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业(1911~1977),今冠城镇朱霍三里庄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少时曾在本村私塾读书,十四五岁即辍学到县城商店、作坊打短工。1933年,考入冠县民生织布厂当工人。因不堪厂方-,和部分工人一起愤然离厂,于1934年冬去天津聚兴帆布厂当工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参加工人运动,组织领导了-斗争,是厂里的活动分子之一。1937年8月,奉派到家乡开展抗日救国活动。由于组织介绍信被雨水浸烂,无法同……[详细] |
王度庐(1909—1977),北京人,原名“葆祥”,笔名“霄羽”,是40年代北方著名小说家之一。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中学未毕业,在自学中成才。他长于写长篇武侠、爱情小说。1935年前后,他曾辗转于河南、陕西、甘肃各地工作,1937年末来到青岛,在市北区宁波路借到一间小房定居下来,达10年之久。1938年初,他开始给青岛《新民报》写第一部长篇武侠小说《河岳游侠传》,以后又连续写《剑气珠光录》……[详细] |
黄耀南(1905-1977) 中共安徽省委-书记,中央监委驻华东局监察组监察员。湖南省平江县嘉义镇人,1905年10月生于平江嘉义一贫农家庭。1925年入县城师范学校读书。曾参加平江县禁止英国煤油起岸的斗争和农-动。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县委宣传部长、湘鄂赣省军区秘书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委员、宣传部长。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随红十六-战湘鄂赣边区坚持游击斗争。第二次国共合作后,红军下山谈判……[详细] |
庞镜塘(1900—1977),原名庞孝勤,别名(笔名)黑园。菏泽城东郊庞楼村人。1900年11月生于广州。其祖父庞玉璞曾为清朝两广中镇府(相当于后来的广州警备司令)兼两广水师提督(相当于后来的海军舰队司令)。其父庞士云为清监生、候补知县。1908年,其祖父携儿孙告老还乡。回籍后,其父曾出任菏泽县参议会议长。庞镜塘弟妹11人(弟4人,妹6人),他年最长。1921年,他毕业于省立菏泽六中,并于是年考入……[详细] |
妇女解放的斗士刘瑜璧,乳名瓜治,字琼琚,晋江永宁(今属石狮市永宁镇)金埭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瑜璧家自曾祖父起代代旅菲谋生。幼年时,祖母教她读书。稍长,先后就学于培英女学、求才幼稚园附设师范科,并参加上海师范函授。她一边求学,一边在求才幼稚园当助教,不久应聘到厦门幼稚园工作。1919年,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思潮传播到闽南,激发瑜璧为争取妇女的自由平等的信心和勇气。在此期间,瑜璧先后……[详细] |
熊子庚(1908-1977),原名绍昌,字续三,修武县孟村人。1937年春,参加共产党创办的华北军政干校学习,后任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二支部二大队教导员。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他胆大心细,机智勇敢,忠诚可靠,精明能干。总是准确、及时地把重要情报送到共产党八路军领导机关,对领导及时了解、判断敌情,保证战斗胜利和消灭敌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1938年12月许河事件后,修武党……[详细] |
孙蔚尚(1890—1977),本县代字营村人,粗识文字,中-员,陕西省劳动模范。解放前务农兼营酿酒业,家道宽裕。 孙蔚尚终生勤劳俭朴。冬、夏粗布衣。冬系腰带保暖,夏季敞怀赤足下地,出外持锨挑笼拾粪。鸡鸣起,夜半归,不避严冬酷暑,成年累月,劳动致富。他常说:“一年打三百六十个鸡起,不怕没饭吃,不愁没衣穿。” 治家严谨,教育子女要把“富日子当作穷日子过”。他常年粗米淡饭,夏、秋粮掺和,子女……[详细] |
孙业洪(1893—1977),又名孙范权,台儿庄区泥沟镇大北洛村人。7岁在家读私塾,尔后就读于济宁小学、中学。1921年毕业于山东省第七中学(现济宁一中),考取济宁警察学校,复入兖州师范讲习所学习。学习期间因受孙中山革命影响,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爱国-,被开除学籍。回到家乡,决心兴办教育为桑梓造福。1924年,孙业洪以其婶母张氏的地租钱和房舍办起了村立北洛小学,孙业洪亲任校长。学校开设国语、算术、地……[详细] |
王基杰(1935.9~1977.8) ,又名宝国。广东省揭阳县玉湖乡大坑村人。1960年9月,他在广西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临桂县农业局。 从1961年6月起,他先后在灵川县农业技术中心推广站等单位专门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1963年在县农业试验站工作时,他指导全站人员引进并试种兰花草和红花草(绿肥)获得成功,全县绿肥种植面积由1963年的10万亩发展到1965年的20万亩。 ……[详细] |
卢绳(1918-1977年),字星野,教授,江苏南京人。194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副教授,天津大学副教授、建筑历史教研室主任。九三学社社员。长期从事建筑历史的研究和教学,曾到承德、北京故宫、颐和园等地进行测绘调查研究。对我国古代建筑的保护知研究作出贡献。撰有论文《建筑与地理》、《承德避暑山庄》,著有《河北省近百年建筑史》。撰有论文《建筑与地理》、《承德避暑山……[详细] |
沈谦(1895—1977),号汝兼,祖籍嘉兴,生于苏州。幼年随父沈钧儒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庆应大学附属小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回国,翌年入杭州钱塘小学。宣统二年(1910)以最优等成绩毕业,人杭州第一中学。因剪去辫子,被校方开除,遂改入嘉兴省立第二中学。1912年以最优等成绩毕业,考入上海同济医工学校。1916年毕业于语言科,1919年毕业于医预科。后赴德国,就读于法莱堡大学医学院医正科。……[详细] |
杨步浩(1905~1977)陕西怀远(今陕西横山)人。10岁起就给地主揽工,1929年逃荒到延安县碾庄乡石家畔村落户。1935年红军解放了石家畔,他分到了窑洞和土地,打心眼里感激共产党,并认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就会过上好光景。19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村干部,能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包围-。边区军民积极响应中共……[详细] |
张世兴(1904~1977),又名张云青,曾用名王光明,本市桑镇水流村人。1917年至1925年,先后在本村、省一师附小、省三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在大学学习期间,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1923年8月,参加了魏野畴在北京组织的陕西旅京进步青年组织——“共进社”,11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进》杂志社党支部书记。回陕后,在西安等地搞建党、宣传等工作。他曾回兴平考察……[详细] |
张英振(1896~1977),号俊卿,回族,今冠城镇张尹庄人,中国著名全能武术家,尤以祖传查拳独步武林。少时因生计艰难,常为富家打短工、当更夫。12岁时,曾因到富户地里割草被痛打一顿,倍受欺凌。为此决意练武,随其同宗著名拳师张乾、张其维学习武功。夏练酷暑,冬练严寒,经过几个春秋的艰苦习练,精通祖传查拳技艺,学得十八般武艺。21岁那年,被泰安三中聘为武术教练,执教9年。1928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武……[详细] |
陈恩兀(1893~1977) ,字子惠,号炳南,文桥区同义乡仁山口村(今属文桥乡百仁村公所) 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全县高等小学堂读书,因成绩优异,翌年由学堂保送入桂林府中学堂读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弃文习武,转入蔡松坡在桂林创办的陆军小学堂炮科学习。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副营长。陈幼年在家习少林拳,有武功。民国8年(1919)冬,在广州曾挺身挥拳击倒数十人的围攻,救护了原在陆军……[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