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光(1915~1949),壮族,古潭乡九甲村人。1949年8月, 共产党游击队在九甲村进行革命活动,他积极串联农友们加入农民协会。并被推选为村农会主席。 同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左江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丘冰率领一个排到九甲村开展革命工作,周启光带头拿出2000多斤粮食支援解放军,腾出房子供部队住宿。1949年11月21日,国民党隆安县长滕肇文率县民众自卫总队及乡民团200多人枪“进剿”九甲游击区。当时游击队主力不在。周启光率……[详细] |
劳神(1917~1950),原名劳立[纟军],外号通城虎,壮族,丁当乡丁当村人。劳神从小爱武功, 六七岁就跟父亲学国术, 十二三岁沾赌风,日夜不辍,群众呼其为“二世祖”。1933年,劳在南宁私立平旦初级中学读书时,经人介绍加入南宁精武体育会学国术。1935年回隆安县丁当街组织国术研究社,自任国术指导员。1936年,他代表隆安县出席全省国术比赛, 获优秀奖。1937年9月,被委为丁当乡登昌街长。1939年夏,他受聘为百色行健中学国术指导员……[详细] |
马廷承,字重光,号锡亭。古潭马村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为进士。乾隆五十九年任山东省费县知县,有政绩。马延承善于诗文,著诗凡数百首。其子大器,汇集出版,书名为《见一斋集》。……[详细] |
潘受莹(1871~1953),字朗轩,壮族,城厢镇震东村人。潘受莹自幼勤学,晨昏无间,是清代科举制末班拔贡。他酷爱书法,练字有恒,日必临之,其字体工整严谨,劲遒俊秀,恳索其墨迹者无数。他平生未涉仕途,而把毕业精力倾注于教育事业,曾在本村开办私垫,授业育人。1931年,他在震东乡创办县立第十小学校,并从此执教12年。第一届高小班毕业时,他为《同学录》题词,勉励同学们“乘风期万里,幸莫挂帆迟”。1944年,潘受莹已过古稀之年仍受聘为隆安县初……[详细] |
周肖琚(1931~1982) ,壮族,南圩乡三宝村人。1954年7月长春地质学院毕业。198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周于1954年8月至1982年9月先后在中南地质局451、 461、480地质队和广东省地质矿产局704地质队工作。1956年被评为工程师,1977年任副总工程师,1979年任总工程师。周肖琚在地质工作战线上战斗了28个春秋,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地质事业。1955年以来,他组织和指导队员普查勘探矿区(点)共231个,矿种4……[详细] |
陆祥嘉(1940~1984) ,壮族,乔建镇慕恭村人。195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卫生员、卫生班长、助理军医、军医等职。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嘉奖四次,四次评为“五好”战士。1978年,他转业回到地方,担任乔建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陆祥嘉身患肝炎,到地方医院工作后,他不顾自己的病身,一心扑在工作上。一次,慕恭村农民陆爱华上山打柴摔断五根肋骨,无钱住院,陆为其设家庭病床,风雨不改地送药上门,直……[详细] |
谭富盈(1903~1987),壮族,南圩乡大同村人。谭富盈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学习用草药治疗骨伤疾病。他的用药是几代祖传秘方,疗效好,是远近闻名的民间草药骨科医生。1956年,县建筑队一名女工,施工时不慎从楼上跌下脚断。经医院治疗几天,伤痛不减。后她请谭富盈治疗。谭用草药烧热敷于伤处,过10分种后,疼痛停止,病人能安宁入睡,不久便治愈。1960年,白马煤矿一名工人因公受伤,右脚折断,后到谭富盈家留医治疗40多天就能起立走路。伤愈后,矿方自奉……[详细] |
陆十三,原名陆有生。雁江镇雁江街人。清同治年间生,1926年逝世,终年50岁。陆十三一生以木雕工艺为业,其工艺品或仿画雕刻,或直描雕刻,均刀笔自如,立体感强,纹理细腻,色彩鲜艳,形象逼真。乡里四邻的雕刻品,多出于他的手。当年雁江街天寿堂药房的花鸟匾额,震东村潘益周的“双凤朝阳”神龛,均为其佳作。这些雕刻品,工艺高超,栩栩如生,人们赞口不绝。陆十三在各地雕刻的工艺品,历经社会变革多已毁坏失散,所存甚少。据调查,现存的有雁江供销社中药门市部……[详细] |
