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详细] |
陈宜中(约1234年—1283年),字与权,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人,是南宋末年的宰相。 初为太学生员,和同学黄镛、林则祖等6人-攻击丁大全。遭其打压被取消太学生资格。谪为建昌军,时称六君子。景定三年(1263)廷试第二,任绍兴府推官校书郎。《宋史》载其依附权臣贾似道,迁为监察御史,受贾似道授意参劾程元凤。德祐元年(1275),贾似道丁家洲兵败,贾被革职,太皇太后谢道清任命陈宜中为右丞相全……[详细] |
张璁(1475年-1539年),字秉用,号罗峰,卒谥文忠。汉族,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瓯海区)三都人,张璁因和明世宗嘉靖朱厚熜同音,世宗为其改名孚敬,赐字茂恭,明代政治家,文渊阁大学士。张璁少好经学,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造诣颇深。13岁时,题诗以卧龙自许。弱冠游乡校,督学使者惊其论议,以为前程不可限量。弘治十一年(1498)中举人,复七试不第。正德十三年(151……[详细] |
朱熠(1192~1269),字明远,号肃庵。温州府平阳县径口杉桥(今浙江省温州地区平阳县水头镇)人。宋理宗赵昀端平二年(1235)乙未科武举的第一人。 朱熠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朱伯?尚武好文,为当地知名人士。朱熠从小随父习文练武,臂力过人,能挽二百斛的大弓,被族中人认为是文武双全的奇才。朱熠长大后远离故乡,以武学上舍生身份寄居临安(今杭州市)。夺得武状元后,被朝廷授予秉义郎,不久又被任……[详细] |
黄淮,明朝首辅,他是明朝内阁初创期间的重臣,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至“荣禄大夫少保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知制诰国史总裁”。著有《省愆集》等。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永嘉人(现温州市鹿城区)人,是“永嘉黄氏族系”始迁祖黄中(794~887)字大本,号潜夫,于唐太和八年甲寅(834)自南京迁居永嘉左厢南郭育材坊定居)之第十七世裔孙。)元惠宗至正二十……[详细] |
苏步青(1902.9.23-2003.3.17),浙江温州平阳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东京大学),后入该校研究生院,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
顾 冈高宗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秦桧得势,参知政事刘大中一向反对和议,兵部侍郎萧振遂迎合秦桧意旨,连续3次--刘大中“不孝”。刘大中被贬处州(今丽水),赵鼎也随之罢相,贬岭南,再移吉阳军(今海南省崖县),3年后,-而死。萧振,平阳县古院里(今萧江镇)人,在太学中曾被誉为“三贤”之首。先受赵鼎推荐,后被秦桧援弓I入阁。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兵部侍郎,有政绩。这次为秦桧推波助澜……[详细] |
李强,男,汉族,1959年7月生,浙江瑞安人,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1976-1977年浙江省瑞安县马屿区机电排灌站职工(其间:1977.04-1977.10借调瑞安县路线教育工作队驻江溪公社分队工作)1977-1978年浙江省瑞安县工具三厂职工1978-1982年浙江农……[详细] |
叶适(1150~1223) 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字正则,号水心。永嘉(今温州鹿城区)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历仕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权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南宋大臣韩适胄伐金失败,叶适以宝谟阁待制主持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金兵退,他被进用为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后因……[详细] |
