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和 (1892—1967),原名郑家福,字寿卿。琼海塔洋镇高郎村人。琼剧著名演员。民国初期,主演《广东开科》,饰庄有恭,以声取胜,一鸣惊人,名声大噪,轰动海南剧坛。成名之后,仍虚心好学,常向谭岐彩、陈俊彩等名伶请教,博取众长,精益求精,锐意创新。他主演《林攀桂上金銮》中的上金銮一段戏时,表情、台步、纱帽翅功与唱腔等紧密结合,动作恰到好处,刻画人物细致人微,使观众耳目一新。并将此剧不断革新,成为他久演不衰的拿手戏,观众有口皆碑。19……[详细] |
陈武英(1914~1989),原名陈元钰,海南省琼海县嘉积镇桥头村人。1930年4月参加革命,任共青团琼东县第二区委员会宣传委员。1932年7月,被捕入狱,坚贞不屈。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出狱后,参加琼崖游击队抗日独立总队,历任中队指导员、大队政治委员、大队长、支队政治委员、副支队长、支队长等职。为开辟、巩固、扩大以六连岭为中心的乐万(今属琼海县、万宁县)抗日根据地和琼崖抗日战争的胜利,率领所部活动于乐万敌后,同日……[详细] |
林树兰(1911~1988),海南省琼海县塔洋镇簪马村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任共青团定安县委员会副书记。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秘书长。1945年8月,受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指派秘密赴广东省宝安县,通过广东东江纵队电台向中共中央汇报琼崖斗争情况。并在东江纵队的支持下,到香港购买电台器材,偷运回琼,使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恢复与中共中央的电讯联系。后任琼崖临时人民政府秘书长、琼崖公学教……[详细] |
肖焕辉(1907~1986),海南省琼海县塔洋镇珍寨村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夏至1934年3月,任中共万宁县委员会书记。1935年3月至1936年5月,任中共琼东县(今属琼海县)委员会书记。1945年3月,任中共琼崖特别委员会委员兼民运部部长。1942年至1945年3月,任中共琼崖东路临时委员会书记。1943年4月至1944年2月,任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任中……[详细] |
何君书(1895~1931),别名位川,海南省琼海县乐会仙寨村人。商业学校毕业后,曾在嘉积、海口先后开设顺兴隆、精华公司等商号。1926年海口瘟疫流行,他产生了创设医院的念头。1927年9月26日,会同周成梅等知名人士多方联络,发起筹建海南医院。主持召开第一次筹建委员会会议,决定依香港东华医院办法进行,定名“海南医院”,并推举周成梅赴港募捐,得到香港海南商会人士的支持。11月5日,主持召开第二次筹建会议,被选为会议主席,决定以海口中山纪……[详细] |
王绍经(1860~1939),海南省琼海县温泉镇石角边沟村人。少时家境贫寒,只读过几年私塾便中途辍学。清光绪十年(1884年),告别妻儿老小,身带4块大洋和一瓶辣椒酱,步行一百多公里到海口,乘船到英属马来亚(今属新加坡一带)。最初靠挑篓叶贩卖给当地人为生,走遍了新加坡的“山芭”。有了积蓄后,以200元与人合伙经营布伞生意,继而在马来亚的柔佛州和印度尼西亚的山区等地开设土杂货店,随后又代理煤油业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新加坡、马来亚一……[详细] |
王河清(1901~1987),字汉业,海南省琼海县万泉镇沐皇村人。喜攻医学典籍,中学毕业后在私塾教书时,开始执医业。1946年在琼东县(今属琼海县)嘉积镇组织成立琼东县中医师公会,被推选为主席。20世纪50年代,曾在嘉积镇德安堂等药材店坐堂诊病,深受患者好评。1953年经中央卫生部审核,授予中医师职称。1958年并入琼海县嘉积镇卫生院任中医师、中医主治医师。临床辨证施治,经验丰富,特别对妇产科和糖尿病有较深的研究,曾在《新中医》和广东省……[详细] |
林缵春(1908~1986),海南省琼海县九曲江乡石头村人。少年随伯父到英属马来亚(今属马来西亚)谋生。1922年回国读书。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大学期间,发起成立“中山大学琼崖农业研究会”,出版《琼崖月刊》,研讨如何发展海南农业,开发海南矿产等问题。每年假期,深入海南各县实地考察,撰写《琼崖农村调查》一书,受到专家、学者好评。1935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毕业论文《海南农村》荣获金质奖章。1946年重返马来亚、新……[详细] |
