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剑夫(1911~1949),广东梅县人。赖一脸青黄,眼带黑圈,原是一名游手好闲之辈,后到翁源龙仙镇“嘉应同乡会”做闲杂。民国34年(1945),县长曾匪石任他为县看守所所长,1948~1949年任县-队长、县行动队长、县谍报组长。赖任职期间,拼命搜集中共翁源地下党组织和地方游击队的活动情况,多次带队“进剿”新江的黄洞村、太坪村、南浦的李洞村等游击区。1948年5月,带队“扫荡”新江柳下村,捕杀了翁西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张国菁的母亲和妻子,……[详细] |
官家骥(1908~1949.12,),外号“官家牛”,广东始兴隘子人,出身官僚世家。自幼生性横霸,乡邻称他为“阿牛”。官在曲江县立中学毕业后,进入国民党陆军第四军军官队。结业后在国民党军队第七军区余汉谋部服役,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司令部上校參谋等职。民国34年(1945)任始兴县长。下台后,在南雄、始兴、曲江和翁源等地贩卖鸦片及军火,几年之内便成了腰缠万贯的富翁。民国37年1月,出任翁源县县长。貌似书生的官在翁源任职期间,大力推行-反……[详细] |
肖亚彬(1859-1950),龙仙镇八字陂肖屋人。壮年时,曾多次参加县长陈子巽指挥的五铺保卫团剿贼战斗,以“烂打”(勇敢的意思)出名。抗日战争时,肖年已七十,体魄仍很健壮。1939年冬,日机侵袭粤北,龙仙四、五区署和龙仙镇联合组建“抗日壮丁自卫队”,肖主动报名参加。主持人见他年老婉拒,肖愤然说:“年老力不衰,打仗胜青年”。入伍后,任第一队队长,率领20多名壮丁队员,布防于三华镇黄蜂坳。一天,日军部队耀武扬威开进来,肖瞄准一骑马军官,第一……[详细] |
许浈阳(1889~1952),原名绳颐,祖籍翁源松塘许屋村,出生在翁城。许自幼受教会影响,在基督教教会的资助下,五岁就读于广州东山培正学校。中学时期,许曾参加学校英语演讲竞赛,夺得冠军。中学毕业后,考入广州岭南大学。1912年赴美国留学,为翁源第一个留学美国的学生。旆在美国留学期间,先后获得美国律治民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学士、硕士学位。1918年回国,先后受聘于广州培正中学、岭南大学附属中学担任理科教师,同时又受聘于岭南大学,任物理系……[详细] |
陈元发(1902~1852),龙仙镇江下人。民国15年(1926),他在翁源县立中学读书时,正值国内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虎视眈眈的内忧外患之秋,他满怀激愤,在《翁钟》创刊号中写了一首《秋节感怀》诗。诗中“好待英雄传檄定,扫除军阀救群生”抒发了他的爱国热情。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队)到龙仙开抗日救亡运动,以发传单、写标语、演街头剧、唱抗日歌曲、办夜校等形式,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详细] |
李心钧(1904—1959),翁源李村人(今青云村),少年时勤读书,常以岳飞的《满江红》激励自己,18岁考上中山大学文学院。在中山大学读书期间,他听过孙中山的演讲和郭沫若等名人的讲课,思想开始倾向革命。1926年,李与徐尚同、张清水等同学,以翁源留省同学会的名义,出版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燃犀》杂志。同时,他还翻译了《海涅诗选》、《自然神话》等外国名著。在中山大学毕业后,被翁源县立中学(今三华中学)聘为教员。由于思想激进、锐意革新教学……[详细] |
王国华(1912—1959),翁源县坝仔镇茶园乡人(今蓝河村)人,九三学社成员。王在县立中学毕业后,于1935年考入上海宪兵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宪兵部,历任班长、排长等职,1939年退役返乡,其时正值国共联合抗日时期。他回乡后,积极参与参加抗日救国组织,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教群众和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枪口对外》等抗战歌曲。后因不满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的政策而意气消沉,闲居在家。不久,又以服务桑梓这宗旨,发动当地群众,创办乡村小学……[详细] |
许见英(1953—1969),生于周陂镇高车坝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周陂中学高一(2)班学生。1969年12月下旬,周陂马鞍山发生山火,大片林木被烧毁。公社党委发出扑灭山火的紧急通知,黄昏时,学校领导集中师生作了动员,许因当时身体不适,老师要他留校搞后期工作。当队伍走近现场时,火光映来,却发现许亦在其中。老师问他:“行吗?”许回答说:“行,我不能眼国家财产被大火吞没!”许便和全体师生们一起奋勇扑火,一口气干了2个小时,大片山火被扑灭。接着,……[详细] |
