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1

德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1

  卢青云(1919.2~1998.6),原名卢俊桥,男,汉族,银城街道四联村人。1936年考入临清简易师范学校,“七七”事变后,辍学归乡抗日。在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下,参加夏津抗日动委会,组织抗日救国会,发动农民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8年12月夏津沦陷,遂回乡下开展地下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壮大抗日力量。1942年任中共郓城县委书记,1945年调任中共高唐县委书记。其间,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实行土地改革,除奸反特,组织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详细]
   范金奉(1901~1990),字光华,男,汉族,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人。赋性聪颖,粗通文墨。少年时随父学习扎彩(亦称纸扎)、泥塑、油漆技艺,心追手摩,黾勉勤苦。凡精巧处,其父略为点拨,即能领悟。因之,颇受父辈艺人郑化成、李荣清等人称赏。其长于大漆和扎彩,曾在双庙村开设扎彩铺,字号“清云轩记”。因技艺精湛,生意兴隆,漆、扎之事常致挑灯夜作,应接不暇。每当寺庙香火大会,工艺名流萃聚,扎制祭祀用品、漆饰楹槛门窗、塑画神像,各展才华。高手如林、……[详细]
  于见龙(1875~1957),字子云,男,汉族,夏津县城东大张庄(原属恩县,今属夏津县雷集镇)人,从堂兄弟排行第八。身材伟岸,赋性豪爽,疏财重义,任侠好友。家境殷实,常有扶危济困之举,施与从不吝惜资财。凡求之者无不慨允,竭诚相助,即穷露乞讨者也概予周济。因之,在高唐、夏津、恩县(1956年撤销)、武城、平原一带颇著口碑,人尊称为“于八爷”。其系“家礼”(青帮的俗称)中人物,辈份较高,但却生活检点,从不酗酒、吸烟,概无不良嗜好。社会交际广……[详细]
  郭葆琳(1890~?),字次璋,男,汉族,夏津县城南栾庄村人。自幼聪颖好学,1912年毕业于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并以优异成绩,被国家简拔,官费送入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农科深造。1916年毕业回国后,复回母校(1913年改为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蚕科任教,并兼任山东省模范蚕业讲习所所长。执教期间,以丰厚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欢迎。在边教学边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知识,用业余时间撰写出《中国养蚕学》。由于工作努力,……[详细]
  郑德隆(1875~1940),字化成,男,汉族,夏津县西关人,著名画师。师从郑子让和任南宫习画,擅长人物,兼擅山水、花卉翎毛,是当地众多画家中的多面手,后期曾与至交许宗海合作《十八罗汉图》。其画作题材多以古代的名人高士、三国演义人物为主,尤其善画十八罗汉图和二十四孝图,其精作有夜宴桃李园、三国演义故事屏、四爱条屏、桃源避秦、李白醉酒、廿四孝图、钟馗图、列国故事等。皆勾勒精到墨色相映,格调高雅。并在多处庙宇殿阁绘制壁画,如地藏寺殿中的“廿……[详细]
  董鸿庆(1925-?),男,汉族,南城镇丁坊村人,小学文化。1938年3月在夏津参加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飞机场站长等职。1940年随部队在河北参加百团大战,作战勇敢,被野战军129师记一等功一次。1941年援助新四军作战立一等功一次;1942年,在“一·二九”、“四二九”反扫荡的战斗中只身夺得歪把子机枪一挺,立特等功一次;l943年随部队保卫延安,在临南战役中任副班长,该班曾俘虏敌人一个连,集体立大功一次……[详细]
   辛甫(1919~?),原名师映雪,男,汉族,河北省故城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2月至5月,任中共夏津县委副书记(当时,中共冀南二地委书记周惠兼任夏津县委书记)。主持县委的日常工作,协助县委书记为巩固夏津解放区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5月到1949年2月,任中共夏津县委书记。期间积极领导开展农村整党,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土改和农民互助变工。广泛动员青年参军参战,组织全县人民积极支援前线。并加……[详细]
