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衡(1899—1985),原名木珍,又名载勋,梅江区城北镇白围村人。家贫,但勤奋好学。读私塾时,因无钱买书,乃日夜借书抄读,终以成绩优异,得学校连续4年免缴学费,并被推选参加全县会考,名列第二;后报考东山中学,800多考生中获第一名。1915年,在乡执教。1922~1927年,先后任蕉岭县财政科员、兴宁县财政督征员、粤军第二军中尉军需、直鲁联军第十三军上尉副官等职。1928年直鲁联军溃败后,军……[详细] |
刘家祺(1897—1981),梅江区城北镇扎田村人。童年在家乡小学读书,升入东山中学后,因家贫辍学。为谋生计,到刘志陆部下当兵,历任排长、连长、中校军需长等职。后弃军从工,到上海电影影片厂做剪接工作,剪接过多部电影,其中有《火烧红莲寺》。因影业欠佳,做了数年后,由本家叔伯带到海外谋生。1927年,他先去越南,后到印尼巴城(雅加达)。做了一段时间杂工后,得朋友帮助,自己开办家庭作坊式的皮革制造手工厂……[详细] |
张简孙(1899—1989),家名宝鑫,号镜澄,梅江区东郊乡张家围人。其祖父张简堂为前清孝廉,17岁中举,曾任山东省济南府新城县、黄县知县。张简孙年少时,聪明好学,深得其祖父钟爱,民国初年(1912),特地带他到北平读书。1918年,张简孙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毕业后,以优秀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1922年军官学校毕业后回到广东,参加国民革命行列。1925年,张简孙加入中国国……[详细] |
张建(1901—1996),字扫霆,梅江区东郊乡东街燕诒堂人。祖父经商,颇有积蓄,乃乡间绅士。父业塾师,一生清平,但有儒者风。张建小时就读于梅县县立小学,成绩优异,校长萧凤琴常在人前夸张建,称赞他将来必成大器。他祖父知道后很是高兴,决心尽家财资助孙儿读书。小学毕业后,考进省立五中(今梅州中学)。时值“五四”运动,张建受新思潮影响,参加-,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反帝反封建……[详细] |
张天野(1904—1991),曾用名张崇岳,梅江区东郊乡人。从小勤奋好学,梅县广益中学毕业后,就读于黄埔军校燕塘分校。1937年8月毕业于庐山陆军军官训练团(第二期)。1938年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任职。1939年初,张天野被派湖南南颚游击干部训练班任教练,他负责编讲游击政工的有关材料。1939年4月,任粤桂边区游击司令部政治特派员兼纵队副司令。1940年8月,任陆军九十、师师党部执委兼书记……[详细] |
柯远芬(1906—1996),家名桂荣,号为之,出生于梅江区东郊乡月梅村三坑口,后过继于梅县梅南镇轩坑中村柯屋。1926年考入中山大学,1927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后进重庆国防研究院2期、园山军官高级班3期、三军参谋大学1期、美国陆军参谋大学特别班3期深造。曾任排、连长,参谋、团长、上校参谋等职。1937年晋升为第九集团军少将参谋长,后调福建保安处任参谋长、保安干部训练所副所长、旅长、纵队副司令……[详细] |
张棣昌(1918—1990),梅江区东郊乡人。l岁时随母亲去印尼盂加锡埠侨居,6岁就读印尼孟加锡“中华小学校”。14岁回国,先后就读于张家围所属“肩一小学”、梅县县立中学。1932年到南京,在中央大学附中补习班上学,后考取国立体育专科学校。1938年投奔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冬调至八路军留守兵团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队任音乐教员兼政治教导队文化教员。1939年,以优良成绩考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详细] |
刘锦庆(1926—1999),梅江区三角地上坪村约亭顶人。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社会活动家,香港义安公社、香港嘉应商会等社团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早年失怙,依靠母亲抚养成长,深受其勤劳简朴,善良德惠的熏陶,使他从小就有勤奋自爱、搏斗向上的精神。他先后就读于水白中学和东山中学。正读东中高二时,因家境贫困而中途辍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1947年春,刘锦庆到香港谋生,在同昌兴南洋出入口庄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详细] |
侯志明(1896—1980),字澹生,梅江区东郊乡周溪蓝塘村人。省立五中(今梅州中学)高中毕业后任小学教师。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北伐期间,任蒋介石侍从室秘书。后任杭州《民国日报》总,不久升任北伐军少校、中校政治处长。1932年,“蓝衣社”成立,侯志明是3个候补干事之一。1935年调任中央军校毕业生调查处上校科长。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委总政治部少将人事科长。1939年9月以国民政府“全国慰……[详细] |
黄友谋(1909~1988),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人,出生于江西省。黄少年时,进广益小学、广益中学.后转入学艺中学。民国14年(1925年),念中学时便加入校内进步组织“新学生社”。不久,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为梅县第一批团员。民国16年,在学艺中学毕业。民国17年至民国23年,先后在日本京都第一高等学校预科、第三高等学校理科学习。民国23年3月,考进京都帝国大学物理系。民国26年2月毕业,……[详细] |
