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炜(1906~1969),字伟吾,广东大埔县湖寮镇新寨村人。他14岁就读于省立二中,毕业后考入广东大学。民国15年(1926),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被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编入东路军战斗序列,转战闽浙,后抵南京。民国16年,他奉派担任第一军宪兵营连长,11月改隶第一军总指挥部,以参战龙潭之役有功擢升少校。民国17年,原部改编为宪兵第二团,他任该团第二营第六连连长。民国20年,入军政部宪兵军官讲习班受训,结业后调升宪兵第五团第一……[详细] |
连贯(1906~1991),原名学史,枫朗镇王兰村人。他小时在家乡念书,民国9~13(1920~1924)年先后在高陂仰文学校、大埔中学和梅州中学读书。民国14年,他在双坑明德学校任教。同年暑假往汕头,时值国民革命军东征,他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返埔后即加入中国国民党,宣传新-。同年,离埔赴广州,由中共党员蓝裕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四·一二”事变后,面对蒋介石捕杀共产党员的严峻形势,连贯利用同乡会等社会关系,营救部分被捕……[详细] |
萧隽英(1901~1988)萧隽英,又名萧鹏魂,广东大埔人。因生父家贫而被卖给高陂镇萧锡传为养子。早年在高陂镇小学毕业后,跟人学医。民国6年(1917)春后,到潮安县城小学任教。民国9年8月到驻汕头市的粤军义勇军中任事。民国11年,陈炯明部背叛孙中山,邹鲁任孙大总统特派员,委萧任特派员公署机要处长。民国13年4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其后,历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惠州留守处主任、惠阳县农民协会主席、中共惠州地委书记、中……[详细] |
黄粦传(1924~1966)黄粦传,艺名黄仪,广东大埔人。童年时受过当地民间音乐、戏剧的熏陶。12岁小学毕业后即进湖寮同艺国乐社学演汉剧,先后师从李祝三、詹欣、郭维政,年余即学会了《上天台》、《辕门斩子》、《韩文公走雪》、《百里奚认妻》等老生重头戏的唱腔。民国27年(1938)14岁参加梅县游艺大会演出,在《上天台》中饰刘秀,得行家的赞赏。民国32年(1943)黄辗转加入福建龙岩的汀龙剧社,拜前辈郭维政为师,终学得《群英会》、《击鼓骂曹……[详细] |
罗欣然(1903~1931),又名增喜,古野镇培美村宫前人。在高陂仰文学校读中学时,欣然与旅穗进步学生多有书信联系,还阅读革命书刊,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民国14年(1925),他弃学从军,北征入闽。后回大埔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6年,国共0,国民党右派势力肆意捕杀共产党人、革命分子。欣然被派往韩江中游、埔西农村,秘密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军、农会。“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闽西、粤东,他遵照党的“组织暴-动,迎接起义军”的指示,参加领导高陂暴-……[详细] |
张善铭(1900—1928),又名张善鸣,西河镇下黄砂村人,出生于贫农之家。民国7年(1918),考进大埔中学,次年进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此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他与阮啸仙、刘尔崧等同学积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投身反帝、反军阀的斗争。民国8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即参与发动“甲工”同学积极响应。民国10年夏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广东支部的早期党员之一。民国11年(1922)3月14日,中……[详细] |
何如璋(1838~1891)何如璋,字子峨,号璞汕,广东大埔人。出身农家,清道光三十年(1850)因家贫辍学牧牛,遂在家自修。姑父陈芙初嘉许他的志向,遂助其复学。咸丰六年(1856)补廪生,咸丰十一年中举人。同治四年(1865)为福建署汀州知府朱以鉴的幕僚,参与镇压汪海洋所率太平军余部,-奖叙知县,加五品衔。同治七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改授编修。他专心探求西学,得直隶总督李鸿章赏识。光绪二年(1876)十二月,经李鸿章力荐,晋……[详细] |
郭寿华(1902~1984),字东山,学名郭诚,广东省大埔县-龙虎岗人,首任湛江市市长。郭寿华幼年在乡读私塾。民国初年,考入潮州金山中学。“五四”运动时期,日本侵华日紧,郭寿华与学友组织“潮州学生救国团”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毕业前夕,因涉及参与反对新任校长风潮,被学校开除,遂为同学举为代表,赴省城广州向教育当局-。后在广州改名郭诚(字寿华),考入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后改为国立广东大学法科学院,又改为国立中山大学)。20世纪20年代初叶,……[详细] |
