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1919—1947) , 原名苏武杰,曾用名苏陈明。壮族。马头乡全苏村苏乐屯人。1939年在南宁高中读书时, 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转桂林高中读书。 1941年冬毕业后在桂林市西路小学任教,从事中共的秘密工作。1942年7月,在桂林“七·九”事件发生后,由中共党组织安排,转到武鸣、横县等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44年冬,在马头乡清江村举办补习学社,教育和团结进步青年,在武鸣沦陷区积极投入武装斗……[详细] |
黄寿云(1918—1948),壮族,太平乡庆乐村人;王仙玉(1928—1948),女,壮族,马山县人,因家境贫寒,被卖到武鸣邓广一财主家为婢,受尽-。1946年秋,黄寿云与王仙玉结为夫妻。1948年春,中共武鸣地下组织在庆乐村活动,组织游击队,发动群众进行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黄寿云积极参加游击队的活动。游击队多次在他们家召开秘密会议,王仙玉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不久也毅然投身到革命工作中去。为便于与外地联系和……[详细] |
王利元(1917—1948) ,字捷之。壮族。双桥乡杨李村人。1937年5月,在省立九中读书时参加抗日同盟会。同年秋,初中毕业,到广西中学生集训总队受训,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冬,经中共广西地下党组织批准,参加广西学生军,任第三团第六中队中士班长,先后在南宁、 宾阳、武鸣、果德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0年5月,学生军整编,被派到广西军民合作站双桥分站任总干事,组织宣传队,以歌咏、演戏等形式向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0月下……[详细] |
陆明才(1915—1948),原名陆启通,曾用名陆健英,别名蓝歌。壮族。双桥乡八桥村人。1936年11月就读于南宁高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考入柳州农业技术训练班,任农训班中共党支部委员并积极组织读书会,发展三名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暑假期间,陆明才突然遭到广西-逮捕,解送南宁关押,不久释放。出狱后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1938年春,在县城厢小学任教。同年冬考入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第一期学习。1940年春毕业后,由……[详细] |
黄和日(1921—1949),壮族。太平乡庆乐村人。1939年秋,日军占领南宁时,他初中未毕业,即加入广西学生军,到广西十万大山等地区发动和组织抗日活动,为桂南会战的胜利做了许多工作。后因广西当局认为学生军受共产党“-”,悍然解散学生军,黄和日-返家务农。1944年秋,日军再次侵占武鸣。黄和日与黄英宝等共同组织抗日宣传队,到太平乡各村屯宣传抗日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国民党当局为内战需要,疯狂进行征兵、征粮、征税。1948年3月,黄和日……[详细] |
何兆迎(1926—1949) ,壮族。上江乡都太村周四屯人。生于贫寒的农民家庭。9岁时父母先后去世, 靠大哥何兆球抚养长大,高小毕业后-辍学。1948年2月,何兆迎参加中共领导下的反“三征”斗争,在周四屯带头反抗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同年秋,国民党上江乡乡长、若太村村长带着乡丁来到周四屯,要抓何兆迎等五位青年去当国民党兵。何兆迎当即挺身而出, 质问乡长:我们周四屯只有10户人家,就要5个人去当兵。你身为乡长,家有5个兄弟,有几个去当兵……[详细] |
苏启宽(1903—1949),原籍广西都安县地苏乡才江村。壮族。青年时,到新桂系梁朝玑部当兵。后升任连长。民国22年,该部调龙州“围剿”中共领导下的农-动。苏启宽不愿参与对贫苦农民的-,毅然带着妻女,离队到武鸣县锣圩乡那珠屯,投奔姐姐和姐夫,靠姐夫分给的1亩多田和开荒地种玉米、 木薯维持生活。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一三五师四0三团驻扎锣圩, 苏启宽受聘为副连长,协助该团训练新兵,为桂南抗日会战作准备。 后该团开往前线,苏……[详细] |
阮集群(1919—1949),化名方智、阮道强。壮族。双桥乡伊岭村人。民国25年(1936年) 在省立南宁高中读书。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担任中共南宁高中党支部书记,领导学校的中共党员及进步师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举办中共党员训练班,并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持久战》以及党的建设、群众运动等,以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 在担任南宁高中党支部书记期间, 先后发展中共党员22人,壮大了党组织的队伍。1939年11月,……[详细] |
