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河南省 > 信阳市历史人物介绍5

信阳市历史人物介绍5

鄢思甲 开国大校 (19161983)
  鄢思甲,1916年7月出生,河南省光山县砖桥乡高泊镇人。193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一)鄢思甲出身农民家庭。他自幼读书,初中文化程度。1930年,鄢思甲参加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鄢思甲历任红四方面军10师29团7连警卫员、通讯员、红31-卫队警卫员、副班长、班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反“围剿”作战、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长征。(二)抗日战争开始后,鄢思甲进入八路……[详细]
颜红 开国大校 (19172009)
  颜红,1917年11月出生,河南省信阳县人。原名颜振国。1938年9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颜红在青少年读书求学时,受大革命的影响和熏陶,逐步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担负农村宣传工作,参加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活动,开始了早期革命活动。1938年9月,颜红在洛川参加八路军,并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颜红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6大队第11中队班长、第1分校5营第20队副指导员、第3支队干部队指……[详细]
阚济世 开国大校 (19031991)
  阚济世,1903年出生,河南省光山县泼陂河镇阚岗人。1931年2月参加红军游击队,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阚济世930年8月参加赤卫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阚济世历任红10师供给处粮秣员、股长、红4军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参加了长征。(二)抗日战争时期,阚济世历任新四军第1支队供给处处长、东进纵队被服厂厂长、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供给处处长、冀南军区后勤军工部部长。(三)解放战争时期,阚济世历任冀南军区利民公司经理、随军办事处主任、晋冀鲁豫……[详细]
  • 胡汉生
  胡汉生,红25军老战士,建国后曾任华东海军防空兵部政治委员,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部副政治委员兼主任,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海军烟台基地政治委员,海军政治学校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17年出生于新县卡房乡胡河村。1929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因家贫,七岁即参加劳动,以放牛、砍柴为业。九岁上学……[详细]
毛国兴 革命烈士 (19011928)
  毛国兴,1901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出生在河南省新县箭厂河地区毛岗——坐落在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一个不足百人的小村庄的贫苦农家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地主阶级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使广大穷苦农民过着凄凉悲苦的生活。那时,虽然毛国兴家劳力多,却仍过着吃上顿愁下顿的紧巴日子。毛国兴1岁时,当了一辈子睁眼瞎的父亲决定让他进私塾念点书。毛国兴天性聪颖,思维敏捷,加之认真刻苦,学业总是出类拔萃。一次,老师问他十几个问题,他都对答如流。……[详细]
汪涤源 革命烈士 (19001928)
  汪涤源,1900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武家桥。武家桥有百十户人家。这里的多数居民除耕种田地外,还兼营米坊、豆腐坊、染坊、药店、杂货店等等。汪涤源的父亲汪鸿生除耕种二三十石稞的田地外,也兼营米坊和豆腐坊。汪涤源兄弟四人,涤源居二。其父亲因自己不识字,吃够了“睁眼瞎”的苦头,就把孩子们都送到学校读书识字,盼望他们将来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因之,汪涤源兄弟四人都有一定的文化,后在汪涤源的影响下均参加了革命。其中汪新源、汪探源先后为革命事业献身。……[详细]
汪后之 革命烈士 (19001928)
  汪后之,本名守愚,字后之,亦作厚之,曾用笔名侯俞之,1900年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城。祖父汪磊风,清末在安徽、湖北等地做过地方官,晚年寓居开封。父亲汪晓东,在开封官府任职多年。汪后之6岁时,家里便教他儒学经书。他懂事后,对家里主尊仆贱,依富附贵的封建家风,日渐反感。因此,他常到乡下小镇舅舅家寄住。在那里,他有机会接触农商百匠,同情和热爱贫苦劳动人民的思想与日俱增,喜欢和劳动人民的孩子接近交友,常常拿食品周济穷人的孩子。汪后之走亲戚,家里总……[详细]
吴伯涵 革命烈士 (18981930)
