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元宏(467年—499年),原姓拓跋,后改姓元,名宏,鲜卑人。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大力推行汉化改革。北魏皇兴三年(469年)六月,不满两周岁的拓跋宏被立为太子。他自幼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皇兴五年(471年)八月,年仅5岁的他继皇帝位,由冯太后临朝称制。冯太后一方面继续培养教育年幼的皇帝,使其逐渐了解治国方略;另一方面对北魏进行了许多改革,如推行……[详细] |
谢朓(tiǎo) (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详细] |
杜京产(438—499),字景齐,钱唐(今杭州)人。出身仕宦,年少时恬静自适,无意荣华,漠视仕途,但颇涉文义,尤精黄老。会稽人孔觊,清慎刚直,有峻节,与京产一见如故,相交甚密。郡、州或命为主簿,或辟为从事,京产都称疾相辞。曾与同乡顾欢,在始宁(今上虞)东山开馆讲学。南朝齐建元年间(479—482),武陵王晔任会稽太守。齐高帝派儒士刘瓛等为晔讲学,一时名士会集;京产延请到舍讲授,倾资以供,深得尊敬,……[详细] |
沈文季(442—499),字仲达,武康(今德清)人。南朝宋时封山阴县五等伯,位中书郎。父沈庆之为前废帝所杀,文季挥刀驰马杀出重围,遂免于难。泰始元年(465),宋明帝即位,复被起用,任黄门郎,领长水校尉。宋后废帝元徽初年,以秘书监出为吴兴(今湖州)太守。宋亡后仕齐,为侍中,领秘书监。南朝齐明帝即位,加太子詹事。明帝死后,见时局混乱,以年老多病为辞,不愿参预朝政。后被东昏侯所杀。中兴元年(501),……[详细] |
萧遥光:(468年-499年),字元晖,始安靖王萧凤子。生有躄疾,太祖谓不堪奉拜祭祀,欲封其弟,世祖谏,乃以遥光袭爵。初为员外郎,转给事郎,太孙洗马,转中书郎,豫章内史,不拜。高宗辅政,遥光好天文候道,密怀规赞。隆昌元年,除骁骑将军、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仍除南彭城太守,将军如故;又除辅国将军、吴兴太守。高宗废郁林,又除冠军将军、南蛮校尉、西平中郎长史、南郡太守。一岁之内频五除,并不拜……[详细] |
徐孝嗣(?-499年),字始昌,东海郯(今苍山县二庙乡)人。南朝宋、齐宰相,文学家。其祖父徐湛之为宋司空,父亲徐聿之为著作郎。祖父徐湛之因效忠宋文帝刘义隆而遭叛逆所杀。接着家门也被抄斩,其父徐聿之、二叔徐谦之也被杀,三叔徐恒之是武帝刘裕的女婿才得以幸存。其母此时也有身孕,幸免于难,后就生下了这个遗腹子徐孝嗣。由于他幼年遭不幸,使他过早地品尝了人生五味。八岁那年,他袭三叔父爵为枝江县公,当他去拜见孝……[详细] |
元干(469-499年),字思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第三子,母为韩贵人。太和六年,封河南王,加卫大将军,除侍中、中都大官,迁车骑将军,领吏部尚书,出为豫州刺史。迁都洛阳后,改封赵郡王,除冀州刺史,转特进、司州牧。为人贪淫,不遵典法,为御史中尉李彪所劾,免官还第。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薨,年三十一,谥号为灵,陪葬长陵。……[详细] |
元彬(364-499年),字豹儿,河南洛阳人。北魏宗室大臣,南安惠王拓跋祯第二子。 皇兴二年,袭章武王拓跋太洛爵位。勇健有将用,出为夏州刺史,以贪惏削封。吐京胡反叛,孝文帝以元彬持节,假平北将军,拜汾州刺史,平定叛乱。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卒,年三十六,赠以本官,加散骑常侍,谥曰恭。……[详细] |
谢眺 (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眺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迁随王萧子隆东中郎府,转王俭卫军东阁祭酒,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永明九年(491),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眺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