陶梦武(1926—1950),壮族。两江乡培群村大陶屯人。民国31年(1942年)在省立武鸣初中读书。1947年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破孩”的-,并参加中共地下党在学校组织的“读书会”。1947年下半年,陶梦武按照中共地下党的安排,回县东区开展革命活动,在东区小陆乡组织进步青年建立“革命同盟”小组,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1949年春任中共领导的游击队第六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在东区一带开展游击斗争。1949年8月,受武鸣人民抗征团及……[详细] |
黄诚沅(1863—1939),号芷萍。黄君钜之子,清同治二年(1863年),在其父署云南省易门县知事官廨出生, 遂以云生为字。9岁入私塾读书,勤学好问。11岁,家庭出资捐纳取得监生资格,14岁始读史书纂辑书谱。23岁辑成宗谱《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草稿。24岁赴宾州(今宾阳县)应童子试,由于答题超过科举规定的字数而落榜。26岁,钦州官绅聘往修志,病归县城居住。光绪十八年(1892年)六月,赴京到国子监报考国学,九月由海道经日本长崎、横滨……[详细] |
刘定逌(1720—1806),字叙臣、叔达,号灵溪。壮族。太平乡葛阳村人。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清雍正二十年(1734年)应县试,考取案首(第一名),进入学宫,继续攻读。乾隆六年(1741年)考选贡生。乾隆九年,参加广西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乾隆十三年上京参加殿试,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因刘定逌不肯为当时乾隆皇帝的宠臣、大学士、翰林院掌院的和珅捧场,不像其他翰林那样常给和珅叩头,而只行拱手礼,因而触怒了和珅。和珅“寻即诬以大考论事……[详细] |
韦冠英(1887—1961),原名韦栋材。壮族。两江乡明山村人。幼年在家乡读小学。17岁到桂林读中学。18岁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编入步兵专科。清宣统元年(1909年)军校毕业,到天津马厂第四镇见习,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次年被委任广西新军混成协第四队任中尉职,驻扎桂林附近。宣统三年四月,混成协响应广州黄花岗起义,参加袭取桂林城,行至将军桥,因事泄受挫,新军改组,被撤职解回原籍。同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复出并随桂军北伐。 次年, 北伐桂……[详细] |
韦丰华(1821—1905),字剑城,别号大明山散人。为韦天宝“遗腹子”。幼年入私塾及被县令招入县署教读,后到桂林秀峰书院就读。书院中的教员多为其父同仁,对他比较看重,学习进步很快。回乡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县内民众“拜台习洪教”,组织堂会持械攻打府、县。韦丰华则在家乡组织团练“捍卫桑梓”。清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奉县署令率团练到陆斡豆俎山(今陆斡村那豆屯)围剿堂会陆九成部,团练被击毙29人而溃败。咸丰九年,奉思恩府……[详细] |
张苗泉(生卒年不详),女。壮族。武缘县止戈平地团人(今罗波乡境)。其父张廷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先后任阳朔县教谕、云南楚雄知县和广西新宁州学正等职,年近古稀离任还乡隐居。苗泉自幼在其父的训教下,“生性聪慧,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且喜好诗咏”。嘉庆元年(1796年),当其父亲任阳朔县教谕时,跟随父母至宦所居住。成年后,嫁给当地的“官族”苏家为妇,生有一子。不幸中年丧夫,生活清贫忧郁,40岁时携幼子回武缘止戈平地娘家。时父母均……[详细] |
黄彦坊(生卒年不详),字言可,号鹤潭。城厢乡夏黄村人。壮族。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拔贡出任雒容县(今广西鹿寨县境)教谕。还乡后较留意地方掌故,接触平民百姓,观察社会生活。他的诗文,以叙事记俗为主。一方面针砭时弊,对时事提出了较切合实际的见解;另一方面,热情地歌咏了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给后人对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条件、时令农时、生活习俗等都得到较为广泛的了解。如《婚姻纪俗诗十六首》、《岭山农事纪候咏十二首》、《捕蝗记》、《戒年掳牛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