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凤岐(1894-1976),原籍通县,1934年为谋生流落到大兴县鹿圈村。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0年代带头组织互助组、合作社,成为京郊农村的一面旗帜,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1952年8月当选为北京市第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954年8月当选为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48年底平津战役中,霍凤岐被推选为支前组长,他冒着敌人炮火为解放军送饭,带领全村300余民工提前完成挖战壕任务。1949年春,久旱无雨……[详细] |
贾万全(约1858-1935),今南各庄乡朱家务村人,出身于曲艺家庭,堂兄贾万春、贾万发均以说西河大鼓为业。他排行第三,人称“贾三”,不仅会说书,且颇晓乐律。朱广达(约1855-民国初年),原姓韩,今大辛庄乡郏河村人,后过继到榆垡镇张家务村姑母家,改朱姓。他聪敏好学,博学多才,精于“麻衣相术”,通晓医学。朱、贾二人是光绪年间京南独特地方戏剧“诗赋弦”的创始者。二人皆嗜戏成癖,且旷达不羁,玩世不恭,故从少年时期就结为知己。一年麦收,二人撇……[详细] |
张茂节,字蔚宗,生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卒于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寿80整。张茂节的先祖家资巨富,为沭阳县“八大家之首”。父亲张师程,字遡洛,是沭阳县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师程公次子张茂节。张茂节少时聪敏过人,但是十分贪玩,不好读书。传说,有一天张茂节随同其兄恬节到新河镇办事,受到人们的讥笑:“大先生已入学成了庠生,可你现在书都读不好,什么都不是!”张茂节很难堪。一气之下,回到家中,发奋读书,“三年不出户庭,入学而中廪生。……[详细] |
刘德温,字纯甫,元大兴籍人。自元成宗大德间(1297-1307)起,历任中书省宣使、内宰司照磨、掌仪署令、内宰司丞、延福寺丞,又迁任同知大都路都总管府事、同知上都留守司事,后转为大司农丞,官至永平路总管。他为官尽责,施政得当。任内宰司丞时,奉旨征收河南“逋粮”,允许以平价出钞代粮,人民称便;同知大都路都总管府事期间,京师腹地,供应浩繁,而他“措置有法,民用不扰”;同知上都留守司事时,遇征收“余粮”,粮民因不能及时得到粮价,观望不售,他……[详细] |
胡德禄(1907-1987),原名胡凤山,青云店镇人,盲艺人,以说西河大鼓、乐亭大鼓而闻名。幼年出“天花”,造成双目失明。为谋生,12岁到安次县柴孙洼村盲艺人刘玉昆家拜师学艺。因家穷买不起乐器,便以砖代鼓,筷子当鼓槌,皮筋做弦子,勤学苦练,受到师傅器重。五年出科,学会了《呼延庆打擂》、《黄凤佩》、《刘罗锅子大闹良乡县》、《杜三姐挑菜》、《单宝童投亲》等十几个大段和《草船借箭》、《黄爱玉上坟》、《小姑贤》、《丁香割肉》等上百个小段。17岁……[详细] |
(一)劳动是把好手北京解放后的第四年,即1953年3月16日,李玉刚降生在宣武区南菜园83号一间小平房里。他一家四口人,只靠父亲李荣拉洋车维持生活。1955年响应政府号召,李荣带头报名到宁夏移民乡当农民,一直到1960年11月才返回北京,由政府联系,安排在大兴县黄村镇前大营村插队落户。玉刚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从小勤俭爱劳动,从不讲究吃穿。割草打菜、喂猪、放羊、看家做饭,拣破烂,他什么都千。别人送给他一双旧鞋,自己舍不得穿,光着脚丫……[详细] |
李玉和,大兴县芦城乡狼垡村人。一九四四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一九五四年在本村小学读书,成绩优良。一九六○年小学毕业后参加生产劳动,干活中埋头苦干,得到大伙的好评。一九六三年三月,十八岁的李玉和怀着一颗保卫祖国的红心,报名参军,在广州军区空军某部七连二排任电话员。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在党的教育下,他认真学习政治和业务技术,在平时工作中,处处以雷锋同志为榜样,关心集体,关心同志,艰苦朴素。李玉和每月只有六元钱津贴费,当他看到部队前沿哨所……[详细] |
孙恕,一九二一年十月生于大兴县芦城乡前辛庄一户贫农家里。曾任村抗联主任、区秘书、宛平县第四区区长、城联部内勤干事等职,一九四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八年十月四日,在诸葛营被敌人包围,壮烈牺牲,年仅27岁。一、苦难的童年解放前前辛庄属宛平县第四区,村西紧靠永定河(又名浑河),周围是一片沙荒地,芦苇丛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春熬硝,夏打草,秋天拉着大筢跑,今年盼着明年好,明年还是这件破棉袄。”“地净场光衣裳破,长工照样得挨饿,要想穿衣……[详细] |
