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大埔县历史人物介绍10

大埔县历史人物介绍10

  陈克宁(1912~1980),原名光北,西河镇上黄砂村人。他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厦门集美学校,毕业后曾赴德国、法国留学。得其父资助,婚后又赴日本留学,改名克宁。他广习外文,通晓英、日、法等国文字。抗日战争爆发后,克宁从日本回国到四川重庆军校受训,结业后留校任教官。后历任冀热辽边区司令部少将参议、驻新加坡中国-青年团筹备办事处主任等职。民国35年(1946),调国民政府国防部军闻社任社长,办《中国革命》、《军人魂》等刊物。民国38年……[详细]
  陈树功(1916~1994),湖寮镇莒村人,华南理工大学化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轻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制糖组组员,广东省制糖学会名誉理事。他是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陈树功生平主要业绩有:1952年,首创中国制糖工程专业;60年代,招收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1981年,招收第一批博士生;1992年,筹备建立博士后流动站。1994年,陈树功因病逝世,享年78岁。……[详细]
  房伯群(1898~1976),又名光,字熙,银江镇冠山村人。潮州金山中学毕业后赴上海参加北伐战争,曾任代理师长、军长等职,国民政府授其少将军衔。国共两党0后,他往印尼雅加达创办大埔同乡会,任会长。民国21年(1932),伯群回乡倡建冠山学校,发动群众捐资,动员群众将私有土地无偿献给学校建校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南京任中国防空学校军需官,后随罗卓英部到贵州省,先后任中校军需处长、军人俱乐部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他返广东,在潮州筹建银江……[详细]
  房延凌(1903~1972),又名苑林,延龄,化名达人,祖籍银江镇坑口村玉尺坑。民国6年(1917),他前往印尼。民国13年,他获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赞助,回国赴上海就读复旦大学附中;毕业后考入上海政法大学,后转入上海大学。民国14年,他秘密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期间,他是上海市虹口区指挥成员之一,常与周恩来、瞿秋白、陆定一、潘汉年等接触。民国16年,延凌被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八一”南昌起义受挫后……[详细]
  房晓文(1911~1992),银江镇车上村人,中共党员。晓文早年在其兄海文的支持下,就读于南京陆军兽医学校大学部,民国27年(1938)毕业后在中央畜牧实验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晓文先后在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任工程师、副研究员、研究员、细菌研究室主任。他首先发现和确定了内蒙古牧区暴发的羊传染病是羊猝和羊快疫,并及时研制出疫苗。北方发生大面积牛气肿疸病,数万头牛死亡,他又及时研制出气肿疸明矾菌苗,控制……[详细]
  范荑香(1805—1886),女,原名营淑,又字清修,三河镇梓里村人,出生于数代书香之家。香幼极聪颖,初由母教识字读书,稍长则由父范肃公教读诗文,故遂能文能诗。21岁,由父作主嫁本县庠生(秀才)邓耿光,在三水县学署成婚。耿光学举子业(应试的诗文),但写诗不及荑香,常觉惭愧。婚后三年,耿光病死。香年方24岁,未有子女,其夫兄将一子过继为嗣,但家贫,夫兄无所顾恤,且有迫嫁之意。她坚执不从,悉心教嗣子读书。及后,其父解职返家,怜惜女儿夫死家贫……[详细]
  范凌云(1898—1985),大东乡泮溪村人。出身贫苦,10多岁开始学雕刻,先后在福建省平和、漳州、龙海等地从艺。他心灵手巧,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有名的雕刻师。民国7年(1918)和民国18年他先后两次去台湾剑潭寺等地从事雕刻(“剑潭寺”传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游览此地,宝剑跌落水潭,后人为纪念此事而建的),为不少大型建筑、名胜古迹、庵堂庙宇、房屋椽角门楼等装饰雕刻了花卉、人像、神像、鱼禽、鸟兽等。他的技巧独创一格,凝聚了南方雕刻的细腻和北……[详细]
