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谟 中国预警机之父 王小谟(1938.11.11- )雷达工程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中国著名雷达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0年获全国百名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1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1月18日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电子工业部电子科……[详细] |
戴有祺,号珑严,清朝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康熙三十年(1691)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不久戴有祺便告假回乡服丧。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降职为候补知县,他不肯赴任。辞官离京,归乡隐居,再不复出。辞官返乡后,筑室蒋泾桥(朱泾镇西),辟小园,取名“慵斋”,后因生活贫困,房屋出售他人。晚年化名陈姓,居住在朱泾镇东部“三道旨”(解放后改名新农镇)。著有《慵斋文集》、《寻乐斋诗集》等。戴有……[详细] |
顾野王(519—581),字希冯,海盐华亭乡(今属上海金山县)人。幼好学,长而博览群书,精于文字训诂,通天文地理和卜筮,兼善画。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官太学博士。侯景之乱,野王回海盐,召募乡党数百人,杖戈披甲,支援京城。乱平,太尉王僧辩命其作海盐县监。入陈,任金威将军,升府咨议参军。文帝天嘉元年(560),补撰史学士,迁国子博士兼东宫管记。天嘉六年,授太子率更令,掌国史,主修梁史,后迁黄门侍郎、……[详细] |
叶可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叶可明(1937.3.28- )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长期研究施工技术,形成了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对象,因时、因地、因人置宜的施工技术体系。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实现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艺;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基中分地区、级别的支护原则,实现了20米深坑……[详细] |
侯光炯,侯光炯(1905.5.7-1996.11.4),土壤学家。上海金山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化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从事土壤学教学与科研工作达60年之久,在土壤肥力和土壤地理研究方面发现“光肥平衡”日周期变化的事实,从而开辟了土壤胶体热力学新领域1986年通过鉴定的水田自然免耕新技术,到1988年底已在南方13省推广2200多万亩,增产率在15%以上为适应土壤肥……[详细] |
丁公著(762~826年),字平子,胥浦乡(今干巷一带)人,3岁丧母,少年勤学苦读,21岁以五经及第,授集贤校书郎。任期未满就辞职回乡,侍养父亲。其父去世,亲自负土筑坟。淮南阙阀,升任集贤殿直学士。不久又充任皇太子及诸玉侍读,著《皇太子诸王训》10卷。穆宗即位,召他询问朝典。因他陈词恳切,授给事中,赐紫金鱼袋。后调任工部侍郎,他自知将被重用,就以患病为由告退,未获允准,就要求外任,授浙江西道都团练……[详细] |
高平子(1888~1970年),名均,字君平,别署在园,因慕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字平子),故自号平子。本县张堰乡秦望村人。出身书香门第,父高煌为清末举人。延顾莲芳为塾师,深植国学之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上海震旦学院,攻读拉丁文及法文,并学习物理、几何及西方哲学。民国元年(1912年)大学毕业后,致力于天文学研究,先于佘山天文台实习,得台长蔡尚质神父(法国人)悉心指导,遂得通天文之学。民……[详细] |
娄机(生卒年不详),字彦发。南宋绍兴年间人。居枫泾镇。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授盐官尉、含山县(在安徽省)主簿。七次兼理邻县,都以治理有方而闻名,调任太常博士秘书郎。后兼为善堂小学教授。精心为太子授课,被提为监察御史。嘉泰元年(1201年)韩侂胄议收复中原失地,他竭力劝阻,认为兵卒骄逸,财力未裕,万一战争旷日持久,反而祸国殃民,未被采纳。后进太常少卿。朝廷命他去荆州、襄阳宣布开边命令。他直言道……[详细] |
钟天纬(1840~1900年),字鹤笙,亭林镇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入上海“广方言馆”攻读英语,为该校第一期学生,光绪元年(1875年),应徐建寅之邀,赴山东机器局翻译馆任职。光绪五年,受清政府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邀请游历欧洲各国,考察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西方文化与中国政俗之短长。光绪七年回国,受聘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除与英国人罗亨利、傅兰雅合译《西国近事类编》、《工程致富》、《英美水……[详细] |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中国作家、导演、职业赛车手。1999年,他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 。2000年,在上高一的韩寒退学,后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三重门》 。2001年,他出版文集《零下一度》,该书获得当年全国图书畅销排行榜第一名。2002年,他出版小说《像少年啦飞驰》。2003开始职业赛车生涯。2004年3月,他出版文集《韩寒五年》。20……[详细] |