杨永松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杨永松,广东大埔县人,1919年出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12军101团文书、红一军团3师3团收发、2师政治部技术书记。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师直政处教育干事、师政治部秘书、师直政处教育股长、特务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秘书长、教导2旅5团政治处主任。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抗大总校秘书科科长。解……[详细] |
杨辉图(1911~1987)杨辉图,原名杨为铭,广东大埔人。出生贫苦农家,早年在家务农。民国19年(1930)参加坪山农民起义,当赤卫队员。起义失败后,杨流落到闽南一带当油漆工。民国21年(1932)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东进福建,攻占漳州。杨在龙海县石码市得到消息,欣喜异常,积极帮助来到石码的红军宣传队开展工作,并于同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在红一军团第十师当宣传员,后调江西瑞金红军大学第三连当文书。民国22年2月加入中……[详细] |
罗时元(1908~1931年),原名罗娘来,广东省大埔县人。民国16年(1927年)受“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影响,参加革命活动。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1月受命到诏安官陂浮山开设武术馆,以百顺居为馆址,教拳会友,宣传革命,设联络点,培训骨干。民国18年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四十八团在官陂龙伞岽成立,罗时元任团长。他注意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后率四十八团接连攻打大埔县的崂村、大产墟、白土、洋溪的反动势力……[详细] |
张华云(1907—1935),女,又名华容、华荣,英雅乡下村人。历任中共三河区委、中共饶和埔诏县委、闽粤边特委委员,主管妇女和宣传工作。-公学读书时,父母将她许配罗家为媳。民国16年(1927),她毅然抗婚离家,投身革命。在房明光、谢卓元培养教育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谢卓元结为夫妻。她编写了许多通俗易唱的革命民歌,其中以反封建思想为内容的《十二月苦情歌》,广泛流传于梅埔丰及饶和埔诏边县苏区。在敌人反复围剿中,她日间帮助农妇砍柴、种菜、……[详细] |
谢卓元(1905~1935年),广东省大埔县人,饶和埔诏苏区开拓者之一。在大埔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曾当选学生联合会主席。民国15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和工农运动。民国17年1月,当选为中共大埔县委委员,后以英雅区为基点,发展党组织、农会、妇女会,建立农民武装,开展抗租罢耕活动,燃起革命烽火。民国18年春,任中共饶和埔诏县委委员。民国19年,兼任饶和埔诏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刘锡三、余丁仁、张华云等领导饶和埔……[详细] |
罗欣,广东大埔人,生于民国十四年(1925)七月十二日。民国三十三年(1944)秋,入虎山中学高中,在中共党员余克霖老师引导下,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六月,经余克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七月,罗欣转入高陂中学,继续开展秘密活动,发展党员,成立支部,罗欣任书记。三十五年(1946)秋,为了革命斗争需要,他转入大埔中学,次年秋,罗欣高中毕业后,党组织派其进香港达德学院学习。三十七年(1948)五、六月间,罗欣奉命回乡参加武装斗争,担任饶和埔县委宣……[详细] |
刘家驹,字乙明,号霭士,广东大埔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幼年父母双亡,靠亲友资助完成学业。他悉心钻研数学,二十九年(1903)起,任潮州同文学校教习,三十四年(1908),被推荐到汀郡中学(今长汀一中)任教习。家驹早年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在汀常与长汀同盟会员杨仰程,丁仰皋,康绍麟密切联系,秘密从事反清宣传。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义推翻清朝,东南各省纷纷响应。11月8日,福州驻军起义,10日福建宣告独立。消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