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山东省 > 德州市历史人物介绍20

德州市历史人物介绍20

  米长茂(1911—1982)又名米子盛。回族。齐河县人。伊斯兰教经师。1924年在济南北大寺学习阿文。1927年先后在益都(今青州市)、济南、临清、沈阳、河北、天津等地攻读伊斯兰教经学。1935年在天津西大寺毕业。后在济宁、齐河、济南等地任清真寺教长。1961年12月后,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研究班学习3年。1955年、1960年两次随中国穆斯林朝觐团赴麦加朝觐并取得“哈吉”称号。他一生潜心钻研伊斯兰教经学,在经学研究和教育方面颇有建树。……[详细]
  周志成(1904—1979)武城县李家户乡刘王庄人。上海人民杂技团杂技演员,口技表演艺术家。口技表演粗犷奔放,中气足,声音洪亮。模拟逼真,惟妙惟肖。创作了《公社的早晨》《东风压倒西风》等优秀节目。与其四弟周志良(孙泰)首创利用麦克风表演口技,提高了口技艺术的表现力。1953年后,多次出国访问演出,为中外口技艺术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1955年曾到北京为毛泽东主席、胡志明主席演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1月病逝于上海……[详细]
  张仁甫 (1914—1979)原名张本立。夏津县人。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夏津县三区政府-干事、中心支部书记,冀南区六地委、运东地委科长、秘书,恩县三区区长、区委书记,夏津县办事处主任、夏津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共夏津县委书记等职。 1952年7月后,先后任北京铁路局北京分局党委书记、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党委书记等职。……[详细]
  谢大玉(1891—1978)女。武城县李家户乡郑官屯村人。山东梨花大鼓演员。出身演艺世家,其父谢其荣系著名琴师,曾为清同治、光绪年间著名梨花大鼓演员黑妞弹弦,被时人誉为“神手谢老化”。谢大玉随父学艺,师承白妞(王小玉)、黑妞姐妹的艺术风格。成为继白妞、黑妞姐妹后梨花大鼓“四大玉” (谢大玉、李大玉、赵大玉、孙大玉)之首。她13岁时随父到泰安赶会卖唱,初次登台,即受到观众欢迎。回济南后,在趵突泉演出,名声大噪。翌年应邀到北京、天津演出,博……[详细]
  晨光 (1921—1978)原名都振纲。庆云县东胡岭村人。193 7年参加抗日游击队。1938年8月任鲁西北抗日游击司令部第三十一支队司令部书记。1945年5月任中共乐陵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 1949年2月随军南下,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1954年5月任鞍钢炼铁厂党委书记。1959年任鞍山钢铁学院党委书记。1977年11月任鞍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详细]
  马诚斋(1916—1978)平原县十里铺乡军营村人。193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建立中共山东省立平原五乡师党支部,任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恩县县委书记、冀南区卫东地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聊城地委副书记兼社会部长、华北革命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国家经委企业局副局长、一三二厂厂长、七三四厂党委书记等职。……[详细]
  张玉圃(1905—1977)原名张之藩。庆云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南皮县县长。 1940年任鲁北专署文教科长。1943年3月任庆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5年任惠民行署民政科长。1946年任华东支前大队大队长。1947年复任惠民行署民政科长。济南解放后,任山东省民政厅办公室主任、社会处副处长、处长等职。……[详细]
  宋畔池(1904—1977)乐陵县(今乐陵市)人。早年曾任小学教师。193 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任宁津县独立营副营长。后任冀鲁边区五支队二营连长。1940年任陕北营副营长。1941年7月任长清县独立营营长、峰山县大队大队长等职。1945年8月任第二野战军七纵十九旅五十七团团长。 1950年转业到中南区粮食局工作。后调国家商业部工作。1960年任上海粮食储运公司党委书记兼经理。……[详细]
  高德胜 (1910—1975)曾用名高云山。平原县人。全国先进生产者。7岁随父到德州当小工。1929年10月入济南兵工厂学徒。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厂西迁,先后在西安、重庆兵工厂做工。1944年到徐州修械所当落料工。后失业,到地主家当雇工。1948年济南解放后,入济南工业局五厂工作。10月调入三厂 (今山东化工厂前身)当冲床工。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对-加强帽头道落料进行改进, 使机器转数由每分钟180转提高到270转……[详细]
时传祥 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 (19151975)
  时传祥(1915—1975)齐河县赵官镇大胡庄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时传祥出生在山东德州齐河县 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宣武门一家私人粪场,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是一位“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曾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1952年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随后被评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71年被污蔑为工贼。1975年去逝,享年60岁。时传祥14岁从家乡逃难来到北京,迫于……[详细]
  杨诚(1910—1975)原名庞维昌,别名庞逢五、庞善俊。禹城市安仁乡庞桥村人。 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庞桥村党支部书记。后任中共禹城县六区区委书记。 1940年任禹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代理县长。后任齐禹县县长。1947年8月任冀鲁豫区党委土地改革工作团办公室主任。1948年10月任菏泽县县长。1950年任平原省驻京办事处主任。1952年任平原省办公厅行政处处长。后任建工部行政司副司长、建工部科学设计分局副局长、局长。1962年……[详细]
翟毅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71974)
  翟毅东(1917—1974)原名翟明仁。临邑县翟家庄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北平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3月,随国民党临沂第三专区独立营起义,被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第三团,任排长。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升任营长。1940年11月调任山东纵队第四旅第十团参谋长。 1944年8月调任鲁中军区泰山分区作战科长。曾受山东军区的通令表扬。同年12月任十团副团长(团长缺)。1945年……[详细]
  曹振铎(1907—1973)别号觉民。夏津县城西王堂村人。国民党军将领。出生于殷富之家。1924年于夏津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东昌三中。1925年10月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1926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相继任见习官、排长、连长,随部队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9月1日,在南京东龙潭镇与孙传芳部作战时被俘,逃出后回夏津老家闲居数月,又到徐州投奔李延年,在李延年部历任排长、 连长、少校副官、营长、中校团副……[详细]
  马立朝 (1908—1972)回族。 平原县腰站镇塘坊村人。193 8年参加革命。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原县游击大队大队长、鲁西大队大队长、运东大队副大队长、夏津独立团团长等职。1946年后历任冀南军区独立旅十团团长、夏津军分区动员科科长、衡水军分区通讯科长等职。50年代,在“三反”运动中,因挥霍公款等问题被开除党籍,判刑3年。刑满释放后,任河北省第六-大队队长。……[详细]
  赵蓬珠(1903—1971)女。齐河县人。青岛市体委副主任。中国体育界知名人士。在全国篮坛颇有名气,被称为北京师范大学“篮球五虎”之一。曾入选中国篮球队,参加远东运动会。……[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