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北京市 > 门头沟区著名人物介绍2

门头沟区著名人物介绍2

  李文彬(1892-1996)。1937年秋天李文彬利用从战场拣回来的武器成立了抗日自卫武装。10月他联合煤窝的吕玉宝、赵家台的孙天富两支进步武装,消灭了盘踞在九区的吕青海反动恶霸武装,创立了平西抗日游击队,一批共产党员加入游击队,成为骨干,为平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1938年春,李文彬将计就计,乘伪保康六团到斋堂扫荡失利之机将其歼灭,缴获步枪300多支,手枪10多支,机枪两挺,还有许多骡马和弹药。游击队发展到300多人,成为……[详细]
  王金度,字式如,宛平县齐家司东北山村人,其父名文广。王初入塾,即有志好学。就学于怀来县,受业于孝廉(举人)侯国选,20岁上,补弟子员(习称秀才)。至门头沟教书,和马翰如、马相如兄弟二人一起边教边学。这期间,还认识了遵化州的鲁瑞山,“注评互正,如旧相识。”后来,他们又到京城教读,进步很大。成丰八年(1858),王金度中举,为“戊午科举人”。成丰九年(1859),马云章(马相如)中举,为“已未恩科举人”。同治元年(1862)云章中式礼闱(会……[详细]
  刘增广(1866-1943),字也,名心斋,以名行世。祖居灵水村,其父是独子,小名叫华兴,是个家境中等的庄稼人。刘增广属虎,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少年时即在斋堂念私塾,当时同学送他个外号叫“大扁仁”。大扁仁是斋堂川一带的特产,可入药和食用。刘增广上私塾时,没有饭带,家里给他带上几把杏仁当饭,所以有了这个外号。他念书十分刻苦,博识强记,努力功读。据说在斋堂念私塾时,有年春节,他父亲让他送了老师10两银子,老师加了劲,对他格外用心教……[详细]
  刘懋恒(1631-1692)字君常,号筠屋居士。世为宛平人,居西山之灵水村。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享年62岁。刘懋恒,其父应全,顺治初年大饥,捐家资数千金,以赈贫困,其事迹被朝廷所知,赐秩迪功郎。刘懋恒少年颖敏,读书一遍成诵,年四十补弟子员。又三年食讫。康熙七年大水,二十一年大旱,刘懋恒继承其父之志,前后捐谷三千七百余石,救活百姓万余人。后以明经考援内阁中书,恩例补刑部浙江司主事,进员外郎,职满擢户……[详细]
  马云章(马翰林),门头沟区圈门里天桥浮村人,咸丰九年(已未,公元1859年),马云章逢未恩科中举,三年之后,即清同治元年(壬戌,公元1862年)中式礼闱,得中二甲第七十二名进士,入翰林院,,一举成名步入政坛。几十年宦海浮沉之中,马云章除了在翰林院任职之外,还被派外任,钦赐广西副主考、山陕(山西、陕西)巡抚、陕西延榆绥道、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公元1899年)迁陕西按察使等,实实在在的三品大员,这可能是土生土长的门头沟人里面职位最高的一位了。……[详细]
  苦水浸大磨难成人1914年,连维江落生在上清水村一户贫苦农民的家中。连氏夫妇连生三女,才有了连维江这唯一的男孩。论情论理此等喜庆大事,定会给全家带来无限的欢欣,可是恰恰相反,连氏一门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家无隔夜之粮,身乏御寒之衣,凭空又添了一张嘴,连氏夫妇唯增愁苦之色,难有欢悦之情。但小维江竟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靠着喝苦菜汤活了过来。抗日烽火投身革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打破了连维江苦难生活中的宁静。事变当天,便有7架日寇飞机飞临斋……[详细]
  1940年秋,日本帝国主义向昌宛县抗日根据举行大规模“扫荡”。为有力打击敌人,坚持昌宛抗日斗争,昌宛县委组织领导全县人民奋起反抗。经过一年多的艰苦斗争和残酷考验证明:我们党是有群众基础的,是不可战胜的。为了总结一年来的斗争经验,提高全体党员和群众的胜利信心,中共昌宛县委于1941年12月召开了县委扩大干部会议。大会总结中表彰了那些在残酷斗争中为中华民族生存而牺牲的烈士,指出:“一年间战绩的获得与党在群众威信的提高,这是应该提出的,这是我……[详细]
  宛平县游击大队长刘玉昆,1913年生于宛平八区柏峪村。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曾担任过村救国会主任,巡防所所长,县游击队第三中队队长,县游击大队队长。由于长期征战,刘玉昆同志积劳成疾,1943年因病逝世。时年仅三十岁。一投身革命刘玉昆从小聪明好学,性格活泼,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好。他还特别擅长演家乡梆子戏,他拉起来的戏班子,演出革命戏,在当时起到了有力地宣传抗日的作用。年青时他还酷爱打猎,练就了一手好枪法……[详细]