张榛盛,1937年8月出生于梅县城北乡西岩前塔下张屋(今属梅江区城北镇)。1956年7月在广东省立梅州中学高中毕业,由学校保送到大连海军军官指挥学校,就读四年制甲种计划航海系专业。196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毕业后分配到南海舰队工作,历任过扫雷舰大队航海长、航海业务员,副大队长;广州基地军训处副处长,作战处处长;南海舰队作战处副处长;广州基地参谋长助理,1985年7月任广州基地参谋……[详细] |
朱云卿(1907—1931年),原名朱云,梅城油箩街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农武装领导人之一。朱德在为朱云卿撰悼词中称其为“中国有用人才。”他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父是私塾教师,母是搬运工人。民国6年(1922年)15岁赴印尼万隆跟叔父做工。1924年朱云卿瞒着亲人,离印尼回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军事知识和参加军事训练,努力学习革命理论,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加入了军校进步组织“青……[详细] |
熊锐(1894-1927年),原名新寿,又名维新,字君锐,梅江区新塘尾村人。青少年时,目睹祖国处于列强瓜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时代,萌发了爱国、教民思想。中学毕业后,在梅县桂里小学任教,与杨雪如等组织读书会,介绍进步书刊给学生阅读,鼓励学生关心时事政治。之后,到汕头《大风日报》任,并为《真言日报》撰写进步文章。旋辞去职务,东渡日本留学。民国4年(1915年),日本侵略者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详细] |
曾举直(1894—1981年),家名纪钹,字天声,城北曾龙岌村人,早年毕业于梅县东山中学,后入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回广东,1920年投身军旅。1931年任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一师黄任寰部参谋长。抗战期间,先后任第九、第四战区高级参谋,第九战区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将军需总监,广西百色、南宁警备司令兼-督察处处长。曾举直任独一师参谋长时,驻防梅县、蕉岭一带,他协助黄任寰利用军工、民力进行城市建设和发展交通、……[详细] |
邓树南(1874—1925年),梅江区三角镇上坪村人。幼时家境清贫,早年便离乡到印度尼西亚谋生,当过炊事员、工人和店员。经过10余年的勤奋努力,在朋友的支持和合作下自立门户,创办“志成公司”,任经理。由于经营得法,业务有所发展,在印尼侨界享有声誉。清末,孙中山在南洋各地宣传反清各民,邓树南深受影响,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带头剪辫子,捐款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1912年民国建立后,应临时政府特邀,邓……[详细] |
梁浣春(1864—1949年),原名锦元,是清末民初嘉应州的女教育家。生于梅城上市禾好堂“文魁第”梁屋。梁浣春5岁时即在家中拜名儒为师,只五年变学习了《四书》、《五经》、《烈女传》及不少诗词名著。由于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这使她感到十分委屈。她一面习红针黹,一面攻读古今名著,因而文章学识日益长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美国某教会来梅筹办医院,裕征求女助理一人,梁浣春闻讯,认为这是为……[详细] |
张英,1921年1月出生于梅城东街张家围(今属梅江区金山街道办事处),1938年月11月入党。1939年10月任中共梅县城区区委组织委员,1940年7月调任中共梅县中心县委领导的福建武平象洞区委组织部长,1941年任区委书记,同年6月至9月调任中共梅县松源区委书记,后改称中共松源区特派员。1944年7月携妻熊兰英奔赴中共抗日东江纵队。1944年10月后任东江纵队5支队政治处干事,独立第一大队政治教……[详细] |
叶松盛(1917—1993)叶松盛,1917年10月26日出生于梅城西街十甲尾。他幼年时靠在印尼经商的父亲供养,由于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高小毕业并考入县立中学,读至高中毕业。在校期间,他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还自学英文,达到口译及笔译运用自如之水平。30年代初,由于生活所迫,其母携带他赴印尼玛琅,入玛华公学继续读书。当时,殖民主义的种族歧视及印尼当局的-排华政策,激起叶松盛对社会现象的不满,他积极……[详细] |
张简荪(1899—1989),家名宝鑫,号镜澄,梅城东街(今梅江区东郊张家围)人。祖父张简堂为前清名孝廉,17岁中举,曾任山东省济南府新城县、黄县知县。张简荪年少时,聪明好学,深得其祖父钟爱,民国初年,特地带他到北平读书。民国7年(1918)毕业于北平高等师范学校附中。毕业后,他目睹国家内忧外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决心投笔从戎,以卫国保民,凭优秀成绩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1922年毕……[详细] |
刘宜应(1897—1971年),城北扎上村人。有时家贫,靠父母肩挑度日,读完旧制东山中学后,因生活所迫,投刘志陆部下当差。不久辞去军差出洋谋生,在秦国睛吻埠的一家杂货店当店员。旋往印度加尔各答埠刘镜元皮革厂学制革技术,后转往印度尼西亚,与堂弟刘宜信合股在雅加达开设“源源皮革厂”。经过一段时间的锐意经营,“源源”皮货在东南亚享有盛誉,并成为皮革制造业之巨子。刘宜应在雅加达办厂经商期间,参与领导改组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