杨甫(1907—1990),原名吴世栋,曾用名杨昌龄、胡宏盛、刘德才,海南琼海县人。民国1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年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判刑,坐牢5年。29年冬,以中共广东省南路特委常委、钦廉四属特派员的身份来合浦工作,领导白石水抗日自卫武装斗争。次年1月“皖南事变” 后,合浦县当局蓄谋对白石水革命根据地发动新的军事进攻。杨甫和合浦中心县委为此采取了相应的对策,用自石水人民抗日自卫武装部队的名义,发表《敬告合浦人民书》,重申我党……[详细] |
萧焕辉(1907~1986)萧焕辉,广东琼海(今海南省)人。学生时代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活动。民国16年(1927),参加了琼东县的农-动。同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作为中共基层组织的骨干,响应中共琼崖特委关于举行全琼武装总-的号召,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武装起义。起义失利后,他深入到琼东、乐会、万宁和定安等县广大农村,组织农民武装,继续开展斗争,为建立乐会四区中心根据地和开辟琼东南广大红色区域打下坚实的基……[详细] |
庞琼花(1911~1942)庞琼花,女,生于广东乐会(今海南省琼海市)一个农民家庭。4岁时便由父母包办与本县题榜村一李姓人家定婚。民国16年(1927)冬,其兄庞隆香参加琼崖第一次土地革命斗争,琼花在胞兄影响下也加入了少年先锋队。这年她才16岁,李家便迫其过门成亲,她宁死不从,继续坚持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调共青团乐会县委妇委工作。民国20年(1931)3月,乐会县游击队创建赤色女子军连,庞报名参加,并担任……[详细] |
何麟书(1862~1934)何麟书,名世阁,广东乐会(今海南省琼海市)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8岁时出国,到马来亚谋生。初在餐馆当杂役,后到橡胶园当胶工,不久被提为胶园管工,积累了对橡胶的培植、采割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稍有积蓄后与人合资开锡矿,逐渐成为实业家。他认为海南岛的气候和土壤与马来亚相似,适合橡胶树的生长,如在那里创办胶园,既可为祖国发展橡胶业,亦可为子孙创下基业。光绪三十年(1904),他带着多年的积蓄回到海南岛,并到岛内各……[详细] |
黎炳光(1905年—1976年),海南乐会(今琼海)人。青年时,为生计往马来西亚谋生,参加过反帝大同盟,并于民国16年(1927年)加入马来亚共产党。后因工作需要于民国20年回国,曾在香港等地当店员、海员。到民国25年,经党组织介绍到厦门开展工作。同年7月又经厦门工委介绍到闽粤边游击队。民国27年2月随闽南红军编入新四军二支队,任司令部工兵班长,开赴抗日前线,10月因病经组织批准回闽南,在平和山格、后寮等地工作。民国30年调任漳南工委委……[详细]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卢家扬,曾用名李胜。 1911年11月5日生于广东省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第一区芳岭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父母双亡,与祖母相依为命,14岁时祖母去世,孤身闯荡社会,在饱尝旧社会种种苦难的经历中磨炼出不畏-、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性格。不满15岁就参加了本村农民协会和讨逆团,任讨逆团分队长。1927年参加农民自卫军。次年,琼崖革命武装在国民党重兵“围剿”下遭受挫折,他离开家乡前往新加坡,先后当过制……[详细] |
杨全发(1955.3----)海南琼海人。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版画艺委会委员。版画《热风》入选第四届中国体育美展,《沃土》入选第十五届全国版画展,《晨鸣》入选-全国版画展,《娘子军.万泉河边的回忆》入选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部分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作品入编《中国美术选集》和《中国美术家选集)。……[详细]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107485100 |