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柱生(1908~1968),字逸群,高陂镇罗基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中央训练团兵役班第十期毕业。他历任国民政府军七十八团排、连、营长,第十六师教导团团长,第五十师参谋团主任、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二十二师独立旅参谋主任、上校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郑州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长。民国31年(1942)后,历任第九集团军暂编第二旅少将旅长、粤北师管区司令部参谋长、清远团管区司令、广东军管区和汕头军管区参谋长。民国32年潮汕沦陷后,海口阻塞,……[详细] |
黄友训(1908~1995),字载典,号允中,湖寮镇龙岗村窠里人。幼读湖山官学,后进虎山公学。毕业后,考入大埔中学,转入德国人办的梅县乐育中学,专攻德文,继考进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赴德国就读柏林工业大学,获工学士学位。回国后任南京中央陆地测量总局工程师。抗日战争爆发,陆地测量总局移贵阳头桥,任总图库主任;又移四川重庆红槽坊任军政部城塞局荐任二级专员,兼老鹰岩工区区长,授少将衔。友训忠勤尽职,义不苟取。时因子女多,生活困难,他利……[详细] |
黄桂珠(1915~1994),女,又名黄吉,出生于饶平县,3岁时被卖到大埔双溪镇下木村黄家做养女,长大后嫁湖寮龙岗。桂珠10岁随养父学戏,12岁师从来明师公,工于花旦、青衣,并开始登台演出。她17岁成名,曾先后在“荣天彩”、“新天彩”、“艺社”、“国艺社”、“国乐社”等戏班担任主演。抗战时期,她曾参加埔饶抗日宣传队的演出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埔创办民声汉剧社,后改为广东汉剧团、广东汉剧院,桂珠任汉剧团副团长、汉剧院副院长。197……[详细] |
黄维礼(1916~1996),曾用名小川,必进,枫朗镇大埔角人。他出生于贫苦农家,少年在新村私塾读书,后进入高陂乡村师范班求学,不久进入汕头海滨师范学校读书。师范学校毕业后,维礼返回家乡小学任教,嗣后受聘为广德公学校长。民国26年(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他对学生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发动学生参加儿童团、出版抗日宣传墙报、书写宣传标语。10月,他和赖以学组织广德乡青年军训队,初选为该队队长。民国27年春,石云区成立青年剧社,进行抗……[详细] |
黄松金(1923—1984),大东乡福光村人。他因家庭贫苦,15岁那年小学尚未毕业,就到福建省漳浦县学打铁,此后当小铁匠10多年。由于他聪明勤奋,刻苦学习,在年青时就成为名师。建国前,他为闽粤的饶平、平和、大埔边区人民解放军游击队制造了不少0弹药,积极支持了革命运动。建国后,他继续在福建漳州和在家乡一带从事小铁工,至1958年调到百侯农械厂任钳工组长。此后,他为革新农具支援农业而努力工作,因成绩显著,被选为出席广东省农具改革推广评比展览……[详细] |
黄达强(1934~1992),银江镇昆仑村人。达强于1949年参加革命,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后曾任北京市委原书记郭影秋的秘书。1971~1978年,在《红旗》杂志社任。1978年起,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副教授、副主任、主任和行政管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务,1985年任教授。1986年,兼任中国行政管理学院常务理事、中国国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详细] |
盛端明(1476—1556),字希道,号程斋,明潮州府海阳县洲都-人。屋址在大埔-镇附麻村吴屋墩。父盛凤仪,成化元年(1465),以海阳县学生员岁贡(每年从府、州。县学中选年资长久的廪生升入国子监学习),后以贡监任广东仁化县训导,不久任福建安溪县教谕并代理一县政事。端明因父凤仪修安溪学官,掘地得宋端明学士希道先生墓碑而取名并字“希道”。明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得第一名为解元。十五年,殿试中进士,再考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散馆试……[详细] |
