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广东省 > 中山市历史人物介绍21

中山市历史人物介绍21

  周楠(1907—1980)又名洪飚,三乡平岚村(今平南村平南片)人。少时家贫,13岁到朝鲜,在姐夫家生活,入读汉城华侨小学,后当学徒。目睹日本统治朝鲜,欺负-华侨,心中愤愤不平,时刻想回祖国效劳。民国16年(1927)回香港当工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香港电池厂支部书记、中共香港区委组织干事,后因发动香港工人-而被捕入狱,出狱后回乡务农,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5年再到香港组建和领导香港救联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详细]
  黄乐天(1907—1979) 原名黄忠干,曾用名黄强,张家边濠头李家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四区委响应县委号召,成立战时服务团,任濠头乡战时服务团支队长、游击队训练班指导员,向学生、群众进行抗日宣传。民国28年(1939)底,国民党中山当局倒戈相向,缉捕中共党员,其根据上级指示转入地下革命活动,坚持抗日斗争,先后转到一、五、八区任小学教师作掩护,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中山沦陷后,1940年3月,在五桂山开展武装斗争。1942年5月,中山县……[详细]
  刘炯光(1907—1974)字金煜,沙溪龙瑞村人。早年就读谿角乡懋德小学,后到广州南武中学读书。民国16年(1927)冬投考中央航空学校为第三期学员,1929年4月毕业后随教官杨官宇到南京航空署第四飞机队任驾驶员,后又随杨官宇弃职返广州任广东航空学校高级飞行教官。1932年5月,脱离广东空军到香港。1933年春,随杨官宇、刘植炎到福建参加十九路军空军飞机队的建设,7月离开福建转到广西航空学校担任教官。1935年春,日本举行陆、海、空军大……[详细]
  孙满(1906—2001)字名誉,号贵华,祖籍南蓢翠亨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5月12日出生于美国奥克兰。孙中山侄孙,孙昌长子。因父母早亡,由孙中山、宋庆龄抚养。就读于广州培正学校,在该校完成小学、初中、高中学业,后考入并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民国18年(1929),参加孙中山奉安大典。民国时期任中央信托局专员、全国工商联合会理事、广东省工业会常务理事、全国经济委员会专员等职。1949年迁居香港,1965年迁往台湾,1987移居美国……[详细]
  雷钰堂(1906—1998) 祖籍环城渡头村,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加拿大华人富豪。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父亲雷学溢从香山移民到加拿大经商。1903年,父亲在温哥华-街开设一家小商店,名为华栈公司;1915年公司改名雷氏公司,扩大营业,向温哥华东区的中国移民供应日用品,从多伦多运来的烟草和芝麻最受顾客欢迎,将芝麻介绍给卑诗省的饮食界和饼食业,广为使用。1938年其继承父亲身后家业,进军批发市场,把散装货品以大捆包装的形式销售,以减价吸……[详细]
  孙康(1906—1996) 又名孙一艺、孙映雪、孙艺文,张家边沙边村人。民国12年(1923)至民国15年(1926),在中山县立中学读书,接受进步思想,加入共青团,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山党组织遭受破坏,其冒着生命危险,在沙边以教师、校长身份作掩护,向教师、学生和群众宣传革命道理、进步思想和新文化,在进步的教员、农民中培养发展中共党员。30年代初和中期,中山党组织革命活动处于低潮,其多方奔走,健全党组织,开展革……[详细]
  李凡夫(1906—1990) 原名郑锡祥,张家边濠头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7月出生于穷苦华侨工人家庭。1926年至1929年入读广州中山大学附中,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留学日本,开始研读马列主义书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弃学回国,一出日本海,在轮船上召开的反日本侵略大会上,被推举起草反对日本侵略的宣言。回国后,到广州入读中山大学,因发表革命文章,被学校反动当局开除。后转到上海暨南大学继续学习。1934年参加中国共……[详细]
  刘震球(1906—1984) 又名智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9月19日出生,南蓢合水口里村人。民国10年(1921)随父到美国经商。1935年回国,在家乡开办合水口小学,任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热心抗日救亡工作,参加中共领导的地下革命组织工作。1940年底以“防匪保家”的旗号作掩护,成立“刘震球民兵集结队”,任队长。为取得合法地位,从国民党军队内领有“国民兵团特务大队第三中队”番号,名义上挂国民党军队招牌,实际上受中共地下组织领导……[详细]