高锟;(Char;les;K.Kao),光纤通讯、电机工程专家。美国国籍。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诗人和革命家,父亲高君湘是律师。高锟于1948年举家移居台湾,至1949年迁往香港。香港,高锟就读圣若瑟书院,中学毕业后考入香港大学,但由于他想读电机工程系,港大当时未开设此科,于是远赴英国,进入英国伦敦的伍利奇理工学院(现格林威治大学)。1957年、1965年……[详细] |
侯承祖(1591~1645年),字怀玉。明末金山地方人。16岁袭祖职为卫指挥使。其父侯继高因抗倭屡建战功,实授骠骑将军都督佥事。他自幼受父亲薰陶,忠勇多才略。袭职后,委他督察驻防,后掌卫印,防务完善整肃,常至青村、宝山、柘林等地巡视。所到之处,检阅军队,补充力量,理顺民心,铲除奸邪。并以发展农业生产为首务,政绩显著。侯世禄(?~1645年),字公藩,承祖之长子。自幼博览群书,尤通经史,常下笔数千言……[详细] |
顾观光(1799~1862年),字宾王,号尚之,别号武陵山人,钱圩乡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好训诂,善医道,对天文、历法、数学、物理等尤有研究。治学严谨,于学问每穷本探源,抉其所以然,摘其不尽然。对古今学说运用辩证处理其相互关系,并兼采中西之长,认为两者之间“可互相证而不可互相废”、“旧法者新法之所以出”,同时也认为“积世、积测、积人、积智,历算之学后胜于前”。平生著作甚多,《九数外录》十篇基本上……[详细] |
朱学范(1905~1996),是我国杰出的爱国民主战士和政治活动家。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1933年上海法学院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1938年与陕甘宁边区总工会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工人抗敌总会筹备会。1936年至1945年曾8次任中国劳方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争取国际工人援华抗战,参加国际工人反法西斯斗争。1945年出席世界工会大会,当选世界工联副主席。朱学范故居坐落在新街11号,……[详细] |
丁聪(1916-2009),1916年生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曾任《人民画报》副总。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中国著名漫画家,舞台美术家。1916年生于上海,祖籍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笔名小丁。擅长漫画、插图。2009年5月26日病逝,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漫画。自幼受家庭影响,在上海清心中学读书时就开始发表漫画。抗日……[详细] |
包节(1506~1556年),字元达,明代漕泾人。5岁丧父,母杨氏教读甚严。每夜燃香一支,香未尽,不得入睡。应试时,有友邀饮于伎家,其母大哭道:“你刚进入社会,就到这种地方去,今后如何做个好男儿?”经亲友再三劝解,责打十板方罢。此后,他愈加奋发读书。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授东昌推官。他不忘母训,洁身自好,为官清正。嘉靖二十三年,任御史,曾劾兵部尚书张瓒纳贿事。后出巡云南,发现有才干之人……[详细] |
黄继曾(1872~1911年),字公续。家资富厚,急公好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和光绪三十四年,皖南休宁等地水灾,他集资10万缗(千文)以作救济。后云南、山西、徐州、淮北等地饥歉,复捐银10万余两。八国联军侵华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竞以兴学救亡。他慨然以培植人才为己任,光绪三十一年独创明强两等小学于朱泾镇。学校分南北两部,为便利学生往返,在市河上架起“新木桥”。民国2年(1913年),该校……[详细] |
唯庵(1323~1396年),又名德然,俗姓张。元、明间松江华亭人。7岁剃发受戒于杭州天龙寺。曾拜访江苏霞雾山石屋禅师珙。珙与他交谈后,极为器重,道:你就象庭前的松树,今后当广庇众人。又书“松隐”两字相赠。此后,他遍游四方,受业于浙江金华圣寿寺千岩长禅师,随其-,声誉腾起。元至正八年(1348年),唯庵至华亭郭汇之南(今松隐乡)见风景秀丽,于是结茅屋而居,三年足不出户。里人吴山得悉后,捐金献地来上……[详细] |
王顼龄(1642~1725年),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康熙十八年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获一等第6名。改任翰林院编修,参加《明史》编纂。常与汪琬、朱彝尊等上下议论,通晓典故,人称修史良才。后升侍读、侍讲学士,为康熙帝讲解《资治通鉴》。他娴熟史学,触类旁通,每讲一篇,必获康熙帝赞赏。因弟王鸿绪事累及,奉旨休致。不久又应召入京。康熙四十……[详细] |
杨维祯(1296~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元文学家、书法家。原籍浙江诸暨。少年时,其父筑楼于铁崖山,聚书数万卷。他终日勤读,自号“铁崖”。,泰定三年(1326年),中进士,任天台县尹。后调钱清盐场,因不善逢迎,十年不获升迁。元修辽、金、宋三史,他作“正统辩”千言,总裁官欧阳玄赞叹:“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后调任江西儒学提举,因交通受阻,未成行。值兵乱,浪迹浙西。张士诚据浙西,屡召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