  赵永成,1915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八)生于原宛平县今北京门头沟区燕家台村。父亲早逝,兄弟五人在寡母的艰辛抚养下得以成人。赵永成年龄稍长,便种地放羊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隆隆炮声破碎了赵永成的田园之梦,22岁的他毅然挂锄荷枪参加了抗日工作。1938年入党,旋即担任第一任抗日村长。1939年9月调任二区游击大队队长,兼除奸团团长。从此在京西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深深留下了这位抗日英雄的足迹。开辟永定河北反特除奸……[详细]
  杜春永,1920年生,北京宛平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中共宛平县第一区委会书记。1940年任中共宛平县委执委兼区委书记,中共宛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共宛平县委书记。1948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秘书。1948年4月任中共豫西区党委研究员,中共开封市委秘书、直属党委书记、二区委会书记。1949年任开封市总工会第一副主席。1950年任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室城市组组长,中共河南省委工业部工运科科长、办公室主任兼处长,河南……[详细]
  贾长兴(1929.8~),汉族,北京市门头沟区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抗日救亡参战人员、南下干部。1935~1940年在北京市门头河区村小读书;1940~1942年在家务农;1942~1944年任村干部。194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1947年参加青年工作;1947~1948年3月在塔河地委党校学习。1948年3月至1948年10月随军南下,任焦庄部队战士。1948年10月至1949年5月任江汉军分区城工部管理员。1949年5……[详细]
  蔡少武(1919—1996年),原名蔡鑫华,出生于北京门头沟。7岁时被著名杂技演员刘绪彰收为艺徒。此后二十几年间辗转于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四川、河南、安徽等地演出,练得一身过硬车技。  1953年,蔡少武在天津首创演出自行车走壁节目,组建蔡少武飞车走壁团。1954年,全家来到沈阳。1957年,推出更为惊险的汽车走壁节目。用现代交通工具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作为在立体舞台上表演的道具,将民族传统杂技中的车上探海、车上箭射气球、车上扔球……[详细]
  马淑琴 (1951~)女。北京门头沟人。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北京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本科。历任门头沟区门头沟乡党委副书记,区建工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区建筑公司工会主席,高级政工师。现任北京市门头沟区文联驻会常务副主席,《百花山》杂志常务主编,京西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放歌京西》、《不朽的风景》,发表散文、报告文学作品近百万字。诗歌作品获澳门回归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北京市庆祝建国……[详细]
  高国镜 (1956~)原名高国敬。北京门头沟人。高中学历(自修大学语言文学课程)。1977年回乡务农,兼任村会计、兽医。1983年—1984年在丰沙铁路守桥。1985年在北京顺义县木林镇文化站工作。1987年任李各庄乡文化站站长,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文化工作者。1992年至1994年借调到顺义县委史志办工作。现就职于北京市顺义区文化馆。为顺义区文联副主席、区作协常务副主席。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不……[详细]
  赵清学 (1923~)北京门头沟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冀热察军区学兵连警卫员,中共怀来县沙城区委书记,宣怀支队政委,芷江县大队政委,湖南军区战史室、司令部办公室主任,柳州军分区参谋长,桂林军分区副司令员。湖南省作协第二届理事,省文联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作协第二届常务理事、文联委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二灵子的婚事》、《郭亮的故事》、《芳怨悠悠》、《燕赵少年》、《咱这有个傻全宝》、《……[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