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2

德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2

  孟宪法(1929~1992),男,汉族,夏津县银城街道南关村人。中共党员,曾供职于县文化馆。为人温良谦恭,平素寡言,不善辞令。做事勤谨,不惜心力。曾师从本县画师李荣清习画,后又入著名山水画家黑伯龙门墙,对恩师之德艺,心追手摩,颇得真传,而自成格调。师徒多所合作,曾画四尺整张“开山造田图”,层峦叠嶂间,红旗招展,图中人物,或勘测,或打石,或运输,各具情态,一片奋发向上的气势,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其画“红军爬雪山”数米长卷,峰峦险峻……[详细]
  田文国(1972~2010),男,汉族,夏津县宋楼镇张官屯村人。系山东省漫画家协会理事,《山东工人报》专栏漫画师。1994年参加工作,后因工伤而致残,但其毅力顽强,身残志坚,于是自1998年开始接触并尝试漫画创作,当年7月在《山东青年》杂志发表第一幅作品,此后不断坚持创作,作品陆续在《讽刺与幽默》、《法制日报》、《工人日报》、《杂文报》、《齐鲁晚报》、《幽默与笑话》、《辽宁青年》、《中国漫画》、《漫画月刊》等全国各地的报刊发表,其创作构……[详细]
  张永利(1936~2009),男,汉族,夏津县双庙镇大柳树村人。赋性忠厚谦诚,坚韧勤谨,善绘画,精于工笔花鸟,兼山水、人物。数十年砚边耕耘,挥毫不倦。与著名工笔花鸟画家喻致贞、田世光、王叔晖、任率英等多所交往,并亲聆教诲,绘画技巧遂大有长进,乃博采众长,而自成格调。其画作曾得到绘画大师徐悲鸿夫人廖静文的赞誉。曾绘“霞光”图,双鹤于松竹间,亭亭立于石上,工细秀雅,著名书法家黄铸夫为之配以对联,并以“中堂对子”形式,由农村读物出版社正式出版……[详细]
  别如敬(1921~2009.3),号老鳏,男,汉族,夏津县南城镇刘庄人,后定居于城内。自幼酷爱书法,习临《乙瑛》、《礼器》、《曹全》、《张迁》等名法帖。颇得要领,兼撮众长而自成风格。书法之余,好诗书文章,有购书癖,所喜之书,不惜倾囊购取。其藏存的书籍以辞书及文史类为多。日常之暇,撰诗词自娱,尝撰诗词多篇,中有《望江南·忆德州》一阙,词为“忆德州,少时曾来游。水陆兼通接南北,土风厚朴物丰优。游子忘离愁。”曾居县城东关外一土屋中,以卖字、裱……[详细]
  马于飞(1958~2008.10),原名马启星,男,汉族,夏津县东李官屯镇张法寺村人。中学毕业后,入北京军区秦皇岛52977部队服役6年,转业后在北京文化界从事采访和编撰工作。期间,主编了《厨师周刊》、《饭店与厨师》、《今日影视人》等数10种报刊。20世纪末,马于飞涉足影视界,因形象与一代伟人毛泽东相仿,被定为特型演员,在央视连续剧《李立三》中饰演毛泽东后,又先后在《水的女儿》、《青年毛泽东》等多部电视剧中饰演伟人形象,其形神兼备的演技……[详细]
  宋云庆(1930.8~2008.5),男,汉族,夏津县宋楼镇宋楼村人。曾任教师、校长、县委宣传部干部、文教科副科长。系音乐协会山东分会会员、民文协会会员、作协会员。为人勤奋,聪敏好学。以其音乐才学,长期从事夏津民歌、小调的研究与整理。所谱写的民歌曾广为流传,《四季花开》曾晋京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并作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播前曲于每日早晨播放,作品《王大娘喂鸡》获省创作奖。所创作的民歌中有三首被选入《山东民间歌曲选》和《中国民歌集》。19……[详细]
  范俊厚(1926~2004.4),字千月,男,汉族,夏津县双庙镇李堂村人。曾供职于县饮食服务公司照相馆,后退休。赋性聪颖,精于照相之术,善修放大照片,用笔细腻,层次丰富。并兼擅绘制彩色照片,以油彩傅于棕色照片之上,色调和谐,若写实油画,技艺之精,县内人无与伦比。幼从外祖习工笔画,设色清淡秀雅,勾勒用笔劲拔。亦习山水,风宗宋元笔意,韵致高古。其爱好广泛,善木工技艺,尤擅雕镂,细致精巧。每当春日,则自扎绘风筝,放飞村野,尝绘“飞鸢图”一幅,……[详细]
  胡俊生(1929.2~1986.6),原名房俊生,男,汉族,夏津县东李官屯镇房庄村人。大学文化,1945年4月入党。1947年11月入伍,历任抗日高小党支部副书记,夏津第八区所属村党支部书记,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机要训练班学员,后勤部卫生部政治部训练班学员,华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疗养院见习干部、保卫干事,第262医院保卫助理员,公安学院学员,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政治部保卫助理员,后勤部第六分部政治保卫科助理员、副科长、组织科长,北京军区后勤……[详细]
  王方都(?~1944),男,汉族,共产党员,夏津县六区干部,为人坚毅果敢,沉着而有谋略,待人和气,为群众利益,为党工作不辞苦,积极认真。受到当地群众一致赞誉,并且经常得到上级表扬。1944年春,由于村中奸细告密,国民党顽军张栋臣(外号张八师,俗称张八)部将王方都逮捕,对其严刑拷打,逼其说出区政府驻址和六区共产党员及干部。王方都咬紧牙关,一言不发。敌人气急败坏,于是将其双耳割下,王方都满身是血,但仍双目圆睁,怒视敌人,没有暴露党的秘密。张……[详细]
