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城厢区历史人物介绍2

城厢区历史人物介绍2

  戴清葵(1911-1930),福建省莆田县城厢镇南郊村人。1927年考入设在莆田的省立第十中学初中部,积极参加学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初任省立莆田初级中学共青团支部书记,组织和领导学生的-。1930年10月不幸被捕,同年11月在城厢南门外英勇就义。……[详细]
  徐元昌(1905-1930),又名徐元磐,福建省莆田县常太镇金川村人。1927年考入省立第二高级中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生-。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莆田县委秘书,共青团莆田县委委员,参与组织和领导莆田的学生-。1930年12月随同共青团莆田县委书记韩永藩到涵江地下党联络站文墨斋书店取款购买物品,准备带往外坑革命根据地。途中被特务探悉,在涵梧汽船上不幸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31年1月在莆田城厢南门外英勇就义。……[详细]
  韩永藩(1902-1931),化名李应葵,1902年出生于常太镇马院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是莆田青年运动的优秀领导人之一。他在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读时,在校友郭寿銮的引导下逐步趋向进行,1928年秋后,被吸收为共青团员。同年12月,莆田党团组织分开,他成为共青团莆田县委负责人。1929年3月,韩永藩参与在城关开设党的地下联络站——“人生商店”,并“非常积极的经常到工农群众中工作,在学校出墙报,公开攻击国民党蒋介石”,7月份,韩永藩转为中共党……[详细]
  林春晖(1910-1930),福建省莆田县城厢镇凤山街人。1928年在省立第二中学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担任省立第二中学学生会主席、莆田县学生联合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1930年10月不幸被捕,同年11月在城厢南门外英勇就义。……[详细]
张如琦 革命烈士 (19091932)
  张如琦(1909-1932年),又名张世民,化名王大可。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莆田城关凤山街,祖籍笏石。他自幼聪明伶俐,能言善道,性情耿直。在上小学时就能背诵唐诗百余首,后随家迁往平海。民国十一年(1922年)春,如琦考人哲理中学,高中毕业。美籍传教士将介绍他留学,他说:“中国人民要打倒帝国主义,我是青年学生,为何要去那里学习呢?”于是,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张如琦以爱国思想化为学习动力,考进上海中国公学,其实,他在哲理中学求学时……[详细]
  蔡先镳(1912-1945),乳名松峰,别名蔡英,又名蔡汉清,1912年5月出生在东海西厝村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考进省立第十中学,其间,他加入了党领导的进步学生组织——莆田县 会,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立志为改革社会而奋斗。1929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蔡厝、东沙等地从事革命工作。他以家庭为据点,以所在村为基点村,借行医为名走家串户,先后在西黄、后门亭、东朱、小书亭、山前等地设立联络点,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税斗……[详细]
邱子国 革命烈士 (19031945)
  邱子国(1903-1945),化名邱春霖,福建省莆田县常太镇马院村人。1934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5年12月起历任中共广常兴边区工委、莆田县委、莆田中心县委委员,莆(田)仙(游)永(泰)边区工委委员,中共闽南特委委员,闽中海上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期坚持闽中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于1942年潜入伪“和平救国军”内从事秘密工作。1945年6月7日,国民党特务勾结伪“和平救国军”诱骗并密捕闽中海上抗日游击队领……[详细]
  尤玉堂(1912-1945),化名陈玉堂,福建省莆田县人。1935年参加闽中红军游击队常太支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中红军游击队主力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尤玉堂奉命留在闽中游击区,任中共莆田县委委员兼常太区委书记,发动莆田沿海农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公开“清剿”在闽中地区坚持抗战的共产党人。尤玉堂率领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转入山区开展抗日反顽斗争。1945年春,国民党保安团再一次“进剿……[详细]
