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1905-1976)李文,字质吾,号作彬,今龙溪铺镇楠木村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月生,长沙岳云中学肄业。民国13年(1924)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曾先后参加东征、南昌、龙潭等战役。民国19年(1930),参加蒋冯阎战争,任团长。次年,率部“围剿”豫东南之工农红军及豫鄂皖苏区工农红军。民国23-24年(1934-1935),先后升任第二旅旅长、副师……[详细] |
马可(1918-1976),江苏徐州人。马可早年就读于河南大学化学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三队,后担任国军军委政治部抗敌演剧十队指挥和音乐创作。1935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同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1937年后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抵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工作团工作、学习,得到冼星海、吕骥等人的……[详细] |
潘德明(1908~1976) 浙江湖州人。曾在南洋高级商业学校读书。16岁。即住境内雷米路(今永康路)。民国19年(1930年)22岁时,参加“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从上海出发,以徒步和骑自行车方式环游世界。他从东南亚入印度大陆,由中东进入埃及,北渡地中海,循巴尔干半岛转中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经英国横渡大西洋,经美国和中美各地后跨太平洋,到大洋洲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再从印度尼西亚进……[详细] |
张先辰(1906—1976) 全州人。1924年考入湖北省立高中就读,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在董必武直接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考入武昌大学历史社会学系就读,1928年又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学习。1934年东渡日本留学,次年考入仙台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科。期间与谢健弘、王学膺等进步留日学生组织《资本论》读书会,广泛团结旅日学生,抵制国民党及托派的影响。 1937年“七·七……[详细] |
张思明(1891—1976),原名振,西河镇和平村麻园人,出身于郎中(医师)世家。1947年他在大埔县城开设张思明制药房。其精心炮制的中成药丹、膏、丸、散,闻名遐迩。思明的曾祖年青时就与刘姓医生合作在潮州府大昌路开设以“刘张济”为招牌的“存仁堂”药材铺,其后祖父张森甫和其父张誉堂,继承发展祖业,在汕头市至平路开设仍以“刘张济”为招牌的“存仁堂”药材铺。他是誉堂的长子,天资聪敏,自幼随父业医,好学精……[详细] |
方继信(1911~1976) 男,本县响洞子中街人,1934年毕业于四川省万源县立小学。1935年在汉中师范学校读书,未及一年转入汉中五年高中部,毕业后,只身跑到江西。先到南昌私立创声学校学习,后转入江西省教育厅创办的特种训练班受训毕业。1938年在南昌第一中山小学任教二年。1939年下半年,方的父亲去江西把方劝回。1940年方到县城马王庙小学任教,后任校长一年。1941年任国民党镇巴县粮食科长,……[详细] |
何文汉(1905~1976),幼名兰孙,又名精甫,万宁县后安墟人(祖籍龙滚青山村)。未出世父已病故,13岁就到打铁铺当学徒。1926年春在乐会阳江打铁时,受到革命思想影响,参加了工会。1927年春节期间加入共青团,次年任后安团支部书记,后调三区团委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万宁革命处于低潮时,和一批同志经组织同意到南洋,先在马六甲青加巴度区其叔父何日新家当割胶工人;不久结识了老乡、马共党……[详细] |
邢亚理(1905—1976)黎族,感恩县中沙乡(今属东方县)田头村人,出身贫农家庭。为人正直,是个本分的农民。1941年日军进攻黑眉村时,烧毁大量民房并打死他弟弟,害得他家破人亡。国仇家恨,激起了他的反抗之心。毅然义无反顾地投奔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1941年5月,中共昌感县委为了便于开展巩固尖峰岭周围的抗日根据地,任命他为西北团副团长。同年9月,琼总第三支队来到黑眉岭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活动时,……[详细] |
曹光胜(1920~1976),宜都市枝城镇梁家畈人,志愿军一等功臣。 1920年12月1日,曹光胜出生于梁家畈一个贫农家庭,父亲病逝后,随母迁居枝城楼子河。从19岁起,2次被抓进国民党军队当兵。1949年3月,在北平和平解放中参加人民解放军,编入67军199师596团1营3连,曾2次荣获“甲等射手”称号,被任命为机枪组长。 1951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9月,随部据守朝鲜金城以南防线。 10……[详细] |
李宏成(1922.11~1976.7),化名刘创。潭下镇老街村人。解放前曾任小学教师。1947年7月参加桂北游击队, 曾任南锋部队、第十大队副队长、队长。其性格刚毅、诙谐,酷爱《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斗智斗勇的书籍和戏曲。1948年3月, 国民党广西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陈恩元,率领2000余名保安团官兵坐镇灵川“围剿” 游击队。李宏成时任武工队队长,带领4个队员,配合基于队声东击西,与敌……[详细] |
蔡鹤汀(1909-1976年)字颐元,号枕石散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13年(1924年),以绘制商业广告为业。民国21年,转而从事舞台美术设计。自民国26年起,在上海仿效任伯年写意笔法,吸取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之长,深得笔墨意境之趣。民国33年,携画返闽,与胞弟鹤洲在福州、南平等地办画展。抗日战争胜利后,与弟鹤洲等人共赴香港举办画展,展品印成《狄芦絯画集》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鹤汀……[详细] |
谈月色(1891~1976) 著名书画、篆刻家。女,原名古溶,又名溶溶,号谈十娘、珠江老人。广东顺德人。4岁时被家人送到广州清泉街檀庵出家,15岁削发为尼。还俗后,于民国11年(1920)与蔡哲夫结婚。婚后参加革命的“南社”组织,并在蔡的指导下研习书画篆刻。又得到程大璋、陈达夫(兼善)、李铁夫以及黄宾虹、王福庵诸大师的悉心指导,深受教益。民国16年谈的篆刻技艺已崭露头角,以古玺、汉印、录书、佛像有……[详细] |
邹福海,民国23年(1934年)生,原籍上杭县古田乡,祖父由上杭迁至今胡坊镇胡坊村定居,种田兼开酒店。因家庭贫困,福海读了二年小学便辍学。1957年,福海在胡坊眉溪伐木场当检尺员,他机灵聪明又肯干,受领导赞赏,1958年胡坊公社送他到三明水电培训班学习。由于文化基础差,福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人家会用公式计算数据,他只能用繁琐土办法计算。但他不被困难所压倒,认真学习,肯动脑筋,细心琢磨,结业……[详细] |
吴康(1895~1976)吴康,字敬轩,号任书,别署锡园主人,广东平远人。年幼时随父耕读,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赴上海复旦大学肄业。后返乡就读。民国6年(1917)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民国9年毕业后,任职于北大图书馆。“五四”运动后,曾与同学罗家伦、傅斯年、俞平伯等人创办《新闻》杂志,倡改革之风。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执教于江苏无锡国文专科学校、厦门集美学校。民国11年(1922)回粤,应聘为广东高……[详细] |
戴葆庭(1895~1976),号足斋,绍兴人。祖居陈家封,世代务农。父炳荣,扇庄画工。葆庭幼时因家境清寒,只读过私塾2年。11岁时学徒米店,备受艰辛。自幼酷爱收藏钱币,民国9年(1920)后,辞去米店职业,走上专事收集和研究钱币的道路。几十年间为收罗古钱,长途跋涉于穷乡僻壤之间,风雨无阻,寒暑不恤,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日积月累,收藏渐丰。为得到艺术上的共识,刻意研究相关的文物,从印章、瓦当……[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