  宫福成(1923.2~2007.8) 男,汉族,夏津县新盛店镇任宫庄村人,小学文化,194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德州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夏津县委副书记、新盛店镇党委副书记;第三届、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兼任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棉花协会会员、中国科协自然科学研究会会员。1963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科学植棉,科学管理,创出了全村537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54.5公斤的纪录,在北方棉……[详细]
  李以达(1924.4~1998.5) 字伯群,又名李博,夏津县南城镇乔官屯人,博士,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内蒙古大学教授,生命科学院名誉院长,内蒙古自治区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会员、研究员,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4月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奖励。198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其主持的“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北方草原常青平衡动态监测系统试点实验研究”获农业……[详细]
  孔健飞(1914~1960.6) 原名张志龙,银城街道王庄村人,著名音乐家。1937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1941年6月赴延安从事文艺工作,先后创作《百团大战歌》、《阅兵进行曲》、《进军进军》等歌曲,后被收入到《淮南抗日歌曲专辑》。1943年夏,先后任胶东文协研究部研究员、胶东公学、胶东文荣威联中音乐教员,享受团级待遇。1945年夏,调威海市第一中学任音乐教员。此间,其以音乐天赋,大展才华创作出许多歌曲。并以“扫除简谱盲”和“人人都可以作……[详细]
  董讷(公元1639——1689年),字兹重,自表字默庵、柳林。山东平原县王杲铺镇董路口村人。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丁未科举人,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丙午科举人,丁未科一甲三名进士(探花及第)。康熙十一年为云南乡试主考官,十二年为纂修官,十五年为右春坊右中允,十六年为日讲起居注官,十八年为侍讲,十九年加侍读学士衔。后为顺天府乡试副考官、顺天府学正、额外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经筵讲官、会试副考官、户部右侍……[详细]
  任士凭(公元1526——1571年),字可依,号思亭。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丁未科二甲进士,累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任士凭,现山东省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北任村人。据考证,任士凭是北任村任氏家族第七世,生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生而颖异,长而端方,言动不苟,喜怒不形。幼失严亲,性喜读书,十四岁游泮,十八岁魁嘉靖癸卯乡荐,二十二岁登嘉靖丁未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光禄寺少卿、通政司通政、顺……[详细]
管辂 [三国] 三国时期魏国术士 (209256)
  管辂(公元209——256年),字公明,三国时期魏国术士,平原县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卜卦看相的人奉为祖师。管辂出生在平原县故城(今张官店东)北小管庄。父亲先在利漕当官,后为琅琊即丘长。管辂容貌粗丑,从小就喜欢仰视星辰,夜不肯寐,逢人就请教星辰之事。父母也管不了他。十五岁时,到父亲当官的即丘官舍读书,琅琊太守单子春雅有才度,闻辂是学校中的才俊,便召见了他。还请四百多位能言善辩的宾客和管辂辩论。管辂自酌三升青酒,从早上到晚上,连中……[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