刘遇元(1888~1958),壮族,城厢镇拱阁街人。清末民初,隆安县城还没有人购置缝纫机,群众缝制衣服全靠双手穿针引线。刘遇元心灵手巧,开办手工裁缝业,他用手缝制的衣服线路笔直。1936年,刘遇元买了一部飞佛牌缝纫机,从此他便钻研缝制中山装的技术。他先从南宁买了一套中山装,折开缝线,一块一块地摆在桌上,然后逐一摹仿裁剪。不久,他成为县城一家缝制中山装有名声的车缝店。刘遇元缝制的衣服,适体大方,缝线笔直,密度均匀,面布不皱,当时的政府官……[详细] |
程家智(1890~1973),壮族,城厢镇新街人。程家智经营米粉摊生意40余年,其店名“美一馆”。他蒸制的米粉,皮薄软韧,切粉久煮不烂,卷筒粉折而不断。菜肴加工精致,有炖、炒、烤、炸等种,色、味、香俱金;调味粉式有汤粉、凉拌粉、卷筒粉。他做的汤粉,注重汤水质量,从早到晚其味清香不变;拌凉粉讲究配料,酸甜可口;卷筒粉馅料上乘,酱卤得法,味道别具一格。程家智自1915年开始经营“美一馆”,至1955年停业。这期间,到过隆安县城的人,多慕名前……[详细] |
陈嘉良(1898~1932),曾用名陈建安、陈子华,吴圩镇祥宁村那髻坡人。幼年读私塾,天资聪明,爱读古书,成绩优异。曾博览我国古代和近代史诗。在本村小学任教期间,他常向村民父老谈古论今,讲述孙中山革命事迹和历代农民起义故事。1926年,他在广西农讲所教员宁培瑛的宣传影响下,和唐光天、唐希贤等人发起组织吴圩地区各村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同年,当选邕宁县农民协会执委,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和废除苛捐杂税等斗争。唐光天被捕后,他与县农协会委……[详细] |
何福谦(1903~1927.10) 壮族,刘圩乡麓阳村人。他早年参加革命,为广西著名的进步青年学生。 他9岁入学,1923年考入南宁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同年秋,他被推选担任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农村,向群众演讲,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6年2月, 中共梧州支部根据广东区党委的指示,派共产党员罗如川,共青团员李省群到南宁第一省立中学,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开展工作,组织青年学生阅读进步书刊,发……[详细] |
王晓东(1899~1950),壮族,南圩乡发立村人。1919年, 王晓东受自称自治军第九司令卢子美的委任, 在刘家堂旅当连长。1929年至1931年, 王任隆安县长。1930年1月,红七军第一纵队解放隆安县城,成立县革命委员会。王晓东率县团兵配合国民党军队“围剿”红七军第一纵队。当一纵队向雁江方向撤退时,王率团兵阻击于险地——太平桥,红军战士牺牲30余人。红七军一纵队撤离隆安后,王大肆搜捕红军伤员及县赤卫队员,杀害红七军第一纵队政治部主……[详细] |
甘启椿(1900~1932),又名甘建荣,吴圩镇七坡村人,小时读私塾。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勤劳朴实,富有正义感,目睹当时社会混乱,政治腐败,遂萌发革新抱负。1926年他开始投身革命, 参加唐光天等领导的农-动。同年3月,吴圩各村农民协会相继成立,甘启椿是农会骨干之一。 4月,农运领导人唐光天被捕,为设法营救,他参加了震撼全县的赴邕---。 1927年6月,甘启椿加入“农民自卫军”,为武装骨干。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他随自卫……[详细] |
卢保炫(1902.1~1930.1),又名卢本兰、卢保元,那楼乡那务村人。他年小有志,爱憎分明, 因不服国民党副乡长、当地恶霸卢凤山的欺侮,曾被抓去关押3个月。释放后,他愤然卖掉部分田地作盘缠,弃下妻儿,于1922年离家跑到广州。不久,他闯入军界,先在粤军黄明堂部队任文书,后于1925年在广州农-动讲习所(第五届)学习。同年12月8日结业后,他以广东省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到广东化县(今化州市)开展革命活动。他深入群众,找工人、农民谈话,赠……[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