张培莪(1913—1975),又名正立,生于新江镇西锦村一个小康家庭。抗日战争初期,张就读于韶州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与人合股经营酿酒、养猪和榨油生意。1939年,张被乡民推举为保长。在任五、六年,不恃势欺人,不盘剥民众,很受民众敬重。1940年后,张与中共地下党员何俊才、张颂标等交往密切,在地下党组织的经常开导和影响下,张的思想进步很快,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走与中共合作的道路。1945年春,日军侵占韶关,中共新江地下党组织为发动……[详细] |
何汝坚(1897~1976),广东翁源附城(今龙仙)蓝青河陂头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科系毕业,国民党员,曾任高州省立第一农业职业学校教员。何在教学之余,编著了《普通蔬菜园艺学》。何留居家乡期间,在如珠岩开办了石华庄农果种子公司,后更名石华庄农果场。1938年,何任翁源抗日自卫团第四大队大队长,1940年任翁源蓝李乡中心小学校长,1942年任私立南浦中学教员,1947年当选国民代表大会翁源县第二候补代表、翁源各乡联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详细] |
吴作干(1902—1981),生于附城田心村的一个佃农家庭。建国后,作干怀着强烈的翻身感,积极参与参与减租减息、退租退押以及清匪反霸的斗争,被群众推选为村清算委员会委员。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春,作干响应党的“组织起来”的口号,在该村建立起了以贫苦农民为主体的互助组。1954年1月,在县工作队的协助下,他夜以继日地挨家挨户做办社的宣传发动工作,并第一个报名,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社——复贤乡田心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办社之……[详细] |
胡文雄(1977~1986),翁源新江镇民治小学二年级学生、班长,该校少先队第七中队中队长和在好学生。1986年4月29日下午,9名二年级学生在学校附近的河边玩水,郭学青同学不小心滑入1米多深的水中,因其不会游泳,很快便沉没。胡见状,不顾个人安危,立即潜入水中几次把郭托出水面,最后拼尽全力将郭推向河岸。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郭得救了。胡文雄终因体力不支而沉入水中溺死。年仅9岁的胡文雄牺牲后,共青团翁源县委追认其为“优秀少先队员”,号召全县少……[详细] |
林卧龙(1922~1988),原名林助樊,广东翁源县岩庄崩岗村人。林从小爱读书,善思索,十二岁就能吟诗作对,并十分敬佩历史上劫富济贫及除暴安良的草莽英雄。1936年秋,卧龙就读于本村私塾,塾师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卧龙曾跟着他到各乡镇宣传反封建、要民主的新思潮,參与拆庙宇、破迷信等活动。此时,在县立中学读书的堂兄经常从学校带回宣传马列主义的刊物给他阅读,并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使他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信仰马列主义。1940年秋,卧龙到县……[详细] |
林舒兰(1902~1989),女,生于翁源县岩庄乡鲁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舒兰刚懂事就干起了拾柴、煮饭、照料弟妹的家务,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1920年,年仅17岁的舒兰遵从父母之命,许配给本乡农民叶经济为妻。几年后,生下儿子叶玉芬。1938年丈夫病故,舒兰母子相依为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1947年春,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舒兰毅然把独生子叶玉芬送到了游击队。1948年6月的一天,玉芬随游击队小分队出山征粮,不幸被捕,壮烈牺牲。……[详细] |
涂夫(1914~1993),原名寿宁,男,汉族,生于广东省翁源县六里镇大涂屋村一个书香之家,广东有名的书画家。1923年涂在翁源县立中学毕业后,曾到广州私立中国美术院学习,后做过文书、司书、职员、教师及电影院绘画宣传员等。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时,涂在翁城县立第一小学任教,便和当地爱国青年组成“翁源救亡歌咏团”和出版油印小报,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8年,他辞去教职投身革命,参加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在总队部宣传部工作,不久进……[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