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历史人物介绍13

三明市历史人物介绍13

  陈志荣(1872~1939年)陈志荣,今管前乡西溪口后溪人,自幼家贫失学务农。民国15年(1926),后溪村一次洪灾后,陈志荣在水田间发现3株迟熟、穗长、颗粒饱满的水稻,与众不同,遂细收另藏留作种子。经过两年单播单植,精心培育,发现该稻种与当时良种“青水早”在同等条件下栽培,单产比“青水早”高25~30%。米呈赤色,煮成饭既香又糯。他不保守秘密,并且大力推广这个良种,对来换种的农民兄弟,他均以等量谷子对换。几年时间,该稻种就普及到邻近的……[详细]
  马传经(1872~1933年)马传经,字敬铭,今城关镇水南人。清宣统己酉科(1909)拔贡,能文善诗,尤长书法。民国12至16年(1923~1927)协修《尤溪县志》。他长期在开山书院任教,谆谆善诱,桃李满门,享有声望。民国15年11月,师长卢兴邦委任马传经为尤溪县县长。他为政清廉,生活俭朴。任内,协助筹办尤溪县公立图书馆,购置古籍、新书万余册。亲书门联:“旧著新编资博览,奇书异籍广储藏”。民国17年春,旅长卢兴明埋藏在湆头村的几瓮银元……[详细]
  余清福(约1751~1810年)余清福,今池田乡洋头村人。自幼酷爱戏曲,拜江西某艺人为师,学江西弋阳皮黄腔的大腔戏。学成后即在洋头村设馆组班教戏。有一次,余清福率其戏班往坂面古迹口附近乡村演出,过渡时翻船,戏班演员18人淹死。余只身脱险,无颜返乡,遂改投南阳尾(今池田乡南芹村)大腔戏班。因他技艺高超,赢得众人信赖,被公推为班主师傅。不久,即将南阳尾两个大腔戏班并为“庆隆班”。余清福后因倒嗓,改用小腔唱法。细音行腔与大腔的声腔韵味迥然不同……[详细]
  刘宗枢(生卒年无考)刘宗枢,字梅臣,号卓庵,正白旗人,居怀来。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尤溪知县。在任内,创建正学书院,捐置学田48亩3分,将岁租收入用于书院教师的薪金,赡养贫穷学子,奖励每年县考成绩第一名生员,以及补助外出赴考生员的盘费。此外,他还捐钱购买书籍,作为书院藏书,供学生阅读。当时,适遇地方兵灾之后各图甲出现逃亡绝户,田园荒废,而赋税还要照旧完纳。为了解决这些不合理现象,他设法均摊负担。地方上的杂税也多被革除,减轻了百姓负……[详细]
  詹荣(1500~1551年)詹荣,字角山,又字仁甫,先世为今池田乡高士村石龟人,其祖父参军迁籍山海卫。詹荣生于明弘治十三年。嘉靖五年(1526)登进士,历任尚宝卿、山东巡抚、兵部左侍郎、左尚书等职。当时,鞑靼酋长俺答经常入犯边境。嘉靖廿五年,任兵部左侍郎的詹荣与总督翁万达、总兵官周尚文等策划督修大同东路的天城、阳和至宣府西路的西阳和、张家口沿线防御工事。开山口,筑堡台,斩崖削坡,开辟军运交通。嘉靖廿七年又陈奏御边八事,提出在沿边防线50……[详细]
林积 [] (?~1091)
  林积(?~1091年)林积,字公济,尤溪县常平乡进溪里白泉村(今池田乡中心村下白泉)人。宋庆历六年(1046),登进士,是尤溪县有史志记载的第一个进士。他一生历官40多年,从岭南到豫鲁,从闽赣到两广,足迹遍及四方。林积少年时,上京赴考,途经蔡州(今河南省汝南)住旅店时,发现客房床上有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有珍贵明珠数百颗。心想:这必是昨天住宿旅客遗失的。失落这么多贵重的珠宝,失主一定焦急万分,会返回寻讨的。他怕事情声张出去会遭人劫夺,就……[详细]
  徐卫国(1959~1982年),出生于将乐,原籍浙江省衢州市安仁乡欧塘村,牺牲前系福建省池塘水力发电厂职工。1975年7月,徐卫国于将乐一中高中毕业,到高唐公社会石大队耕山队插队劳动。1977年,加入共青团。1978年11月,他被招工进池塘水力发电厂,先后担任运行工、电焊工。他干一行,爱一行,勤学苦练,工作认真。每次检修发电机组,他都抢先钻进水涡轮管道,在浓重的潮气霉味中,不顾电焊烟雾的刺鼻呛人,不顾手臂烫伤起泡,坚持到检修结束。有一次……[详细]
