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上海市 > 奉贤区历史人物介绍7

奉贤区历史人物介绍7

   夏际唐,字觐尧,柘林西门外(今柘林乡柘林大队)人。道光年间为河南涉县知县等。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溃堤时,拿出自己的薪俸,抵充修堤经费。有《此君楼》诗集4卷。……[详细]
   李待问(?~1645年)李待问,上海县竹冈李家角(今本县萧塘乡鸿宝村)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擅长写作与书法。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到松江时,有百户问他:“闻君读烂四书,今作如何打算?”李回答:“为臣死国,常事也。”百户欣然说:“君能如此,我先断头以待。”说毕自刎。后家人劝李出逃,李却说:“以身殉国,乃份内之事,如不死,怎能对得起这老兵百户呢?”遂自缢于松江织造局(清初《乙酉笔记》载,其为清兵杀害……[详细]
   何三畏,号士抑,今庄行乡人。万历年间任浙江绍兴推官(法官)时,有人借权贵势力干涉讼案,但何不予理睬,按法惩办了坏人。该权贵散布流言蜚语,何宁愿辞职,决不屈从。晚年著有《云间志略》、《凤凰山稿》、《芝园集》、《何氏类熔》等书。……[详细]
   宋贤,字及甫,号定宇,今头桥乡东新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任浙江新昌县知县时,注意改造“旱涝不常”的自然条件,多年获得好收成。后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并曾出按四川、甘肃等地。他目睹家乡“濒海斥卤”“种皆菽麦,未植木棉,禾稻十不得一,岁收不逮近浦熟区之三四”的景况,奏请朝廷将不产稻米地区的漕粮改折银两征收,得到朝廷允许。此法利于本县东乡盐碱地区的垦植,一直沿续至清代。……[详细]
  陈询,字汝同,陈祯之子。生性刚直,永乐十六年(1418年)授翰林院庶吉士,久不升迁。同乡人沈度劝他随和些,当场受到斥骂。后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等职。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擅权,陈不附阉党,被降职为安陆知州。王振下台后,其历任大理寺少卿、国子监察酒等职。在任期间,曾三次参与国史的编修。……[详细]
   陈祯,字景祺,陈禧之弟。明洪武中为礼部主事,曾降职防守云南金齿(今保山县)。回京后先后出任主客员外郎、襄阳知府、河南右参政等。黄河溃决时,百姓流离失所,其上《治河方略》,使外逃者返回故乡各安生业。最后,因触犯明成祖朱棣,又降任交趾省(今越南北部)邱温知县,旋即病死。著有《陈景祺诗集》。……[详细]
   卫肤敏(1081~1129年) 卫肤敏,字商彦,今萧塘乡人。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吏部员外郎、礼部侍郎等职。任校书郎时,宋徽宗赵佶令其往金国祝贺金主生辰,卫因金国不派人祝贺宋朝天宁节而将礼金放在边境就算完事。第二年,他再次出使金国,因保持气节不受屈辱而被羁留半年始归。……[详细]
   戴云才(1898~1983年) 戴云才,原籍浙江定海县巨山岛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随父母迁居今柘林乡冯桥村开荒晒盐。6岁丧父,12岁丧母,14岁开始晒盐。1953年,创造用砻糠拌石灰浆做成晒盐蒸发池,弥补杉木盐板的不足。袁浦盐场办事处将此誉为“戴云才蒸发池”,予以推广。1954年,他参加互助组,生产中处处带头。1955年春,在缺西倪家码头处用自家的毛竹、跳板搭一小桥,方便行人,人称“云才桥”。1951~1955年,……[详细]
   傅顺章(1918~1981年) 傅顺章,青村乡姚家村九队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公社农技推广站技术员、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仓库保管员等职。合作化期间带头搞科学种田,1956年其所种3.7亩双季稻亩产697公斤,1.1亩元麦亩产337公斤。次年,他的试验田亩产籽棉197公斤,他领导的青锋一社棉花亩产皮棉67公斤。1957年2月,同著名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等一起,赴北京参加全国先进集体、劳动模范代表……[详细]
   周树权(1929~1981年) 周树权,泰日镇人。先后任泰日粮管所收购站负责人、保管组长、副主任等职。1959年至逝世,20余年如一日,献身于保粮工作。每年夏秋新粮入库前,带领保管组对全库进行粉刷消毒。1961年起,他领导保管的粮仓连续21年达到无虫害、无鼠雀、无霉变、无事故的“四无”标准,成为上海市保粮战线的一面红旗。周仅有初小文化,但平日刻苦钻研,从实践中总结出“无虫先防,有虫即治,治后严防”的经验,药物熏蒸达到“一次熏蒸……[详细]
   费芝若(1921~1980年) 费芝若,原名登鳌,松江叶榭人。民国24年(1935年)小学毕业后失学在家。3年后从师松江董志刚习医。民国32年至南桥东街设诊行医。解放后参加南桥镇联合诊所,由内科医师提为诊所主任。1952年入县卫生院。同年11月,费等3人至奉城创设区卫生所(即今奉城医院前身),任所长,后任院长。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费平易近人,诊治热心周到,常不避风雪,不畏路远,下乡就医。有次骑自行车去四团出诊,半路摔……[详细]
   罗震云(1908~1979年) 罗震云,又名罗大希,上海市人。父母早亡,孤儿院中长大。成年后在上海一橡胶厂做工,娶一纱厂女工为妻。“八·一三”后,随妻避难至南汇县亲戚家,并参加伪地方守望队。后经冷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随姜文光等去浙东开辟根据地。期间,因疾养病百姓家,愈后同组织失去联系,遂返家经商,全家亦迁至本县平安乡三团港岳母家定居。解放初,曾蒙冤受屈。平反后,在基层供销、粮食部门工作。平日善用鼠夹捕鼠,人称“捕鼠大……[详细]
   李厚德(1910~1976年) 李厚德,四团乡三团村人。解放前在家务农。解放后,曾任三团乡信用社组长、四团信用社主任。1955年,有人冒领四团三坎乡农民陈小妹存单,李花两天时间,终于查清追回。同年7月,棉田发生虫灾,因信用社资金不足,理事们要求银行贷款。李以国家利益为重,带领信用社人员深入农村,吸收存款2000余元,支持农业社喷药除虫,使棉花获得丰收。年底,该信用社有存户1204户,存款158700余元,占业务区域总数的93%。……[详细]
  秦金林(1915~1976年) 秦金林,庄行乡长浜村人,中共党员。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种田,12岁到富农家做长工,27岁始与人合作,边摇闵行船边种田。解放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先后任村治保委员、村长、互助组长、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等职。1958年,任庄行公社副社长兼红星中心社党支部书记。1962年为公社党委常委。1951年带头组织互助组,全组籽棉平均亩产75公斤,稻谷亩产300公斤,他自种籽棉亩产100公斤,稻谷400公……[详细]
  陈林湘(1961~1985年)陈林湘,头桥乡和平村人。198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参加云南麻栗坡县老山对越自卫作战,任某部通讯班长。某日晚八时,他肩扛40公斤重两箱手榴弹,率全班冲向阵地时,左腿被炸伤。他高叫“不要管我”,命令战士冲上阵地,自己则把手榴弹箱拴在身上爬到阵地。有一次,他率领战斗组抬运伤员时遭到越军火力-,便挺身将敌火力引往他处,掩护战友脱险,不幸胸部负重伤。牺牲前,他用鲜血染红的……[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