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明河(1875年一1951),壮族。号子清。出生于贫苦家庭,中渡贝塘村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覃明河入本村私塾读书,后以帮人缝衣和烧炭谋生,清末在本村参加团练军事活动,逐步由席长升哨长,后又充当陆亚发部保镖。民国元年(1912年)在中渡任帮带,后加入同盟会,讨伐袁世凯期间跟随部队到广东参战,任第二巡防司令,后改任广西边防军游击司令,善交游,喜欢收藏名人古画,逐步得到上峰重用。1921年后任百寿县县长、四县清乡督办、临桂县长、警察……[详细] |
郑炳基(1886~1951),字德昭。寨沙镇人。少年时入私塾读书,14岁丧父。后靠叔父资助考入桂林广西优级师范学堂,毕业时留校任教。郑炳基热爱教育事业,看到家乡人材缺乏,便辞去在桂林的教职回到寨沙镇,先后任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长等职务。民国10年(1921年)下半年,开办榴江县立初级中学,郑炳基费了很大力气,想方设法解决困难,多方托人说情,请求省教育厅批准,幸获备案。即暂借寨沙培文小学两个教室和一些宿舍,因陋就简开学上课。为了解决经费和师……[详细] |
潘桂佳(1909~1950),壮族。原修仁县十锦乡新村(现四排乡中平村新村包)人。桂佳抗日战争时期受进步思想影响,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下半年,在十锦乡中心小学任辅导主任,中共党员韦纯束在该校任教导主任;中共党员李明任教师,潘桂佳在韦、李的教育影响下懂得许多革命道理,1944年10月,日军再次入侵广西,国民党十锦乡公所溃散,人民四处逃难,社会秩序混乱。潘桂佳坚持正义,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主张,争取本乡上层人士的支持, 组织民众抗日。……[详细] |
梁国基(1893~1946),号立亚。中渡镇人。少年时入中渡两等小学堂读书,1908年考入桂林陆军小学,毕业后考入武昌陆军中学。民国3年(1914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2期,毕业后回广西供职。1925年,曾帮助保定军校学友黄绍竑打败沈鸿英而出谋献计,为新桂系统一广西奔走。1926年6月随李宗仁第七军参加北伐,任旅参谋长。1927年,被任命为梧州海关主任(即关长),后又出任广西省政府驻香港办事处主任,蒋介石发动“4、 12”-政变,梁的一位……[详细] |
梁寿笙(1907~1945),原名春华,出生于书香门弟家庭,中渡镇北街人。1941年,梁寿笙入中渡县立两等小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同学称赞。1924年考入广西省立四中学(今柳州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1926年考入广西军校二期,后在桂系集团军中历任排、 连、营长及军事教官,1931年9月又考入南京陆军大学第10期,毕业后于193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参谋处上校作战科长,兼军校高级教官。1935年随广西军事代表团访问安南(今越南……[详细] |
钟秀杰(1877~1941),字明甫。中渡镇南街人。钟秀杰自幼笃学务实,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秀才时,名列榜首。因见清延腐败,国势日颓,乃毅然放弃科举仕途,1899年东渡日本考察维新之道,并入日本警政学校学习警务,常与马君武等人接触,讨论救国之策。1905年,钟秀杰加入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之中国同盟会,成为中国同盟会最早会员之一。从此在中山先生领导下致力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等革命活动,1907年,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参加同盟会广西支部活动……[详细] |
彭朝玉(1985~1940),字崖山,祖籍广东恩平县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彭朝玉随父迁居雒容县龙婆村, 幼年家贫,仅读私塾2年,嗣后随父在西小河盘龙湾一带垦荒造田,并常利用工余自学中医,为民治病。中年时,彭朝玉原配夫人谢氏病故,续弦草药世家之女蒋氏,从此夫妇合作,中药、草药配合使用,医治各种疾病,疗效显著。同时,还注重医德,把治病救人视为已任。凡缺钱求医者,尽力相助,赠医送药,雒容、鹿寨、洛埠一带求医者甚多,深受群众敬仰。民国2……[详细] |