  徐花狗(1911~1934年),将乐县水南人。1911年10月,徐花狗出生在距将乐城关仅一河之隔的将乐水南三班村一佃农家庭,其父徐乃寿靠租种地主几亩薄田养家糊口,生活十分贫苦。徐花狗是家中独子,年幼时机灵好动,活泼可爱,父母视他如心肝宝贝。少年时,徐花狗便迷上了将乐当地的民间小调,尤其对吹奏唢呐十分感兴趣,每遇到村里有人迎亲嫁娶或举行游佛迎神活动时,他总是跟在唢呐手身边,边听边学。后来在民间艺人的传授下,他吹奏唢呐的技艺大进,十五岁就成……[详细]
  郑友金(1909~1985年),出生于福州市洪山乡黎明村。他9岁在福州机器厂从师学艺。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入侵福州,郑一家避难迁到将乐,他以维修机械为生。解放初,他为解放军修理枪械,支持剿匪反霸斗争。1952年,他到县玉华电厂工作,负责发电机操作与维修。1953年,成为县内第一位工人技师。1958年,调任县机器厂副厂长兼技师。1959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2月至1964年,任县北门钢铁厂厂长。他始终保持劳动者本色……[详细]
  黄祖华,1907年8月8月出生于将乐县安仁乡福山村一中医家庭。1930年,23岁地黄祖华为逃避国民党抓壮丁,经熟人介绍,他到万安区公所任文书,因不满国民党官吏鱼肉乡民,横行乡里的暴行,一年后便辞职返乡,在家协助胞兄生产蜡烛销售。将乐县安仁、大源等北部乡镇曾经是红军闽北独立师活动最频繁的游击区之一。1934年,安仁乡福山村贫农肖庆华认识了黄立贵师长、邱子明团长等,并和当地农会建立起地下联络关系。不久,有一位战士患伤寒感冒,高烧不退,地下交……[详细]
  杨根荣(1907~1934年),将乐县水南人,出生佃农家庭。杨少年时,父亲早逝,家庭贫苦,从小勤劳朴实,17岁成为种田能手。他性格刚强,为人正直,热心助人,乡亲们称赞他是“好后生”。民国20年(1931年)6月,红军解放将乐,他告别守寡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报名参加红军游击队。在游击队中,杨英勇善战。他任队长后,带头并教育游击队员严守红军纪律。他和队员时常受冻挨饿,但对百姓秋毫无犯。每到一个驻地,他与队员经常为贫穷农户挑水劈柴,镇压欺压百……[详细]
  邱长康(1900~1960年),字寿亭,将乐县城关人,出生于商人家庭。父亲邱作霖开明通达,经商有道,母亲周氏治家有方。邱长康7岁就读私塾。8~18岁,他先后在将乐古镛小学、省立邵武中学读书。民国7年(1918年),他中学毕业,回家复习功课。民国8年8月,进北京朝阳大学预科班学习。民国10年12月,邱出国到德国易北林业专业学校、汉堡大学哲学院人类学系深造。留学期间,他先在汉堡大学哲学院中文部兼教中国语言,后在柏林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赚钱……[详细]
  张其涵(生卒不详),字海如,清朝将乐县人。他年轻时辛勤务农,中年家境渐富,生平乐善好施。县东五岐岭古道峻陡曲折,艰险难行,挑夫、行人视为畏途,张招募工匠拓宽整平。三涧渡口原有浮桥,毁坏近百年无人修复。他不惜千金,独力鼎建,使新浮桥重接两岸。官府闻知他的事迹,屡次予以表彰。张去世后,其子继承父志,捐资置渡船,建天后宫,修复古佛堂路亭。……[详细]
  吴殿龄(生卒不详),字梦九,号更庵,清朝将乐县人。他祖辈对《尚书》颇有研究,并以此传家。吴幼年时,其父给他授家学。他成人后,继承父志,整理先人研究成果,还融会诸家学者见识之长,对《尚书》中上古字词的语音、含义进行考释,将难读难懂之语改为通畅易懂之言,《书经广注庭训》一书并作序,在家塾传授。福建学使孔自殊对他的才学十分器重,欲出让职位给他,不久任命他编纂《延平府志》。在修志中,因囿于明清两朝成见,同事对明末太守王士和守卫延平府殉职的史实是……[详细]
  熊攀桂(1802~1852年),字圣期,号云台,将乐县上衢都增源村人。他幼年进私塾读书,18岁操觚笔墨,颇通文理,19岁开始习武,22岁在武举乡试中案元(第一名)。清道光二年(1822年),科中式第四名守府经魁。清道光四年,熊攀桂遵祖父遗嘱,学习中医,为人治病,但仍坚持习练武艺。他臂力过人,使用的铁制长柄大刀,长3.1米,重80公斤(现保存县博物馆)。道光六年,熊任督标。道光九年,补授泉州陆路提标中营二司厅。道光十七年,调任台湾南路下淡……[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