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懿余(约1633~1714)祖籍徽州(今安徽歙县),于清康熙初年迁来板浦。初建作坊熬“老糖”为生,后改制食醋。他精明强干,心灵手巧,钻研制醋配方,醋质越做越好,酸度浓醇,食用只需数滴则醋香弥足,风味特别,故人们称之为滴醋。康熙十四年(1675),汪懿余在自家作坊门口挂上“汪恕有”金字招牌,两边对联为:“恕心能及物,有道自生财。”从此,“汪恕有”滴醋在两淮一带叫响。当时任沭阳县令的诗人袁枚亲自来板浦考察,并在他的烹饪论著《随园食单》中推……[详细] |
吴振勃(1770~1847)字兴孟,一字容如,号筠斋,祖居安徽歙县丰溪之南,故他晚年称丰南居士。自他始迁海州居板浦空心街。他秉资聪慧,弱冠即工诗善书,甚为时人称道。35岁时方中举。道光十三年(1833)以岁贡生候选儒学训导。吴振勃与胞弟吴振勷并称“板浦名士二吴”,尤以吴振勃名气为盛。他践履笃实,孝友志节。尝言“能言百事不如能行一事,外鹜声闻不如内尽伦常,待贵而扬亲于身后不如在生之菽水承欢,待富而济人之贫不如随时之量力薄助”。他体恤贫士,……[详细] |
宋长禄(1896~1986)原名佛庵,灌云县东辛乡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生于经营工商业兼务农的家庭。宣统三年(1911),进入中正精勤学堂五年级学习。他天资颖异,勤学好问,成绩优等。民国3年(1914)春,考入省立第八师范学校,英文、国文、算术三门主课成绩居全班之首,音、体、美科也成绩优异。本科二年级时,学年考试成绩13门课皆列第一。时八师叶惟善校长赠送其一部《辞源》,并免交学费10元(银元),对他以资奖励。及至三、四年级时……[详细] |
张福年(1854~?)字锡庚,灌云县板浦人。祖辈来自徽州,经营盐业,广置盐滩及土地,家道殷实。张自幼饱读经书,成年后出任苏北盐运使及两淮场大使等职,后奉调温州、绍兴等地,为官多年。因目睹清朝腐败,无意功名,毅然辞官返里。时视乡里仍尚八股文,深感贻误子弟,为国家民族计,遂立志创办新学,以图唤醒民众,育才治国。在乡里创办“乐群”学堂,广招乡里学童,到校授业,对贫苦学童免费入学。学堂学制7年,即初小4年,高小3年,办学费用及师资薪金除缴纳少许……[详细] |
刘清韵 字古香。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因出生时母亲梦见观音手持梅花,故又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观音。刘清韵出身于江苏东海一个盐商之家,她的父亲刘蕴堂是二品封鹾(cuó)商,家业最盛时有盐池200座,土地200顷。富裕的家庭条件使她得到比一般家庭女孩更好的教育,当然这也和她父亲的开明有关,“以稍聪慧,爱而教之读”,加之她本人天资聪慧,很快就崭露头角。据说她一岁能言,二岁识数,三岁认字,四岁而能背唐诗、辨四声,很早就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六……[详细] |
方楚湘(1878~1946)灌云县板浦人,家境贫寒。19岁起,屡试未成,乃转向新学,得亲朋之助,曾就读于杭州西子湖畔蚕学馆。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受张锡庚之嘱,购湖桑条3000枝,植于伊芦山麓之张庄,后省、县举办蚕桑事业,植湖桑若干于板浦北郊,终未果。光绪三十二年在乐群学堂任教数月;光绪三十三年考入上海师范,以教育、数理诸科成绩均优而卒业。光绪三十四年受聘于江山中学堂师范科任教育、数理科教习兼师范科主任2年。清宣统元年(1909)……[详细] |
吴培均(1882-1961) 字翔甫,灌云县板浦人,晚清秀才。曾就读于南京优级师范(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前身),毕业后又入北京中国大学读经济学,毕业后获会计师执业资格,曾在北京北洋政府任农工商部佥事多年。时灌云同乡在京从政的,还有江问渔、汪鉴秋两人,周乡称三老为江大先生、吴二先生(后又称为“翔老”)、汪三先生,以示尊敬。当时翁文灏亦在农工商部任技监,两人交谊极厚。北伐胜利后,民国21年(1932),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详细] |
马戴 唐代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人。生卒年不详。会昌四年(844)进士。大中初,在太原幕府任掌书记。因直言被斥,贬龙阳尉。官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马戴和贾岛、姚合为诗友,酬唱甚密,和顾非熊、殷尧藩、薛能等均有诗篇往来。其诗凝炼秀朗,含思蕴藉,饶有韵致,无晚唐纤靡僻涩之习。他擅长五律,如《落日怅望》、《楚江怀古》、《送人游蜀》、《灞上秋居》等,颇为历来传诵。尤工写景,杨慎《升庵诗话》曾举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详细] |
