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西 > 百色市 > 凌云县历史人物介绍2

凌云县历史人物介绍2

  林宝航(1888—1970年),原名葆恒,笔名南篓,泗城中大街人,壮族。毕业于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民国七年(1918年)任凌云县云峰小学校长,后任凌云县教育局局长。民十五年(1926年)任《田南报》主编、中央军校第一分校上尉、少校教官。十八年在广东省任广州河南中学教务主任、复旦中学史地、图画教员。二十八年任广西省立百色中学教师。三十三年十月至三十八年四月任凌云县中学校长。1950年在百色赋闲。1960年至1970年6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史……[详细]
  李秀三(1888—1936年)又名李英华,沙里乡龙化村人,壮族。1923年参加韦拔群领导的“三打东兰”战斗,1925年9月参加韦拔群在东兰开办的农-动讲习所,学习革命道理,1926年回沙里,在龙化、那桃、甘闷、弄丁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并组建了一支农民自卫军,带动和保护平乐、巴轩、金牙、逻楼、沙里、龙川等地群众开展打土豪活动。 1929年冬,李秀三由黄伯尧等介绍在平乐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中旬李率领沙里、逻楼农军二百多人,到凌云县城接受……[详细]
  王彭年(1886—1940年),泗城正南街人,壮族。清附生,毕业于广西政法学堂。擅长文史、书法、诗,其隶书笔锋浑园,字划伟拔,民国时期“百色中山公园”禅坊横额和凌云县“中山纪念堂”门额隶书即王彭年的手笔。 民国元年(1912年)任凌云第一届议事会会长,1913年当选 广西省临时议会第一届议员,后获三等嘉禾勋章,任广州0军政府内政部次长。1921年回凌云任县长,1925年又连任凌云县县长。曾编过《泗城府志》及作《凌云县志》的起草工作,后因……[详细]
  罗增麒(1879—1955年)字祥征,泗城正南街人,壮族。清宣统拔贡,毕业于广西政法学堂,授赐神州政法学士。 民国元年(1912年)在百色参加田南道第五复选区(凌云、西隆、西林、天保、奉议、百色、恩隆、恩阳等8县)选举,当选为众议院议员。二年四月,到北京出席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的国务会议(简称国会)。国会第一届会议期间,罗参加赵炳麟等议员提出的-袁世凯叛国议案。 民国十一年(1922年)直系军阀曹锟控制北京政府,乘机用手段通过国会选举曹锟……[详细]
  封承理(1875—1935年)广西容县人,清统拔贡。曾留学日本宏文学校和铁道学校,归国后历任广西陆军总部法官、民政厅督导员、湖南衡阳县县长、广西武宣、容县、贵县、玉林县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任凌云县长,为政三年,建市场、设苗圃、修街道、勘定缰域、治理盗贼,多为群众称道。 卸任时忽得急病,死于凌云,尸体运回容县埋葬。……[详细]
   岑启沃(1868—1949年),号心田,泗城镇解放街人,壮族,清代岁贡。民国初年任县峰小学校长,民国六年(1917年)广州0军政府成立,任岑春煊总裁府私人秘书,1926年在广西西林县政府任司法,1929—1930年为凤山县政府编纂《凤山县志》,后因-失修。1936年受乐业政府聘为《田西县志》总纂,成书8篇。今这两书均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 1949年因病逝世,享年81岁。……[详细]
  王积树(1847—1908年),小名镇帮,字若藩,凌云泗城镇人。清朝同治初年,以文童身份投云贵总督岑毓英做幕僚。随军征战有功,历任师宗、个旧、罗平、富州、巧蒙、宁州、宜良等厅官、州官、县令,后由宜良县令擢升河口边防副督办,先后在云南官场历时四十余年,相继担任盐课大使、红河沿线管带,掌管河口缉私巡船,征收税金等。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二九日,孙中山派黄明堂、王和顺率领由镇南关撤出的革命军百余人攻打云南河口。事前革命军已策动王积树……[详细]