雷光熙 新四军战士 (19171941)
  雷光熙(1917-1941),原名雷泽,化名雷音,福建省莆田县常太镇渡里村顶外坑人。一九一七年八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一九三三年考入莆田砺青初级中学。不久因父亲在国民党地方-中被杀而失学。一九三四年十月投身革命斗争,携家藏的轻机枪、步枪、驳壳枪和子弹、手榴弹等武器装备加入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一九三五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工农红军闽中游击队第二支队战士、班长、分队长,一九三六年五月任红二支队副支队长(中华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闽中第二支队……[详细]
  陈瓒(1232—1277),字瑟玉,陈俊卿(南宋绍兴八年榜眼,官至宰相)的曾孙,陈文龙(南宋咸淳四年状元)的从叔,生于宋绍定五年(1232年),莆田玉湖(今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阔口村)人。为南宋民族英雄。景炎二年十月十五日,元兵攻破兴化府城墙,陈瓒殉难。明代朝廷追赠陈瓒为兵部侍郎,赐谥忠武,当时民众葬其衣冠于壶公山下,为他和陈文龙建二忠祠于莆田城关。陈瓒家有遗风,从小就以大节自励。宋末,政治腐败,元军侵扰,天下大乱。瓒无意仕进,而是常散发……[详细]
  潘承祐(?-?)字乾休。莆田县常泰里延寿村(今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人。潘慎修之父。高祖皇,仕唐为潮州别驾,因居常泰里。五代末宋初名臣。敢于直言进谏,针砭时弊。初仕吴,为光州司法参军,仕至大理少卿。因争郡大狱不得,弃官归闽,遂归建州。富沙王王延政辟为度支判官。王延政与王曦有隙,治兵相攻,力谏,不纳。王延政称殷帝,晋为吏部尚书,旋加同平章事。时幸臣杨思恭用事,针对殷国内部政治危机,上 书陈十事,大指言:兄弟相攻,逆伤天理,一也。赋敛繁重,……[详细]
   杨杞松(1914-1947),别名杨光辉,化名杨易木,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延寿村人。出生于1914年6月,曾就学于莆田公学初中、哲理中学高中部,期间参加互济会,任莆田中心县总副主任。1934年初考入上海私立职业学校,因参加-被拘捕。此后转回家乡,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初期,任中共闽中特委创办的《时论》刊物,积极宣传抗日。“泉州事变”(即国民党当局强行收缴集结在泉州,正在改编并准备北上抗日的闽中红军游击队武器,暗杀游击队领……[详细]
  张伯庭,又名张廉、阿四,1901年1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城郊乡郊下村一个贫农家庭。小时,他读过两年私塾,以后就跟随父亲在家种地。1926年,张伯庭到涵江中学当工友。时有中共莆田支部书记陈国柱、党员黄苍麟在涵江中学任教。张伯庭经常与他们接触,受他们的影响,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并参加了中共莆田支部和国民党莆田县党部筹备处组织革命活动。1926年12月,中共莆田特区宣传委员林嵩岭和黄苍麟介绍张伯庭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张伯庭奉组织上的……[详细]
  陈靖,字道卿,福建莆田人,后汉乾祐元年(948年)生。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让私宅建造兴化军治,因移家至橄榄巷(今莆田市城厢区长寿街庙前路)居住。父陈仁璧,仕陈洪进,任泉州别驾,因劝陈洪进纳土附宋,宋太祖授以检校膳部员外郎、泉州录事参军。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陈洪进率僚属归宋,陈仁璧因年老,命陈靖代己随行。陈靖少年好学,通晓古今利害之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被授阳翟县主簿,后改许州司法参军。端拱年间(988~989年),……[详细]
  曾元沧 (1944~)笔名曾子墨、华亭。福建莆田人。中共党员。1967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赴军垦农场锻炼两年。历任高中语文教师,《青年报》记者、、部主任,1988年起供职于《新民晚报》,高级。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百思交集》,散文集《朋友》、《无语东流》、《手上阡陌》等。《桂圆情》被选进中学语文教材,《诚是金》被收入《中国散文精品鉴赏辞典》。作品多次在省、市级以上报刊获奖,主持的副刊言论专……[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