周行己(1067—?),字恭叔,学者称浮沚先生,永嘉(今温州鹿城区)人。父周泳,皇祐五年(1053)进士,官至正议大夫。行己家学渊源,十四五岁时,随父赴京师(开封),17岁补太学诸生。“风仪秀整,语音如钟,读书十行俱下”。初时一心学科举文,治新经之说。又二年,学为古文。元祐二年(1087),王安石新学已成禁学,八月,程颐罢经筵回洛阳,行己赴西京从学。五年,程颐丧父,行己为其主客。六年,……[详细] |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1949年1月10日),原名青钱,字雨庵。浙江永嘉蒲州(今属龙湾区)人。出生贫寒,1925年9月黄埔军校二期工兵科毕业。1934年留学于德国柏林陆军大学。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1947年任国民党整编第五军军长。邱清泉性格狂妄,作战指挥风格大胆,别号“邱疯子”。1948年春,参加围攻鲁西解放区,遭受沉重打击。1948年参与淮海战役,11月驻守徐州,12月弃城……[详细] |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学者称横塘先生,瑞安人。器质端重,幼如成人,北宋元祐(1086—1094)初,入太学读书,后受业于洛阳程颐。绍圣元年(1094)进士,历仕哲宗、徽宗、钦宗、高宗四朝,为官清正,刚直不阿。宣和六年(1124),任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朝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将北伐,景衡论其贪谬不可用。又上 书请罢“花石纲”,认为劳民伤财。方腊起义被镇压后,江浙残……[详细] |
玄觉(665—713),字明道,俗家姓戴,永嘉人。年仅4岁,父母送其出家。初在两山龙兴寺,长老特请专人教读;剃度以后,博览群籍,入天台宗,为国清寺智顗四传弟子。其后仰慕禅宗六祖慧能秉承释迦如来衣钵心法,不远千里前往韶州(广东韶关)曹溪宝林寺印证,留宿一夜而悟道。从此人称“一宿觉”,成为慧能得意弟子。在《证道歌》里赞唱六祖:“自从识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得自然……[详细] |
吴表臣(1084—1150),字正仲,晚号湛然居士,永嘉人。少从周行己读书。北宋大观三年(1109),和兄鼎臣同中进士,擢通州司理,为知州陈瓘所器重。朱勔党羽待制盛章陷人于狱,表臣依法判释,有声于时。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高宗赵构自扬州逃抵温州,扈从乏人,御史中丞赵鼎推荐避难回乡之表臣、林季仲、陈桷、薛徽言等人再度出仕,表臣最先到达,任监察御史。四月抵越州(今绍兴),调任右正言……[详细] |
卓敬(?-1402年),字惟恭,瑞安卓岙人。明朝著名的才子,少时聪颖绝伦,博学多才,诗词宏丽,文章奇拔磊落。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廷对第二,授户科给事中。靖难之役后被逮捕,后被杀害。遗著有《性理发明》10卷、诗文50卷。明末李维樾、林增志编其文集《忠贞录》3卷、附卷1卷、遗书10卷。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卓敬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户科给事中,为人耿直,不避权势。当时制度还不完……[详细] |
周达观(约1266年—1346年后不久),晚年自署草庭逸民,永嘉县人。元初在占城(今越南归仁)置省,曾“遣一虎符,一金牌同往真腊(今柬埔寨),为所拘执”。成宗元贞元年(1295)六月遣使前往招谕,达观奉命充任随员。次年二月二十日,由温州港乘海船出发,经福州、泉州、广州、琼州等海口外洋和七洲洋、交趾洋,三月十五日,抵达占城(占城国新州港),再循占城海岸南下,约半月到达真腊边境真蒲(今巴(……[详细] |
孙诒让(1848—1908),又名德函,字仲容,号籀庼,瑞安人。孙衣言子。幼承家学,聪颖好学。13岁即撰成《广韵姓氏刊误》一书,18岁时又写成《白虎通校补》。曾随父宦游京师江淮等地,博采珍本秘籍,广结学者名流,见识大增。清同治六年(1867)中举人。后五赴礼闱不第,遂绝意仕进,专攻学术,著书30多种,涉及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字学、考据学、校勘学等诸多方面,都具成就。其中尤以《周礼正义……[详细] |
黄绍箕(1854—1908),字仲弢,父亡后更字鲜庵,自署斋居士,别署斤竹山民,瑞安人。清光绪三年(1877),肄业国子监南学。六年中进士,人翰林。九年散馆授编修,十年兼会典馆编修,十一年任武英殿暨国史馆纂修。十二年,奉派教习庶吉士。十三年,赏加侍讲衔。校读孙诒让《墨子间诂》,举正十余处,为写跋文。余晋珊疏劾康有为撰作《新学伪经考》,绍箕联合盛昱、文廷式等电广东学台徐琪予以疏通。二十一……[详细] |
杨景衡(1359年~1444年)名南,字曲江外史,人称“杨大参”,瑞安二十都人(现仙降镇周苌人)。杨景衡的曾祖父杨龙桂在南宋绍兴年间,因要拜瑞安名儒陈止斋先生为师,便从福建长溪搬至瑞安。杨景衡从小聪明好学,并跟随其伯父沧州先生学习《春秋》,精通经史。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荐浙江乡试,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会试中副榜进士“时郎署官”,永乐元年(1403年)调任福建左参政,主管财……[详细] |
王十朋(1112年11月9日—1171年8月6日),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乾道七年(1171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