  陈炳(1830—1884年)凌云县泗城镇人,身材魁梧,体力过人。清朝道光末年(1850年),县境匪患不绝,陈炳召集壮士四五十人,商议说:“大丈夫当立功报国,现在土匪到处劫掠,危害乡里,父老无不担忧,我和大家前去解难,也莫乘时崛起”。众人叫好,于是变卖家产作军费,不出一个月果然击散土匪,地方平安。云贵总督岑毓英因而召见陈炳,当面嘉奖。岑毓英带兵入滇平叛,便带陈炳同去,果然每战必胜,名声大震。可是有人向岑毓英诬告陈炳出身土豪,日久必谋反。陈……[详细]
  张子明(18?—1856年),凌云县下甲乡彩村贫苦农民,壮族。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参加太平农民起义军,他作战勇敢、机敏,初时为北王韦昌辉统领下的一员小将,因征战有功,授御林侍卫,后擢升至恩赏丞相。 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张子明奉命与石祥祯、韦志俊等攻南昌,因城墙坚固,不久清军援军又陆续赶到,双方相持半个多月,仍久攻不下。东王杨秀清急于开拓缰域,下令撤出,放弃南昌,转攻皖北和湖北。张子明随石祥祯率军万余人西进湖北,大战于半壁山……[详细]
  李大姐生卒年月不详,系凌云县逻楼镇坡楼屯人,壮族。清朝咸丰初年,各地纷纷起义反清,李大姐也在逻楼组织农民反清义军。凌云知县余萼街(贵州人)到任后,自以为果敢有干略。咸丰六年(1867年),他出巡到逻楼,被李大姐率领千余名农民反清义军在逻楼伏击,把余萼街抓获后解押到坡楼屯。县团总汤周声和团长肖文焕,闻讯赶紧征调团丁驰救,知县余萼街才得以逃脱。余萼街恼羞成怒,带足兵丁跟踪追击李大姐,直追到百色地界,双方交战之后,李大姐不知撤向何方,余萼街发……[详细]
  黄家仁(1812—1858年)字乐山,泗城府正北街人,黄家德亲弟。他自幼聪颖,读书用功,立志钻研经书,特别擅长短诗,经常吟咏,与哥哥在家乡办学,兄弟俩都出名。道光十五年(1835年)享受禀生待遇。曾当私人教师,后以军功升任知县,开赴部队,在福建报资历,改调广东任职,正逢洪秀全、杨秀清起义,咸丰三年(1853年)黄家仁从文职人员改为管带,到江西、兴宁、封川、西宁等地与太平军作战。五年,调高要。后以军功升同知直隶州、梧州知府花翎。八年七月卒……[详细]
  黄家德(1810—1880年),号达三,泗城府正北街人,壮族。清朝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生,常主办乡夜、诗社,传播地方文教。时值地方多事,在乡办团练亦成绩显著,经大学士赴广西钦差大臣赛尚阿荐保以知县选 用。咸丰八年(1858年)晋京引见,先后委任广东开建、鹤山、新兴,又到鹤山等当了四任知县。在鹤山他著有《八省鸿印诗草》、《仙石舫全集》、《介石园余草》等诗集刊行于世。广西名人象州进士郑献甫甚雅重他,曾为他的诗集作序。旧《凌云县志》载……[详细]
  黄鸿绪 清朝光绪年间,有一巡官自邕州到泗城府巡察 ,在镜澄桥上观赏镜澄秋月美景,说道:“泗城确实山明水秀,可惜地处偏僻,出不了什么人才,城四周高山环抱,铁桶亿的箍住,故而偶有人才也被地方给局限了,出不了人头地”。不少人听了随声附和,连声说巡官说得对极了。有人把这事告诉给举人黄鸿绪。 黄鸿绪,清朝举人,因母亲去世正在泗城正北街的家中丁忧,听闻巡官说这样的话心里很不受用。这晚他和几个朋友在书房聚谈,得知巡官明日要去浏览水源洞,觉得这是个好机……[详细]
   海峻和尚 到过水源洞的人,除了美景,最惹人记念的,怕是大堂上迎面而立的“问心”两字了。它不但笔力雄壮,且迎门而立,敲动人心。问心者,本来是对求佛的人说的话,它含有劝善的意义。如果作为反省修行来解释,你修行是真心的吗?是不是心怀鬼胎?也都可以的。这问心题得别开生面,所以被毁了,1985年重又刻上。大家也记得题它的海峻和尚。 海峻和尚,清朝人,学识渊博,侠肝义胆,平生练习拳术,专好打抱不平。因见豪霸白日抢劫良家妇女,累制不止,恶言……[详细]
  王懿德是清朝乾隆年间左江观察使,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冬游于水源洞,见奇洞胜景,洞内有天,包罗万象,为邕管所无,较他郡为最,便以端庄的楷书,在水源洞口的悬崖上,写下“第一洞天”四字,至今字还在,人以字留名。 由于年久苔蚀,边跋小字仰视不能辨了,兹抄录于下,供诸君鉴赏:予奉命守江左,于斯三载余矣。邕管所属名胜,无不游览。戊戌冬仲,巡历泗城,其地千峰环绕,众山罗列,较他郡为最。因闻有水源洞,遂躬亲之。见洞门轩处,窈窕深遂,探奇挟幽,幻化……[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