就被迫到王家放牛,一直干了3年零3个月。一年除夕,王亚福说他父亲还欠债,派两个家丁将他的父亲抓去毒打,并要他继续在王家当长工顶债。他的父亲回去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弟妹们生活无依无靠。亚福假惺惺地将他的大弟接去“照顾”……[详细] |
韩兆鹗(1891~1970)字卓儒,化名赵民仁、林枫桢。陕西户县人。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史地专业,参与组织高师陕西学生同乡会;1920年初同旅京同学魏野畴、杨钟健等创办《秦钟》半月刊,抨击陕西当局的黑暗统治,团结众多的旅京同学。五四运动中,他被高师学生会选为北京学生联合会交际干事,曾以学生代表的资格出席环球中国学生会。1921年毕业回陕,先后从事教育八年,担任过渭北中学、户县中学、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