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河南省历史人物介绍20

河南省历史人物介绍20

  周帮彩,字霞峰,1903年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桐寨铺北周庄的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他父亲被土匪杀害,继而母亲忧愤而死。生活的艰辛,造就了他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顽强性格。早在学生时代,周帮彩就投身于革命的浪潮,参加过五四-。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周帮彩投笔从戎,考入了广州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队学习。1925年2月,周帮彩加入了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不久,他经联合会负责人周逸群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详细]
  张东亮,男,1994年4月9日生,河南商丘人,2012年12月入伍,共青团员生前系成都军区第14集团军某摩步旅3营汽车排一班驾驶员,上等兵94年出生的张东亮,接到执行扑火救灾任务后,他兴奋得一夜没合上眼,因为他预感到这会是一次“大任务”。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却给他浇了一盆冷水。营部党支部考虑到他大腿拉伤,车管助理宣布他为留守人员,想让他留守静养一段时间。可张东亮说什么也不愿意,这是他第一次和组织“较上了劲”,最终他的一句话说服了车管助理……[详细]
  周叙伦,1891年11月8日生于河南省信阳县柳林熊家洼书香之家。幼时在本村私塾就读。辛亥革命后,考入上海公学;因家庭供给困难,中途辍学。周叙伦在上海读书期间,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萌发民主革命思想。返回家乡后,在柳林镇兴办地方公益事业。他主张革新政治,倡导实业救国,并使用白话文起草文告和宣传品,因而在信阳一带崭露头角。1920年冬,恽代英创办的进步团体互助社的“大本营”由武昌迁至柳林(王家店)学校,从事新文化宣传活动。周叙伦与互助社骨干……[详细]
陈瑞生 革命烈士 (19771998)
  陈瑞生,中共党员,汉族,1977年4月生,河南遂平县人。1996年9月考入上海铁道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学习,199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7月15日,在回家乡的路上,陈瑞生为抢救两位落水少年而英勇牺牲。他以“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为最多的人做最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陈瑞生同志牺牲后,铁道部、上海市和学校党团组织对他进行了表彰,并分别发出学习通知,授予陈瑞生同志“五四青年奖章”和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教……[详细]
  卫权省,生卒不详,新安铁门省庄人,元朝时是新安有名的乡贤。卫权省自幼聪明,勤奋好学。长大后出仕为官,曾任河南行省左丞(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一种文职)。元朝时,从朝廷到地方蒙古人恣意骄横,汉人多受屈辱,所以从元朝建立到灭亡,反元的呼声和战争从未停歇。在这种政治氛围和环境中,卫权省毅然辞去官职,回到新安家中。卫权省不但饱学,而且正直。归里后,义务课教村中学子,邻里出现矛盾纠纷都去找他排解,他处事公道,以理服人,在乡里颇有声望,是远近闻名的乡贤……[详细]
  赵矜,生卒不详,新安人,曾任唐朝襄阳丞。虽然有关他的历史记述甚少,但他的名字被收录在《河南历代名人辞典》中。赵矜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曾祖父赵弘智是唐代文学家和史学家。赵矜自幼聪明,且学习用功。长大后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尤通晓经术,后举明经及第。明经,即通晓经术,唐代取士置明经、进士、秀才、明法、明字、明算六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赵矜明经及第后,任舞阳主簿(汉代后中央各机构及地方的郡、县官府都设置有主薄,主要负责文书……[详细]
  韩世谔,生卒不详,新安铁门韩都人,为隋朝上柱国韩擒虎之子。韩世谔自幼骁勇,有乃父之风。他的父亲和两位叔父都在隋朝统一大业中厥功甚伟,受到较高的恩封。隋文帝杨坚卒后,幼子杨广继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隋炀帝。隋炀帝终日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百姓赋税加重,怨声载道。不但全国有不少地方的农民纷纷起义,就连朝中相当一部分的文臣武将也与皇上离心离德,伺机而动。大业九年(613),隋炀帝二次御驾征战高丽国(今朝鲜)。当他率军出征之后,时任礼部……[详细]