  黄健(1906—1982) 又名如诚、字晓生,香山县长洲村人。民国14年(1925)在中山县立中学读书时就从事革命活动,曾任学生联合会及新学生社中山分社负责人、中山学生救亡工作团副团长、广东省学联第一届执行委员。1926年春,被选送到广州参加青年训育员养成所为第一期学员,多次到广州农民讲习所听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等革命前辈讲课。回中山后,从事学运和农运。192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中山县委书记,同年底任中共中山县委委……[详细]
  陈焯联(1905—1995) 字志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1月24日出生,香山立县功臣陈天觉后裔,加拿大华人慈善家。1920年移居加国,在温哥华经营瓜菜果子铺,后兼营房地产,渐致富。热心公益,乐善好施。捐资建中华文化中心、中华会馆、圣约瑟-医院、华侨公立学校、华埠女子青年会,成立慈善基金会、耆英会,创设陈焯联金龄宫、安老院;设立特殊奖学金,以及捐助故乡中山,建起库充学校。1982年因病瘫痪,祖国派医疗队赴加拿大为其医治。1986……[详细]
  阮镜清(1905—1993) 沙溪圣狮村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民国16年(1927)中山大学教育系毕业。1934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攻读教育心理学。1937年回国先后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广东省教育学院、广东省文理学院教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研究所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南师范学院、广东师范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教授兼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教育……[详细]
  萧淑娴(1905—1991)女,祖籍大涌南文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4月9日出生于天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国内知名音乐理论家、钢琴家。幼随家馆先生梁叔庄学习,国学根基甚深。民国9年(1920),著名音乐家、二叔萧友梅自德国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其随二叔到北京学习钢琴。考进辟才女子中学(后改称北平女子高等师范附属实验中学)。1924 年,中学毕业获保送到北平女子师范大学修读预科,同时兼修音乐,并随刘天华学琵琶。1930年,到比利时的布鲁……[详细]
  伍美月(1905—1991) 祖籍大涌南村,旅日侨领。13岁到香港,18岁赴日本谋生,在东京开办“乐阳”菜馆,经营有方,业务不断扩展。曾任日本静冈县华侨会长、东京华侨总会顾问、东京华侨乡亲会会长、横滨广东同乡会名誉会长,热心为旅日侨胞办事,深受侨胞拥戴。1956年,受中国政府邀请,回国参加国庆观礼,并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接见,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主任何香凝还赠送1幅狮子画给其,其终生难忘。身居日本,关心家乡教育事业。1979年4月与吴桂显……[详细]
  林介如(1905—1988) 字建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月14日出生于大涌安堂村,名画家。父亲是上海广肇中学教师。自幼酷爱绘画,15岁考入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美术科(染织班),由高奇峰执教,是同学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其间曾听过校长高剑父授课。1923年赴上海,于怀安堂及上海孔教青年画会执教国画。1928年在上海创办“白云画苑”。1932年在石岐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再赴上海与潘天寿、张振铎等成立“白社”(花鸟画研究会)。1936……[详细]
  薛锦廻(1905—1985) 女,三乡人。父亲薛三墉,在上海经商,能书善画。其留学美国,于哥伦比亚大学家政系毕业。民国16年(1927)在上海与张惠长(曾任中山县县长)结婚。抗日期间,任中山县妇女协会会长,支持丈夫抗日,自己又投身抗日,在1939年7、9月两次横门保卫战中,与中共党员刘紫云、程志坚、高平、郑秀等组织妇女奔赴前线,救护伤员,送药送茶饭。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山县妇女工作委员会主委,主持中山县救济院工作。1946年,在石岐寿山……[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