  吴伯涵,原名吴为凡,1898年4月出生在河南省固始县张广庙一个地主家庭。吴家有田地70多亩,并在张广、王集等处开办了粮行、钱行、药店,全家老少40多口,雇用长工、伙计十多人,生活比较富裕。1912年秋,吴伯涵入泉河镇高级小学读书,勤奋好学,进步很快。其间,江梦霞(河南早期中共党员)来小学任国文教员,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讲述中华民族的伟大,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他教育学生“好男儿志在四方”;“国难当头,民不聊生,……[详细]
王霁初 革命烈士 (18931933)
  王霁初,1893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西大街的一个地主家庭。王霁初刚懂事时,便被送到私塾读书。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使幼小的王霁初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家里人带他在城里或外地的戏班子看戏,使他更受启发,好像动了“灵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音乐。小小年纪,非要家人买来各种乐器供他练习,所以竹箫琴笛,他无有不会。不久,王家自己投资创办新学,他便转到学校念书。十七八岁,王霁初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天津南开中学。在这所名人辈出的学校里,他……[详细]
王大鹏 革命烈士 (19071938)
  王大鹏,1907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新集镇(原属光山县)把棚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王家世代务农,缺书少墨。王大鹏7岁时,父亲送他进了私塾,指望他能够通过读书光宗耀祖。在私塾里,他刻苦勤奋,尊师重友,疾恶如仇,颇受先生器重。一次,一个地主恶少把邻居家的小女孩当马骑,还嫌她爬得慢,用脚使劲踢她的头部。王大鹏看不下去了,一脚把恶少蹬了个仰面朝天。恶少见是打不过的王大鹏,便咬牙切齿地说︰“姓王的小崽子,你等着吧!我回去让我爹找人收拾你。”王大鹏一听……[详细]
萧崇善 革命烈士 (19011928)
  萧崇善,1901年冬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胡畈村(原属湖北省黄安县)一个佃农家庭。幼时曾入私塾念书,后因家境日渐贫寒,中途辍学,其父寄予他通过读书光耀门庭的厚望遂付诸东流。萧崇善性情直爽,寡言少语。25岁那年秋天,忙完了田地里的农活,他听说箭厂河一带闹农会,便三天两头往那儿跑。他有时早出晚归,不到半夜不回家,一回到家里,就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手里拿着一大把纸条,又是念又是唱,弄得家里人莫名其妙。一次,他爹问他是不是在外边入了什么邪门帮……[详细]
萧国清 革命烈士 (19171933)
  萧国清,1917年出生在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萧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新县来了共产党,领导农民减租减息,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起红色政权。10岁那年,萧国清入“列宁小学”读书。萧国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经常向老师请教什么是“劳苦大众”,什么是“革命”,什么样的人算是“土豪劣绅”,等等问题。除识字和接受革命教育外,她最喜爱的是音乐课。老师很喜欢她,教她很多歌曲。打那以后,不管是在校园内或是山间小路上,都能听到她那动人的歌声。凭……[详细]
余梦痕 革命烈士 (19031931)
  余梦痕,原名余光焰,1903年农历七月初六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千斤乡余店村(今属新县)的一户富裕农民家庭里。他两岁时父亲病故,家中田地无劳力耕种,母亲生活无依靠,便带着他和胞兄迁居江西省德安县木环珑乡孙家榨村,投靠舅父杨彩青和二舅父杨一平。1914年,余梦痕1岁时,母亲请求舅父送他入当地私塾读书。1918年,杨一平到德安县城郭氏私立沉毅高等小学教书,又将他带到该校就读。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德安县,正在郭氏私立沉毅小学读书的余梦……[详细]
余席珍 革命烈士 (19031927)
  余席珍,原名余常良,又名余壁,1903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泗店计河村一个农民家庭。本世纪初的旧中国,社会一片黑暗,民不聊生。余家世代务农,为人厚道,勤劳朴实。余席珍的父母虽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仍难得过上好日子。余席珍7岁时,一字不识的父母不想再让儿子当“睁眼瞎”,遂送他入私塾念书。余席珍生性聪颖,刻苦好学,颇受先生器重。后来家境日渐困顿,由族人资助才勉强维持学业。1923年他入武汉中学就读。此时,董必武、陈潭秋正以武汉中学作为阵地,吸收进……[详细]
杨松柏 革命烈士 (19011933)
  杨松柏,字仲白,又名维新。1901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往流镇西街一个世代书香家庭。1918年,他考入固始县城中学。这时新文化运动之风吹到了固始这块古老的土地,一些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杨松柏在学校里接受了新思想,逐渐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1926年冬,杨松柏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4月,杨松柏参加了二次北伐。四一二-政变后,杨松柏和其他同志被中共党组织派往河南从事革命活动。杨松柏回到家乡。不久,他便与固始中学……[详细]
注:排名不分先后,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