张汝忠(1883~1935)名德璋,自名汝忠。字斡清,灌云县白蚬乡后张庄人。早年师承徐海名人丁锡福于板浦,后就读于海州中学,毕业后考入首都民国法政大学。求学期间,曾深受孙中山民主革命进步思想之影响,认为办学校启民智乃文明国家之急务。当他因家贫而中途辍学后,便积极酝酿在家乡办学。在地方乡绅杜延绅、杜廷采支持下,经县政府批准,张先生多方努力,于民国4年(1915)创建灌云县立三星市国民小学堂,先生受命出任堂长。学堂开设国文、算术、常识、公民……[详细] |
吴辟初(1883~1943)又名德浑,灌云县南岗乡潘洼村人。出身地主家庭,喜习武,善打枪,因受土匪骚扰,组织武装自卫。民国28年(1939),他目睹祖国沦陷和日军的侵略暴行,拥护共产党抗日主张。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率领50多人,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与敌伪开展斗争。先后担任县人民政府参议员、县士绅委员会主任、苏皖边区和淮海区参议员等职。 民国32年4月21日,日军从徐州调来一个加强营,与伪军四五百人,沿柴米河向东“扫荡”,企图追踪我抗……[详细] |
江问渔(1885~1961) 名恒源,字问渔,又号蕴愚,以字行。生于灌云县板浦盐河西江庄(原名墎廊生,现属东辛乡尤庄村),是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问渔少时家贫,但读书刻苦,16岁即考中秀才,19岁,考进省立师范学堂(后改为江苏两级师范),两年后,进本校优级师范学师范博物科;毕业时名列第一,被留校任教。辛亥革命成功后,任南京政府实业部科员,当时海州正酝酿分治,他积极参与,为灌云建县作了很大努力。不久,随南京政府迁往北京,任工商部职员。后考入……[详细] |
丁莲峰(1851~1915)字莲年,灌云县板浦人,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拔贡生后钦赐举人,时为海州知名学者,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造诣。因受康梁变法影响,思想开明先进,力主废科举、行新学。时邀板浦地方有声望之绅董。会同有识之士研讨新旧学制之利弊,共识地方兴旺发达必以新学为导,深得官私鼎力支持和赞同,遂于光绪二十九年,在板浦西街创办权舆(取引申义为起始)学堂,任董事长。学堂开设国文(废读经)作文、习字、算术、史学、舆地(地理)、理科、……[详细] |
冯菊芬,又名冯爱萍,女,1909年出生于东海县白塔埠镇白塔村一个富裕家庭。8岁起在家读私塾,稍大时入白塔小学(曾名石峰市小学)上学。1927年春,与表兄张鉴堂结婚。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与丈夫张鉴堂一道从事革命活动。中共白塔埠支部在石峰市小学建立后,冯菊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反对土豪劣绅和封建压迫的斗争。她组织妇女会,利用白塔埠逢集日,宣传反对封建婚姻,提倡男女平等,号召妇女剪发、放脚。冯菊芬自己带头剪去长发,不再裹脚。在……[详细] |
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与其弟麋芳拒绝曹操的任命而跟随刘备,在刘备最潦倒之时给予刘备很大的帮助,使他重新振作。214年,刘备入主益州,被拜为安汉将军,地位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上,其待遇为蜀汉众臣中最高。可惜,其弟在关羽北伐时,叛蜀归吴,令关羽被擒杀。糜竺自缚向刘备请罪,刘备反过来安慰他,认为弟之罪,兄不该相连,对他礼待如初。但糜竺反觉内疚而郁病,一……[详细] |
周大兵(1945一),东海人,岗埠农场高桥村人。1968年从华东水利学院毕业后,即投身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中,先后参加了海河治理工程、长江葛洲 坝枢纽工程、湖北清江隔河岩水电站、云南漫湾水电站、广西岩滩水电站、天生桥水电站、西藏羊卓雍湖水电站和长江三峡工程等十几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 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工程技术和管理上有一定的经验。历任分局长、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总经理等职 务。现任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