  李兰滨(1877~1945),字香圃,新安石井太平庄人,清朝末年附生。因居住在荆紫山之南,故自称“荆阳人”。他一生执教,桃李满园,为民国年间新安教育界名人。李兰滨出生于农耕之家,少时进入私塾学习,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后为清末附生。民国年间以教书为业,曾应聘执教于新安和济源一些地方的私塾,后在庙头国学专修馆任教。1933年,县长李庚白主持编修《新安县志》,聘请他担任,为主笔人之一。因他学识渊博,主编毕正纪(孟县人,举人)非常赞赏他的文……[详细]
  吕孔学,字尚文,号绍中,生卒不详,新安人,他事母极孝,恩惠乡里,被邑人称为仁孝公,明崇祯年间被赠封为右都御史,并对他两旌孝义。吕孔学早年家境贫寒,生活维艰,为了养家糊口,经人介绍他在当时驻邑军中当了一名功曹(专事记录功绩的一种职务)。他为人敦厚正直,谨慎谦让,虽然职位低微,但他的品德却颇受人敬重。他不但是位谦谦君子,而且还是位远近闻名的孝子。他事母甚谨,一日三餐母未食他不食。母亲有病,他更是忧心如焚,精心侍候,直到痊愈。虽然他对母……[详细]
  孟云浦(1545—1598),讳化鲤,字子腾,又字叔龙,新安县城北门里人,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后人将他与程颢、程颐、邵康节、司马光、曹月川、尤西川并称为“伊洛七贤”。孟云浦出生于明嘉靖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四日,其父讳言秋,号双台翁,为人刚方果断,朴素俭严,颇受邻里敬重,后诰赠南京户部主事。其母卫氏,温柔敦厚,慈善娴慧,后封太安人。孟云浦自幼聪敏过人,八岁时父亲为他延请塾师。13岁开始读《易》,习举子业于文庙庑中(庑指正房两侧的小屋)。初写文……[详细]
  李之放(1914—1992),名李志芳,号东垣老人,新安仓头张村人。曾任新安县首任人民政府县长、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会长等职。李之放7岁入本村私塾念书,后到当地名师范月楼的学馆就读。他聪明好学,即使上山砍柴、下地割草也还是手不释卷。十年寒窗,他精读了《四书》《五经》《幼学琼林》《古文观止》等经史著作,每篇文章都能达到出口成诵心领神会,十八岁即小有名气,乡邻撰写碑文对联,都要找他帮忙。1931年,刚满18岁的李之放考入洛阳明德中学,开始……[详细]
  赵文甫(1913—1990),又名赵文渊、赵漪泉、赵炳文。新安五头河北尤庄人,曾任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文甫7岁入学,读过七年私塾,三年高小,于1934年考入省立辉县百泉乡村师范学校。他在百泉乡村师范上学时,经常阅读进步书刊,发起组织了“新垦文艺社”,出版了《垦海》文艺月刊,以各种形式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该社成员节衣缩食,自筹经费,在郑州《大华晨报》上开辟《新垦》文艺副刊,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团结进步青年,开展爱国抗日宣……[详细]
  韩僧寿(547—612),字玄龄,新安铁门韩都人,为韩雄次子、韩擒虎胞弟,隋文帝时曾官至上柱国。韩僧寿出身将门,武艺高强,少时便随父韩雄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以其机智勇猛而闻名遐迩。后来,有人向周武帝举荐了他,武帝宇文邕见他年少英杰,十分喜爱,即封他为“侍伯中旅下大夫”之职。南北朝末年诸国纷争,社会动荡不安。北周武帝驾崩后,由皇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宣帝。宣帝立隋国公杨坚之女为皇后,杨坚被拜为上柱国,大司马。宣帝是个昏君,荒淫无道,整天贪恋……[详细]
  王黑子(1585—?),又名应成,新安孙都人。因给国家捐献巨资,被万历皇帝封为“大明保国财主”,授“光禄寺署正”职,相当于正六品。在王黑子刚满二十岁那年,父亲溘然去世。于是,年轻的他继承父业,开始了从商的生涯。由于他头脑灵活,处事稳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经营,并在汉口开办了大型纺织厂。王黑子疏财仗义,与人为善,但遇到修祠庙建桥梁者,他总是有求必应。他虽为一方富豪,但深得民心。凡遇岁荒,大捐储栗。凡藏券契,当众焚之,当地百姓,无不感……[详细]
  王洵(1824~1862),字仲允,新安人。出身贫寒,躬耕苦读。为人持重,笃信理学,不求荣利。少年丧父,事母至孝。同治元年(1862)捻军西进过新安,王洵背负老母避兵,致病,犹执母手为自己写下墓志,自责不孝而卒,终年39岁。一生读书务求实践。著有《务本录》、《古今孝子传》、《四礼述》、《百忍图说》、《时令记事》、《方舆要览》等。……[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