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伦(1915—1961)郯城县倪村人。1953年任农业合作社社长后,带领群众发展畜牧业, 充增农家肥,使玉米、水稻、小麦的亩产分别达到400、400和350公斤。 翌年,建起了砖厂、水泥厂等,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1957年被评为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详细] |
于霭辰(1875—1954)郯城县马头镇人。1907年加入同盟会。翌年创办“图始女学”。1909年创办“求是”小学。至1931年23年间培养了大批人才。1912年任山东省临时参议会议员。 1933年他资助1000块银元和两支短枪, 支持共产党领导的“苍山-”。1948年去南京,国民党山东省党部授意郯城县政府“选举”他为该县参议会议长,他严词拒绝,继续留在南京靠卖旧书度日。1950年返乡。1954年病逝。……[详细] |
冷相佑(1903—1927),山东郯城人。父从农商,有田产400余亩;神山镇高等小学、山东省立第五中学毕业。1924年1月由张苇村(山东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介绍加入国民党。由宋聘三、刘绩学(均为河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到广州,6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入第四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活动;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第四期入伍生团区队副。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6年秋起任国民……[详细] |
张景华(1482-1555),字时美,号白溪。郯城县人,明正德五年考中举人,正德九年考中进士。初任江西吉水县知县。历官大理寺右寺丞、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曾上疏弹劾宠臣武定侯郭勋,直声震于朝廷。后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地方、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他同情百姓疾苦,敢于为民请命,终因触犯朝廷权臣而罢职归里。他工诗能文,曾写下许多赞美家乡山水的诗歌。所撰《山西奏议》、《樵枚琐谈》、《摄心录》、《双槐解》、《……[详细] |
徐悱(?—524年),字敬业,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梁诗人。徐悱不仅长于诗文,有作品流传于世,更为重要的则是:他作为一个哀悼对象,前后铸成了两篇精警隽永的佳什,从而使他成为梁代文坛上格外引人注目的人物。徐悱出生于一个文化家族,父徐勉博通经史,勤于著述,有集51卷(已佚),是梁初知名文学家,官至尚书仆射、中书令。徐勉居官清廉,不事产业,而着意于教子成材,并能奖掖后进,为士林所推重。《诫子崧书》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至……[详细] |
卫宏(生卒年不详),字敬仲,东海(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人,其主要活动时期大概在东汉光武帝时代(公元25—57年)。著名学者。卫宏自幼好学,爱好经籍。先随九江谢曼卿学《毛诗》,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后汉书·儒林传》),后向大司空杜林学《古文尚书》,作《训旨》。他曾集西汉杂事,作《汉旧仪》4篇,“又著赋、颂、诔七首,皆传于世”(同上)。光武帝时,任议郎。卫宏最重要的著述是《毛诗序》,它是先秦到汉这一历史时期我国诗歌理论的总结。《……[详细] |
柳杞 (1920~2015.2.12)原名蔺风萼,又名蔺柳杞。山东郯城人。中共党员。1937年肄业于临沂师范。1938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晋察冀军区《抗敌三日刊》,冀察军区司令部军事报道员、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华北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解放军文艺》副总,邯郸军分区副政委,北京军区创作室副主任。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长城烟尘》、《战争奇观》,中篇小说《山径崎岖》,短篇小说集《好年胜景》、《苍苔……[详细] |
李惊涛 (1960~)笔名南宫宇、毅恒。山东郯城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历任江苏省连云港市文联《连云港文学》部副主任、主任、文联秘书长,市电视台台长助理、副台长,现任台长。副编审,主任。省作协第四届理事。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兄弟故事》,中短篇小说集《城市的背影》,文艺论文集《作为文学表象的爱与生》及影视文学作品等200余万字。中篇小说《西窗》获1995年……[详细] |
郯子(生卒年月不详),己姓,子爵,春秋时期郯国国君(今山东临沂郯城县)。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姓已,名挚,字青阳,建都穷桑,故号为穷桑氏,也称金天氏)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属人方。炎,古音亦读谈(Tan),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王室渐趋衰败,诸侯大国之间相互争战侵吞,天下-。郯国,虽是区区小国却颇有名气,这其中主原因是国君郯子的政绩、才华和仁孝之德,赢得了人心。……[详细] |
何承天(370—447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南朝著名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何承天的母亲徐氏是东晋大学问家徐广的姐姐,因此,他虽然五岁丧父,但从小仍受到了良好教育。经史百家、各种书籍,无所不读。而立之年,何承天做了南蛮校尉桓伟的参军。但不久桓伟的弟弟起兵反叛,何承天怕受牵连,辞职回到了他叔叔何肹做县令的益阳。东晋末年他曾出任浏阳县令、太学博士。南朝宋时,他出任荆州刺史谢晦谘议参军、领记室。后入朝任尚书左丞。元……[详细] |
徐昭佩(?-549年),徐妃,梁元帝萧绎的正妻,生儿子萧方等和女儿萧含贞。徐昭佩没有姿容,不被礼遇,萧绎每过二三年才进她的房间一次;又与和尚智远道人等人私通,萧绎更加厌恶。太清三年,萧方等去世,萧绎逼令徐昭佩自杀;徐昭佩投井而死,萧绎把尸体还给徐家,说是出妻。人物生平嫁于萧绎天监十六年(517年)十二月,徐昭佩嫁给湘东王萧绎,被封为湘东王妃。并为萧绎生下世子萧方等和益昌公主萧含贞。徐昭佩没有姿容,不被礼遇,萧绎每过二三年才进她的房间一次……[详细] |
王肃(195年—256年),字子雍。东海郡郯县 (今山东郯城西南) 人。三国时曹魏著名经学家,王朗之子、司马昭岳父。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世袭父亲兰陵侯爵位,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他以持节兼太常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再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56年),王肃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卫将军,谥号景侯。 唐代时作为二十二先贤配享孔子。宋……[详细] |
王僧孺(465—522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梁文学家、书法家,兼善谱牒之学。王僧孺祖上,为南徙的王姓望族,从魏至晋历世显奕。可是到了王僧孺的父亲王延年,家道中落,生活清苦。为了维持生计,王僧孺的母亲不得不“鬻纱以自业”,王僧孺也不得不“佣书以养母”(《南史》本传)。王延年在世的时候,王僧孺五岁就开始读书,6岁就能写文章。王延年的逝去,王僧孺虽然失去了场屋之学和严师训练的条件,但他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他排除窘迫生活的侵扰,边……[详细] |
何逊(约466—519年),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梁著名诗人。与陈代诗人阴铿并称“阴何”,亦与当代诗人刘孝绰并称“何刘”,继谢灵运、谢眺之后,对山水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何逊生于一个以“儒雅”传家的官僚世家。其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于侨置的郯县(治所在今江苏镇江市)。曾祖何承天,是南朝宋著名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一位博学渊通的学者。祖、父均曾为官,亦“儒雅”一流人物。因此,何逊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何逊少年知名。约在……[详细] |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县)人。徐陵既擅宫体,亦为骈体大家,并都取得较高成就,是南朝后期重要的文学家。徐陵幼小聪悟,“八岁能属文,十二通《老》、《庄》。及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南史》本传),其父徐搞为萧纲的文学侍读,徐陵亦因之得以出入萧纲的府第。萧纲策立为太子后,徐陵被选作东宫学士。徐陵多有响应萧纲文学主张的诗作,如《乌栖曲》、《关山月》等,同时还奉命编纂推拥当时诗潮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是我国继……[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