  范剑江(1899~1952),幼名应兆,号金刚,三河镇梓里村人。剑江先后就读梓里公学、汕头市商业专门学校、广州市无线电专门学校、广州市民大学。在广州市民大学商科读书时,其四兄范汉杰在粤军任团长,调剑江任上尉军需。民国14年(1925),范汉杰任第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团长,调剑江任该团少校军需主任。剑江曾参加东征讨伐叛将陈炯明及南路讨伐邓本殷之役,民国15年8月随师北伐参加攻打汀泗桥、贺胜桥及武昌等战役,后又随部入赣参与德安马回岭之战。蒋……[详细]
  范德烈(1907~1984),原名宜育,青溪镇蕉坑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骑兵科毕业后,他再入该校第四期政治三大队学习,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随“八一”南昌起义军到达三河坝。在这次战斗中,他因颈部受伤返家治疗,脱离共产党。后经广东省财政厅长邹敏初介绍,德烈到罗卓英所在部队任职,因功得到上峰器重,迭升为暂编第二军属下师长,被授少将军衔。范德烈弃军后赴香港居住,1984年病逝于香港,享年77岁。……[详细]
  范子英(1910—1980),原名范启姚,西河镇下黄砂村人。父亲范梅初,早年到星加坡谋生,境况不佳。子英3岁,母亲辞世,寄养于寡居的伯母家。6岁入学读书,时学时辍,到15岁,即随水客到马来亚的槟城,先在姐夫家落脚,后为人佣工。为求在侨居地能站住脚,他利用工余时间刻苦学习英语和马来语,学习侨居地较多人使用的闽南语和粤语。他生活十分节俭,把积蓄起来的钱寄回家中,清偿在家时欠下的债务,又常念自己饱尝辍学之苦,对家乡教育事业十分关心。民国25年……[详细]
  林木陈(1596~1674),别号山翁,法号道忞(音民),湖寮镇新村上围人,是明末清初得道高僧,旧县志有载,为“广东七奇”之一。木陈出身于贫苦家庭,自幼聪颖过人,考取秀才后,因读《金刚经》、《法华经》等经典而信仰佛教。初投江西庐山开先寺出家,后承父母命曾一度还俗,27岁再投先师门下,嗣法于浙江宁波天童禅寺密云圆悟14年,为临济正宗三十一世。圆悟圆寂后,继席天童禅寺住持3年,并先后在浙江台州广润寺、绍兴大能仁寺、山东青州大觉寺当住持。顺治……[详细]
  林自余(1907~1984),名寅昌,英雅镇水口村松水涧人。他少年就读三河梓里公学,毕业后赴上海求学,民国16年(1927)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时值国民革命军光复沪宁,他即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曾在李宗仁部任团军需主任、师军需处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自余调安徽李品仙部任师军需处长。民国31年,范汉杰在甘肃平凉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电召自余到该军总部任上校经理科长。民国34年,范调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自余亦随范赴西安第一战区长官部经……[详细]
  林桂花(1911—1982),女,贫苦农家出身。她出生不久就卖给湖寮长龙乡赤沟坪村一个林姓人家作养女,5岁又被转卖到湖寮古城乡巷口村的贫苦农民蓝目胜作童养媳。婚后,生了三个小孩。丈夫则常年为人打工、作店员,至1949年病死。桂花也因家庭贫苦,终年靠挑担过日子。民国37年(1948),林桂花参加了夜校的学习。在夜校里,她懂得了一些穷人所以会穷的道理。民国38年春,共产党领导的工作队进了村,她积极配合工作队打探情报,收缴0子弹,运送物资,掩……[详细]
  • 周伯明
  周伯明(1919~1998),原名益郎,曾用名南强,三河镇汇城人。民国25年(1936)春,伯明在广州中山大学附中读书时参加学生-,逃脱国民党的逮捕,同年在北平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2月,他到陕北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8月,受组织派遣返广东,先后任中共南方委员会干事和中共香港市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民国27年10月,他受中共组织指派,与司令员曾生去惠阳淡水镇坪山乡组建抗日武装,伯明历任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副队长、政委,第……[详细]
  李炤,字伯明,号少白。维新甲百叶村人。嘉靖三十四年举人,四十四年署获嘉县教谕,四十五年擢华容县知县。以缺积仓谷调判泗州。寻调广西都司经历,再擢南安府通判。其任华容也,县遭水患,民生凋敝,炤至,筑堤捍灾,给种劝农。在南安府时,息刑罚,却商例金,治状甚伟。归休里门,凡有利地方者,直言于当事,乡人怀之。能诗,与饶相唱和,有《题相池亭》十首。其会友云:“世道逢迎知己少,主人披豁老怀高。问农云胸藏千亩,分清渭人倚三春。”足白渠可以见其品格。至《宴……[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