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孺(465—522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梁文学家、书法家,兼善谱牒之学。王僧孺祖上,为南徙的王姓望族,从魏至晋历世显奕。可是到了王僧孺的父亲王延年,家道中落,生活清苦。为了维持生计,王僧孺的母亲不得不“鬻纱以自业”,王僧孺也不得不“佣书以养母”(《南史》本传)。王延年在世的时候,王僧孺五岁就开始读书,6岁就能写文章。王延年的逝去,王僧孺虽然失去了场屋之学和严师训练的条件,但他却有……[详细] |
萧憺(479—522),字僧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十一子。天监元年(502)为荆州刺史,封始兴郡王,十八年(519)升为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普通三年(522)十一月卒,赠侍中司徒骠骑将军,谥“忠武”。史称始兴忠武王。在《水浒传》中曾被提及。始兴忠武王憺,字僧达,太祖第十一子也。数岁,所生母吴太妃卒,憺哀感傍人。齐世,弱冠为西中郎法曹行参军,迁外兵参军。义师起,南康王承制,以憺为冠军将军、……[详细] |
崔光(449—522)北魏清河人。本名孝伯,字长仁。(世居今白马湖镇西部)孝文帝赐名光。崔光幼年家贫,嗜书好学,后为人撰写书稿,以润笔之资赡养父母。482年(北魏孝文帝泰和六年)崔光仕魏为中书博士著作郎,与秘书丞李彪共撰国史,后李彪解职,史事由崔光专任。后因谋略功,实授太子少傅,迁右光禄大夫。516年(孝明帝熙平元年)封为平恩县侯,加授太子太保。518年,崔光奏请修补《石经》。 崔光关心民瘼,擅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