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7

德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7

  余志远 (1917-1943)原名张汉卿,曾用名于志远,山东乐陵县(现为市)黄夹镇邸家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参加了杜步舟的抗日救国军第六团,转战于盐山、庆云、海兴、阳信等地。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主持召开“第七区抗日自卫队联合行动誓师大会”。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粉碎日军的“扫荡”。1941年1月,任乐陵县县长兼县大队队长、县独立营营长。1943年4月在一次激烈的反“扫荡”战斗中不幸牺牲。……[详细]
  焦丙英,女,汉族,1945年5月生,山东省临邑县人,研究生学历(中央党校政治理论专业),1968年7月参加工作,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参加工作后在昔阳县林场劳动锻炼;1970年任昔阳县赵壁中学教师;1971年任昔阳县农科所技术员;1981年任昔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1983年6月任昔阳县政府副县长;同年8月任中共晋中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95年任中共晋中地委副书记、地委党校校长;2……[详细]
  蒋楷清末官吏,籍贯、字号均不详。1899年(德宗光绪二十五年)任山东平原县知县。时“义和团”兴起,他勾结恶霸教民李金榜拘捕团众。10月初,朱红灯率众赴平原(位德州市东南)营救,他前往镇压,惨遭失败。后-释放被捕的团民,又向省府告急,并配合袁世凯所部援军进攻“义和团”。在罗森殿又被击败,后被撤职。著有《平原拳匪记事》。……[详细]
杨照顺 [] 义和团早期首领 (?~1899)
  杨照顺(?-1899)义和团早期首领。山东高-。又名杨顺添,人称本明和尚。自幼在禹城丁家寺为僧。 1899年在吆平一带与朱红灯等聚众练习拳术,组织义和团,开展反教会压迫的斗争。10月,朱红灯率高唐、吆平、长清等县团众去平原营救被捕拳民,他留在吆平坚持斗争。11月,他和朱红灯率团众转战于禹城、长清、吆平、博平等县。12月,与朱红灯同时被山东巡抚毓贤诱捕杀害。……[详细]
  刘耀华(1920~1998) 鼓楼区原区委书记、区长。山东省乐陵县人。民国29年(1940)8月参加革命,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乡农会干事、区总务干事、区农救会宣传科科长、副区长、区农会主任、县大队副队长、野战军大队教导员等职。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大学南京分校人事科长,南京市干部学校人事科科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人事科副科长、苏北农村整党工作团新沂县工作队副队长,南京市鼓楼区委副书记、书记兼区长。1966年10月起在“104”(“五……[详细]
  魏长魁 (1906-1938),曾用名魏连三、王文石。山东省德县人。15岁起随父亲来大连谋生。在日本人办的西川印刷厂当拣字工人。1924年4月28日,大连中华印刷职工联合会成立,被选为执行委员。并创办了会刊《曙光》。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先后任共青团大连地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底代理共青团大连地委、市委书记。同年7月被捕,1933年初获释。1935年被介绍到哈尔滨,与满洲省委接……[详细]
  刘铁肩 (1910-1990),曾用名晋驼、刘庆芳、刘荫昌、刘子平、刘绪平、刘敏。山东省夏津县人。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脱离革命来东北,1930年由中共北满特委恢复团的关系}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呼兰特支书记。1933年在《大北新报》任外勤记者,1936年6月被捕,出狱后进关,曾任国民党汤恩伯所属十三游击队少将队长、教导大队长等职。1938年重新人党。1940年曾停止党籍。1949年经中央东北局组织部恢……[详细]
  王震东 (1893-1933),原名王玺亭,号翰臣。山东省思县(今平原县)人,幼年时随父母流落到东北。青年时代到中东铁路护路军当兵,后经营部副官李文浦安排到大帅府当差役。九一八事变后,随李文浦到北平,参加了东北抗日救国会。在李文浦、栾处长的推荐下,委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独立第四支队少将司令的职务。在北平西山秘密学习了一段通讯、情报、游击战等军事知识之后,于1931年12月到哈尔滨,进行抗日救自活动。一道来的还有副司令马思元。到哈后,便开……[详细]
  唐鲁夫 (1918-1987年),山东临邑县人。1937年8月参加革命,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科长、区长、县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省博兴县县长,渤海区行政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合作总社处长、副主任。1954年6月,响应党中央号召,被选调哈尔滨市平房区,投身于航空工业建设。历任国营120厂(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供应副厂长、总工程师、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厂长兼党委副书记、顾问等职。1987年2月于哈……[详细]
   李升 (1867-1962)山东德州人,汉族。1894年只身跑到东北。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在鹤立河南岸7号屯(当时中共汤原县委所在地)结识了许多抗联战士,懂得了许多抗日救国道理。1933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抗日当上了职业交通员。以“邮差”、卖报、商贩作掩护,为抗日联军传送情报。多次以父子”、义女”、翁媳等关系护送杨靖宇、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李敏等同志去执行任务,大、小兴安岭、松花江、牡丹江一带抗联战士都尊敬的称他为……[详细]
  李铁(1911~1948年),原名郭庆云,字缦青,化名郭耘,山东省齐河县人,生于济南。民国14年(1925年),在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读高中时,经常写稿揭露社会黑暗。民国23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后,参加校内进步学生组织的“近代史读书会”。民国24年,参加“一二·九”-。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师大任文学院地下党支部书记,同时为北师大“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之一。民国26年,大学毕业,回济南任中学教员,继续从事地下活动,后因受国民党当局注……[详细]
  王清海 (1919~1976),山东省宁津县人。生于中华民国8年(1919)10月15日。民国26年(1937)12月在原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农会主任;民国35年(1946)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兰州军区天水军事干部学校校长、延安军分区副政委,大校军衔。“文革”期间,调留坝县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制止武斗。1968年9月10日,任中共留坝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组长;9月14日任留坝县革命……[详细]
孙润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71993)
  孙润华(1907—1993),解放军少将军衔,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人。青年时,由于生活所迫参加了冯玉祥的国民党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1931年12月,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举行了“宁都-”,-后,他随二十六路军编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第五军团。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十四军经理处科员,红十四军军医处文书,中央教导师师部文书,红三军团十团文书,关中军分区地方工作科科长。参加了红军中央革命根据地三、四、五次反“围……[详细]
范普权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11991)
  范普权(1901~1991) 原名范则博,庆云县板营村人。范普权出生于贫农家庭,9岁入私塾读书,1925年考入庆云县城高级小学。1927年,范普权考入河北省立第九(泊镇)师范学校,积极参加-。1931年,范普权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学校党支部成员、学生自治会主席,成立“读书会”,组织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宣传革命道理,领导学潮运动,被学校开除。1933年,范普权到天津从事工会工作,任天津市赤色工会工委会委员。党组织被破坏后,范普权……[详细]
王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91991)
  原武汉军区顾问。王新同志是山东省武城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八路军。历任干事、营政治教导员、县委书记、支队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河南省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9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他受党的委派,积极组织地方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邯郸、……[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