萧翱材,字匪棘,号右溪。百侯人。顺治八年(辛卯,1651)举人,十五年(戊戌,1658)进士。康熙元年知巴陵县。时值西山用兵,巴陵为往来孔道。徭役既繁,征输尤急。前令宋象贤已以是罣误,翱材继其任,不忍以是病民,尝作《催科》、《劝垦》二诗冀闻于当道。已作是二诗,上官不喜之。谓其躭癖诗文废事,劾罢,复以亏累羁滞。与前令同寓宁陵寺唱和。为诗歌襟怀潇洒,笔益豪放。又为书训子,世多传之。寓寺经年,大府有怜其才者,为偿其亏欠乃得归。自题斋联云:“早……[详细] |
萧宸捷,字俞聘,号筠洲,百侯人。父翽材,号鸣西,邑诸生。治家有法,和睦邻里,年八十卒。宸捷幼聪颖,出语惊其长老,伯父翱材深异之。为诸生学使试辄冠军。而数奇,棘闱不遇,友教四方。承其指授者多得雋以去。五十一始始于康熙五十年举乡试第二,五十七年成进士,时年已望六矣。改庶吉士。百侯之入翰林者自宸捷始。六十年授编修,充省方盛典纂修官。在馆凡七年。雍正三年,朝廷以词臣过多,升迁途壅,雍正诏“诠叙类分”。宸捷列府道用第六名引见。世宗顾问大学士张廷玉……[详细] |
萧贤舞(生卒年不详),又名鹏搏,百侯镇人,清代贡生。他生性耿直、豪爽,颇重义气。100多年前,新加坡岛还是草莱之时,贤舞即与一批华侨前去开荒垦殖。他与福建人刘金榜、潮州人金连城均为同代华侨领袖(时称十二帮头人,他为客帮帮长)。咸丰七年(1857),他倡议成立新加坡茶阳会馆,与儿子锦麟、钊麟、锡麟共捐资125元作为创办经费。次年,茶阳会馆落成,被公推为大总理。咸丰十年,又与妻饶氏捐资300元作为会馆基金。他热心公益,倡议成立会馆和领导会馆……[详细] |
萧懋之(1886~1964),名文赏,字萧文,百侯镇侯北村人,汕头同文学堂肄业。清宣统元年(1909),他加入同盟会,为蕉岭(镇平)主盟人。宣统三年,策动清军反正使蕉岭光复,任民军司令。民国元年(1912)年,任广东北伐军经理局委员,后被派至福建策动永定、上杭暴-动,两地光复后,他任中华革命军大(埔)、永(定)、(上)杭联军司令。民国7年4月27日,任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第九预备师少将副师长。民国31年,在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详细] |
萧冠英(1892~1945),字菊魂,百侯镇帽山村人。8岁随表叔赴新加坡学做生意,常积小钱购书,勤奋自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表叔资送其回国就读,考入黄埔陆军学校。因受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爱国反清革命活动。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12日广东光复成立军政府,胡汉民为都督。胡奉孙中山命,与同盟会党人姚雨平、邹鲁等组织北伐军,姚任总司令,邹任兵站总监,冠英随军北征。12月8日北伐军……[详细] |
萧畹香(1902~2000),名兰轩,出生于百侯镇帽山村(1994年归湖寮镇辖,改名进光村)。他在家乡念私塾4年,因家贫辍学,在家干农活。民国9年(1920)3月,到马来亚谋生。他先在吉隆坡怡和白铁店当学徒,8个月后到柔佛州新山以打白铁为业,转而开办“和昌父子公司”,兼营建筑业和种植业。尔后,又在香港开设“和昌贸易公司”,逐渐成为有殷实资产和较高名望的华侨实业家。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畹香就在家乡创建“培新小学”,施建“凉亭”、“庙……[详细] |
萧月华(1910—1983),女,原名阿华,又名阿香,百侯人。她生于普通一农家,父母以耕田、挑担为活计。兄弟姐妹九人中她排行第六。因家境贫困,父母无力养活众多女儿,她刚出生,即被卖至侯南杨家为童养媳。民国13年(1924),她随杨家的伯父到海丰,进彭湃的父亲所开办的南丰布厂属下一间袜厂做童工。不久彭湃在海丰开展革命活动,常到工厂宣传革命道理。她开始懂得“要想生活好,就要干革命”的道理,第一批进夜校读书,逐渐成为工厂青年运动的积极分子。民……[详细] |
萧湘(1917~1972),原名寿湘,百侯镇侯北村人。少年时,因家贫小学仅读4年便辍学。民国13年(1924),到潮安当中药店童工,晚间刻苦学习钻研文化知识,民国19年考入汕头金山中学。“九·一八”日军入侵东北后,受全国各地学生抗日救亡浪潮影响,他参加了潮汕地区的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民国22年,中学毕业后无力再升学,返回故乡。民国24年,萧湘赴上海,帮兄长寿煌(中共党员,中共中央特科保卫干部)送信,做些通信联络工作,在兄长教育下走上革命道……[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