狄文祥902年生于大兴县大辛庄乡石柱子村。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村武委会主任,1948年5月为掩护区委干部被敌入杀害。狄文祥祖辈世代为农,早年家境殷实,兄弟三人,耕种百余亩土地。1940年,二弟文瑞被土匪绑票,虽倾其所有,但终遭暗害。从此家道败落,生活陷入贫困,与三弟文海给人打短工、伙种地,勉强度日。1943年10月,冀中十地委开辟平南抗日游击区,石柱子是县区干部经常活动的村子之一,成为隐蔽的抗日堡垒村。狄文祥接受党的宣传,积极参……[详细] |
田载耕,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五日生于大兴县长子营乡赵县营一个地主家庭。从八岁读私塾。聪敏好学,当过教学班长。一九四四年秋后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兴县采育区任财政助理、民政助理和区组织委员。一九四七年七月被捕,八月二日被杀害。年仅二十岁。他父亲田九儒,是个开明地主。同情共产党,主张抗日,以保长身份掩护革命干部,为八路军筹集粮饷。经常有地下工作者和区县干部在他家吃住。父亲从小就教育他,长大后,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不能为匪作孽……[详细] |
李德顺,大兴县庞各庄乡宋各庄村人,出身贫苦,全家人靠他扛长活、打短工、做小买卖维持生活。1945年任本村农会主席,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全家人的宝贵生命。德顺是个粗壮的庄稼汉,大个子,浑身是力气。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他走南闯北,见过世面,别看他没文化,但很能说,乡亲们都说他是个跑外的人。日本占领时期,他有一次驮脚从黄村回来,已经天黑了,走到北李渠时,遇上了日伪军和土匪,敌人乱打枪,他躲闪不及,一颗子弹从他右耳下打进去,穿过口腔,子弹……[详细] |
赵景安,又名赵明亭,一九一○年出生在大兴县南各庄乡朱家务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务农、当学徒、还做过小买卖。1939年4月参加革命,曾任营长、县游击大队长、支队长等职。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旧历五月十八日牺牲,时年31岁。一、满腔仇恨投身抗日赵景安因家境贫困,从小就在家干活,打柴,只在本村小学读过三年半书。十六岁就被送到庞各庄布铺当学徒。三年学徒期满后,留在店铺里当店员。“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这一地区。当时土匪活动猖獗,……[详细] |
阎墨缘(1901-1939),字维翰,凤河营村人。青年时代就读于黄村京兆二中,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毕业后执教乡里,筹办了当地私立完全小学,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入侵、山河破碎的局面,阎墨缘忧心如焚。每与教师议论国事,常压抑不住满腔悲愤,拍案而叹。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军攻城掠地,近逼家门。他毅然毁家纾难,弃教从戎,组织起村自卫团,并联络附近二十余村成立联庄会。大村设中队,小村设小队,联庄会为总队,他被公推为会长……[详细] |
宋国英,字虎臣,别号小侠,北京市人。生于一八八○年,卒于一九四七年,享年六十七岁。宋虎臣是著名形意拳大师宋世荣老先生的长子,自幼聪明过人,嗜爱学习。除于攻读之外,并从父教,勤练武术,以形意拳为主旨,并融会太极、八卦、长拳之精粹及各种长短器械。由于他心智敏捷,领悟性强,又苦心钻研,所以很快继承起家传的超绝技艺。他在数十年的实践中,自己创编了徒手对练拳十面埋伏、战斗枪(大枪)和战斗剑等,不搞花架,都以实战应用为旨。他所习之各种拳术套路及器械……[详细] |
全佑(1834-1902)字公甫,号保亭,老姓吴福氏。满族。北京大兴人。为吴式太极拳(又称吴家太极拳)的奠基者(始祖)。杨禄禅在京授拳时,神机(火器)营中的万春、凌山、全佑受益最佳。经数年勤学苦练,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得刚劲,全佑则长于柔化。后全佑奉杨露禅之命拜次子班侯为师(因杨露禅的弟子多为王公贵族,全佑身份低微故命其拜在杨班後门下),事师最孝,学习笃诚,深受杨禄禅宠爱,兼得杨家父子之长,称著京城。徒有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