  魏鸿德(1920.8~2008.1),男,汉族,山东省夏津县人。1939年9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获教育部农学学士学位,系中国农学会、中国棉花学会会员。1943年8月任四川空军中学教务科理化教员,1947年1月任河北农业改进所技士。是年10月转入山东省立农学院先后任助教、省农学院附设农业学校教员、农学院讲师。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9月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7月晋升为教授,同年8月离休。1987年9月经中共山东省委组……[详细]
  张振武(1927.10~2005.12) 男,汉族,原籍临清市老赵庄乡后丁村,鲁北木板大鼓第四代传人,曲艺演员。赋性颖悟勤勉,毕生从事对木板大鼓的整理研究,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书理细腻台风潇洒,备受听众赞誉,颇得曲艺界推赏,其演唱艺术在鲁西北可谓家喻户晓。其曾创下在县人民剧场连续演出二年无重复剧目的先河,足见其艺术功力的深厚。经常演出的长篇曲目有《隋唐演义》、《包公案》、《施公案》、《杨家将》、《刘公案》、《七剑三侠十六义》等,段子有……[详细]
   杜锡(1924~2003),男,汉族,夏津县东关村人。出生于祖传中医世家。系山东“三绝”之一杜炳文的后代,一生行医,通医痘疹、小儿科、妇科、外科等疑难杂症之术,每当疫病流行之时,舍药施医,贫穷者治疗从不受酬。尤精于医痘疹之术。凡经其所医者,皆应手而愈。其医德、医术闻名于夏津县及高唐、武城、临清等县。1966年前,在东关卫生室,为赤脚医生。1967年至1970年,在城关合作医疗站任医生。1971年后在东关卫生室任医生。2002年10月,……[详细]
  毕颖之(1910~2003),原名荣昌,男,汉族,夏津县新盛店镇毕庄村人,全国著名画家。1929年考入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入齐白石门墙,为入室弟子,专攻国画、书法和篆刻。“春风化雨”,颇得齐大师真传。后又得陈半丁、王梦白、肖谦中诸大师教诲,而风格独具。1933年毕业时,即创作出千余幅作品。其中部分作品曾参加当时诸多著名大展,并在《世界日报》、《艺林月刊》等报刊发表,绘画风格用笔老辣,简括,气韵苍古清雅,《北平晨报》曾发文赞誉其……[详细]
  李维俭(1915~2002),原名承业,男,汉族,宋楼镇红寺李庄人。毕业于济南师范,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后离休。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齐鲁书画研究院书法家,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山东省书协会员,德州书协会员。赋性聪颖,美仪容。自幼好书法艺术,遍临欧、颜、柳诸家法帖,崇尚二王风骨。并兼习篆、隶、魏碑诸体。师古不泥,无落窠臼。行笔若漏痕、蛇行,古拙而新奇。操管则端肃意念,从无草率敷衍之作,因求书者每踵接于门。性疏阔淡泊,书作概不计……[详细]
  郭建民(1948.11~1997.11),本名宪德,1967年后改名建民,男,汉族,夏津县南城镇栾庄人。其赋性聪颖,机敏、健谈,善书法,尤擅隶书。曾私淑著名书法家刘炳森,黾勉勤苦,奋力不辍,临习刘炳森所书几致乱真。并兼擅魏碑体,尤善于作大字。其作仿宋及等线(黑体)墙体大字,结构工整,布划匀称,端庄秀美,大多部门写墙体大字标语,都聘其执笔,常自应接不暇。人多钦佩其才华,许为前途无量,惜其早逝。因遗作较少,故其书作不易搜求。……[详细]
  范士平(1938.12~1997.9),字云涛,男,汉族,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人。曾供职于县雕刻厂,任设计师。为人敦厚谦诚,宽和朴茂。幼从村中艺人学“扎彩”、泥塑等手艺。闲暇则临习古人画作,潜心达意,若醉若痴,常午夜秉灯伏案,不辞艰辛。刻苦砥砺,自成风格,乃至山水、花鸟、走兽、虫鱼、人物无所不能。尤喜画梅、菊、竹、兰,挥挥洒洒,顺势而成。善画群体人物,若“六老六松图”、“十八罗汉图”、“八仙图”等,用笔简括,墨色古雅,人物虽多,神情岸然高……[详细]
   岳荣彩(1914~1997),男,汉族,夏津县城北岳集村人,骨科世医。其祖有岳福明(县志中作“复明”,字秀松)者,与同村霍孝廉(佚名)友善,孝廉曾在京师学习,得一秘方,名“麦芒散”,又叫“接骨丹”,接伤骨其效甚验,施之即可回春。孝廉无子,故传与福明。福明传子伯和。伯和性慈善,遂得此方舍药救人,有求之者,无不应允,且从不索酬。后伯和传子存保,即荣彩之高祖,后又传其曾祖吉炎,继传祖可属,复传其父子章,直至荣彩。荣彩性聪悟,且心细,每施治则……[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