江海春(1848-1933年) ,又名亚南。原籍广东新丰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迁居广西修仁县四排都松村(鹿寨县四排乡),后在榴江县寨沙镇定居。江海春自幼勤奋读书,曾考中秀才,青年时拜著名中医为师、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医术逐步提高,数年后开业行医。由于治病认真负责,遇贫困病人,赠医赠药,免费义诊,故上门求医者甚多。同时他还十分重视总结医案,积累秘验单方,医治痘麻疗效显著,对疑难杂症亦有研究。民国初年寨沙街孙某患伤寒白虎症,高烧持续……[详细] |
张兆卿(1981~1929),原籍广东顺德县人。光绪四年(1878年),其父来鹿寨经商,开设普济堂中药店兼行医,父殁后,与弟开设张泰记,经营杂货和梧州水面生意,严守信誉,管理有方,生意日趋兴隆。民国4年(1915年),被推为鹿寨县商会会长,连任会长达14年之久,任职期间,广西政局动荡,但张不畏艰难险阻,积极组织会员发展城乡经济,深得工商界和地方人士钦仰。民国6年,为了防范民房火灾发生,动员行业集资购置消防设备,成立-。8年,土匪猖狂,为……[详细] |
邓瑞征(1893-1928),原名邓秉祥。寨沙镇仁里村人。邓瑞征幼年聪慧,在怀英书院读书时成绩优异。民国初年,考入广西高等巡警学堂,毕业后,任龙胜县知事3年。1915年应民军统领沈鸿英邀请到军中任职,初任文案,后任协(即旅)参谋长。1916年,随沈鸿英部队入广东,10月任合浦县知事。1918年初,邓瑞征升任驻粤桂军第三军参谋长,协助司令沈鸿英指挥军队打败龙济光,占领海南岛任琼山县知事,1919冬改任曲江县知事。1920年春,粤桂双方砺兵……[详细] |
邓崇斌(1891-1925),号佑文。寨沙镇仁里村人。少年时就读于榴江怀英书院,后考入桂林陆军小学,三年后升送武昌陆军中学,曾参加辛亥革命,因学业未成,又擢送清河军官预备学校,调赴奉天见习,期满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即参加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江西领导的讨袁护国斗争。1916年3月15日, 广西督军陆荣廷通电讨袁护国,即派将领沈鸿英等率部挺进湖南,击败袁军曹琨部,攻占长沙。是年夏天,邓崇斌由赣入湘改投沈鸿英,初任该部参谋,1919年升任……[详细] |
覃荣寒(1867-1903),又名老发,小各六八。壮族。永宁州贝塘村(今鹿寨县中渡镇贝塘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覃老发自幼家境贫寒,无力上学,随父种田,性格豪爽,有胆有识,喜听老人讲《三国演义》、《水浒》及太平天国故事。工余习武,能举起200斤石磴,还能开强弓射箭。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覃老发与族兄覃六五为友人讨猪仔钱误伤人命,被永宁州府通缉,逃亡在外,结识不少江湖豪杰,经人介绍加入会党,后回中渡开台拜会,入会人数甚多,如近岭村……[详细] |
刘守坤(1835~?),贫苦农民出身,鹿寨镇人。刘守坤少年时代即“勇悍好斗,尝力杀恶豹”。闻名乡间,16岁时随胞兄刘守乾参加金田起义,编入罗大纲前锋军,征战中冲杀在前,善使双刀,屡次杀敌立功,在湘时被提为骑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刘守坤在天京朝阳门镇守使天将陈桂堂麾下任军职。在与清军作战中,曾单骑救过被清军悍将张国梁击伤的佐天候陈承镕(英王陈玉成叔父)。清江南大营统帅向荣广发告示:“捉住刘逆,应先诛之,必有重赏”。1855年夏,刘守坤在……[详细] |
李岚谷(1830~1863),中渡镇人。少年时入私塾读书,善诗文,喜交游。李青年时因周济乡邻,得罪恶绅,遭官府通缉,流落江湖。1852年,在全州参加太平军,编入天官副丞相石祥祯部, 后石祥祯率4万太平军陷安庆,占武昌,直指鄂东,李为文案司马,参与策划军机,屡献计立功,被石祥祯荐于石达开,成为石达开的幕僚,参与石达开指挥的太平军九次打败曾国藩的湘军主力,席卷长江中游数省。李岚谷协助石部先锋勇将赖裕新,取得湖口之战斩杀清军3000余人的胜利……[详细] |
廖家丞(1917一1981)廖家丞,男,汉族,广西鹿寨县英山镇人,六岁时始入小学,民国25年考入国军第七军二十一师(后改编为一七一师)护训班学习,结业后,先后在一七一师军医院等单位任军医。26年7月至27年3月随部队转战上海、 嘉定、信阳、合肥、宿县等市县抗日。34年1月随部队开赴桂林,在猴山坳被日伪军俘掳,在押往柳州途中夜渡三门江时,乘天黑逃出侵略军虎口。抗战胜利后,廖家丞离开国民党军医院,先后到广西雒容、榴江、中渡等卫生院任医师、主……[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